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M8“灰狗”裝甲偵察車

前文:中國臺灣M8自行火炮、中國臺灣現(xiàn)役陸軍載具的型號和數(shù)量
國軍撤往臺灣后,裝備大量遺棄,在美軍技術(shù)顧問團的協(xié)助下,搜集了部分美軍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的剩余物資。它們大多數(shù)殘破不堪,運往臺灣后進行了修理,其中就有M8“灰狗”裝甲車,它除了陸軍裝甲部隊和海軍陸戰(zhàn)隊使用外,也少部份撥付臺灣省警務處直屬警察大隊使用。


1941年7月,美國陸軍軍械部開始研制一種替代M6坦克殲擊車的輕型快速坦克殲擊車,指標是6x4驅(qū)動,炮塔安裝37毫米炮和同軸機槍,車體前部也要有機槍。前裝甲要能抵擋.50機槍彈,側(cè)面抵擋.30機槍彈。
1942年4月,福特汽車公司的T22方案被選中,然而此時37毫米炮已經(jīng)無法對付德國坦克了,所以改為裝甲偵察車,命名為M8(英國人稱其為“灰狗”),1943年3月批量生產(chǎn),是歷史上產(chǎn)量最大的裝甲車,僅M8不計變形車就達8523輛。

該車的公路機動性很好,可以通過公路網(wǎng)快速移動,可維護性比履帶式車輛好;但它的轉(zhuǎn)彎半徑大,懸掛行程小,使用開放式差速器,越野性能不好。因為是偵察車,它配備了一臺遠程無線電,負責協(xié)助指揮和與司令部通信;它還有一臺短程無線電負責騎兵偵察排內(nèi)通信和短距通信。

該車的弧形鑄造炮盾厚25.4毫米,底盤裝甲僅厚6.4毫米,容易受地雷摧毀,乘員在底盤堆放沙袋作為緩沖。主武器為37毫米 M6炮,配伸縮式M70D遠望式瞄具;M6炮是M3牽引式反坦克炮的車載版,發(fā)射M51 APC在457米處對垂直放置的均制裝甲板穿深達61毫米,在小口徑反坦克炮之中是較高的。


主炮并聯(lián)一挺.30勃朗寧機槍嵌入炮盾。炮塔是焊接敞開式構(gòu)造,內(nèi)有主炮彈藥架,可裝載16發(fā)炮彈;車體右側(cè)還有64發(fā)。如果要攜帶第二天無線電,炮彈會縮減到16發(fā)。最初該車沒有對空武器,后來在炮塔頂部安裝了環(huán)形機槍架,加裝一挺.50勃朗寧M2HB重機槍。?


駕駛員和副駕駛坐在車體前部的裝甲隔艙內(nèi),有2塊折疊裝甲板;車長和炮手在炮塔內(nèi),車長在右側(cè),炮手在左側(cè)。該車是焊接車體,部分裙板是鉚接;動力是Hercules JXD直列6缸4沖程汽油機,3200轉(zhuǎn)時輸出110馬力。該發(fā)動機比較安靜,使M8機動時不容易被遠處的敵人聽見。
M8的底盤發(fā)展出無炮塔的M20多用途裝甲車,武器僅為一挺.50 M2機槍,可作指揮車或裝甲輸送車,臺灣也有該車。

性能:
重量:7.89噸
長度:5米
寬度:2.54米
高度:2.25米
乘員:車長/裝填手,炮手,駕駛員,副駕駛/通訊兵
武器:
37毫米M6炮,備彈80發(fā);
1挺.30勃朗寧M1919機槍,備彈1500發(fā);
1挺.50勃朗寧M2HB重機槍,備彈400發(fā)
裝甲:
車體:
首上15.8-19毫米;側(cè)面9.5毫米;后面9.5毫米;
頂部6.4毫米;底部6.4毫米;
炮塔:
19毫米;
頂部6.4毫米;
炮盾25.4毫米
動力:Hercules JXD直列6缸4沖程汽油機,3200轉(zhuǎn)時輸出110馬力
功重比:13.94馬力/噸
變速箱:同步嚙合,4前進擋1倒擋
懸掛:板簧
離地間隙:0.29米
燃油:210升
行程:公路約560公里
最大速度:
公路約89公里/時;
越野48公里/時
轉(zhuǎn)向:方向盤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