孩子有強迫是因為什么?西安康寧兒科建議家長要先反思自己
?一、兒童為什么會出現(xiàn)強迫癥呢?
強迫癥狀的產(chǎn)生原因主要可以從家庭影響、心理因素和生理機制這幾個方面來進行了解。
家庭因素
生活在不良家庭環(huán)境中的孩子更容易產(chǎn)生一些強迫的行為,如家庭成員間親密程度低、缺乏承諾和責任、對立和矛盾沖突較多、自我控制力差、家庭規(guī)范和約束力不夠等。在日常生活中,當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模式有偏差時,也可能會導致孩子產(chǎn)生強迫行為。比如有些家長對孩子管教過分苛刻,要求子女嚴格遵守規(guī)范,決不允許自行其事,這讓孩子生怕一不小心做錯事就遭到懲罰,養(yǎng)成優(yōu)柔寡斷、過分拘謹和小心翼翼的性格。還有些孩子在與人交往中會過分嚴肅、古板、固執(zhí),在生活上過分強求有規(guī)律的作息制度和衛(wèi)生習慣一切都要求井井有條。
?

心理因素
許多有強迫行為的兒童、青少年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因素影響,尤其是那些突然發(fā)生強迫行為的孩子。常見的心理因素有:學習壓力大、同學關系緊張、家庭不和以及家長教育方式過分嚴厲或家長教育不一致等。其中,焦慮是常見原因之一。孩子往往因為某種情景(如學習壓力、缺乏安全感等)產(chǎn)生了焦慮,為了緩解焦慮,他們會產(chǎn)生一些逃避或回避反應(表現(xiàn)為強迫性行為),如果這種行為能夠減輕焦慮感,孩子就會習慣性地重復這種行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強迫行為。
生理機制
從精神醫(yī)學的角度來說,強迫還是一種與遺傳、神經(jīng)生化、內(nèi)分泌、神經(jīng)心理學相關的神經(jīng)癥性疾病。具體的病因機制目前尚不明確。
二、小孩強迫癥的表現(xiàn)有哪些?

?
??兒童強迫癥主要表現(xiàn)為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兩種類型。
??強迫觀念
包括:(1)強迫懷疑。懷疑已經(jīng)做過的事情沒有做好、被傳染上了某種疾病、說了粗話、因為自己說壞話而被人誤會等。(2)強迫回憶。反復回憶經(jīng)歷過的事件、聽過的音樂、說過的話、看過的場面等,在回憶時如果被外界因素打斷,就必須從頭開始回憶,因怕人打擾自己的回憶而情緒煩燥。(3)強迫性窮思竭慮。思維反復糾纏在一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上不能擺脫,如沉溺于“為什么把人稱人,而不把狗稱人”的問題中。(4)強迫對立觀念。反復思考兩種對立的觀念,如“好”與“壞”、“美”與“丑”。?

強迫行為
包括:(1)強迫洗滌。反復洗手、洗衣服、洗臉、洗襪子、刷牙等。(2)強迫計數(shù)。反復數(shù)路邊的樹、樓房上的窗口、路過的車輛和行人。(3)強迫性儀式動作。做一系列的動作,這些動作往往與“好”、“壞”或“某些特殊意義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在系列動作做完之前被打斷則要重新來做,直到認為滿意了才停止。(4)強迫檢查。反復檢查書包是否帶好要學的書、口袋中錢是否還在、門窗是否上銷、自行車是否鎖上等。強迫癥狀的出現(xiàn)往往伴有焦慮、煩躁等情緒反應。嚴重時會影響到患兒睡眠、社會交往、學習效率、飲食等多個方面。
三、如何幫助強迫癥的孩子改善情況

? ? ??1、幫助患有強迫癥的孩子認識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點。讓孩子認識到人在一生中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是在所難免的,指導孩子在處理問題時要當機立斷,克服遇事猶豫不決的弱點。鼓勵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幫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2、在醫(yī)生的幫助下,通過系統(tǒng)脫敏以及交互抑制、思維終止等行為治療,使孩子的強迫癥得到矯治。
3、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如唱歌、跳舞、聽音樂、打球、跑步等,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以建立新的大腦興奮灶去抑制強迫癥狀的興奮灶,轉(zhuǎn)移孩子對強迫癥狀的高度注意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4、家長要注意改變自己過于偏執(zhí)、刻板、遲疑不決的行為,否則會影響到孩子強迫癥的矯治,并且不利于以后的心理發(fā)展,這一點甚為重要。
5、兒童強迫癥的矯治方法有對于強迫癥狀比較嚴重的孩子,如果強迫癥狀影響了學習和日常生活,就必須進行藥物治療。

?
注意事項
如果孩子屬于完美主義者,家長要注意更多地與孩子溝通,以更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盡量讓他們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壓力釋放出來。更多地鼓勵孩子,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不要給孩子設定太高的目標,多用鼓勵的語氣與孩子說話,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家長要避免自身的焦慮情緒,盡量放松自己,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得不好時也不要苛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