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作家的特點是什么?
:一名作家的特點是什么?
:獨特文筆?內(nèi)核塑造?
我想,一名作家有卓越的共情能力。與大眾世界,與筆下世界,與內(nèi)心世界共情的能力。
(共情能力是分高低的。)

與人共情是人之常情。我們作為大眾,經(jīng)別人傳敘,都會與故事里的人共情。比如:與遠在千里之外的共產(chǎn)主義者共情,與勞苦的人民大眾共情,與身邊有幸或不幸的人與事共情,或在有心人的利用下,與明星共情,與資本共情,與受罪之人共情,與國家共情,甚至與已死之人共情。
而這些,都只是人性,是屬于主觀與主體的影響。
但作家不一樣,作家的共情,出于對世界,對他人,對需求最單純的描繪,
作家筆下的故事,都是獨特的世界,是現(xiàn)實與想象的沖撞虛構(gòu),也反映著內(nèi)心與需求的現(xiàn)狀。
其實很好理解。
藝術(shù)源于生活,服務(wù)于生活,高于生活。
作品只是冰山一角,作者卻在雕塑冰山。
理解以上兩句話,作家基本上就是這樣了?;蛘哒f,所有作者都是如此。

真正的作家,不僅僅是將故事撰寫給讀者看,更是服務(wù)自己。
寫作品,是為了滿足讀者;但繪世(描繪世界),卻是滿足自己。
你問問哪一個作家,如果故事能吃飯,誰不愿意一天到晚勞動在文字里?
人們會覺得,勞動累,會勞動真了不起,會覺得為愛發(fā)電不值得。
因為這一切都被資本異化了。
一個人,究竟有多少時間,是奉獻給資本的?
一個人,究竟有多不舍,才會把歲月?lián)Q給資本?
你以為資本雇傭了你,實際上是奴役了你。即使有一天,賺的錢九一分成,你九它一。那你也不過是資本的傀儡。因為你所用在真正有價值的勞動的時間,都被資本榨取了。甚至?xí)X得,人本來就是要”勞動“的,但你卻忽略了這已經(jīng)被扭曲意義的”勞動“。
作家是偉大的,但也是脆弱的。
偉大在于,作家接觸了世界暗的一面,又在光的一面講訴故事,讓人們守住光。
他們躬耕于黑暗,服務(wù)于光明。
脆弱在于,一旦接受了世界的暗面,頗具共情能力的作家,往往接受不住自己的軟弱與無力。
他們的心靈不足以承載全部的光明,也不足以承受全部的黑暗。
為什么?因為作家什么都做不到,真的很難改變什么。
一旦接受了自己的軟弱!那······我就是?。?!無力的~
講個笑話吧。
如果三體危機真的出現(xiàn),那人類應(yīng)該讓大劉出山。
不好笑?
本來就不好笑。
所以這就是作家的能力。
所以,一個人,究竟要有多偉大,才能在地獄的盡頭拉回整個世界?
這句話并不是英雄史觀。
舉我個人例子,我想拉回的,是全球共榮的世界——他從未出現(xiàn)過,但我也從未放棄過幻想。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這個世界的一員。

讀者通過作品還原作者筆下的世界。世界是靜態(tài)的,過去的。
作者不需要還原。因為矛盾點,轉(zhuǎn)折點,都是為了吸引讀者而寫,在作者心里,作品是動態(tài)的,是正在發(fā)生的。
每一個讀者認為描繪的好的角色,都是在夸作者描繪的好。
而作者,只是在慶幸自己沒有描繪差。因為在作者眼里,人物是本來存在的,世界,是本來就存在的。就如同曹雪芹自己寫的那樣,自己只不過是”偶得此書“。在作家眼里,自己只不過是一名文筆拙劣的記述者。(姑且這么認為吧)
所以會想:究竟是怎么易繪世呢?
故作家比讀者更不舍得這片只在文字里的世界。
說人話就是:比宅還宅??赡芩c你(動漫里的)老婆才是真愛。
個人水平,寫不了那么黑暗和露骨,例子你們直接參考歷史上知名作家的今生今世就行。(別參考個穿越轉(zhuǎn)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