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法比盯孩子寫作業(yè)更管用
學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父母在其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然而,過于嚴苛的監(jiān)督和干預可能產生反作用,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
經常聽很多家長說,不寫作業(yè)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yè)就雞飛狗跳。
作業(yè)是1905年發(fā)明出來的,一位名叫羅伯特·納維利斯的意大利教師。他在1905年首次將家庭作業(yè)作為一種懲罰,安排給學生幾十年后,家庭作業(yè)在全球流傳出來。
現(xiàn)在寫作業(yè)變成了讓孩子鞏固知識和提前學習的一種方法,但是這卻讓很多家庭非常頭痛,甚至還大大影響了親子關系。
父母的盯作業(yè)其實就是監(jiān)督,同時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過去,父母往往傾向于嚴格監(jiān)督孩子的學習,以確保他們在學業(yè)上取得好成績。
然而,這種狹隘的學習觀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性和興趣,可能導致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惡和反感情緒。
持續(xù)的監(jiān)督和壓力會使孩子感到束縛,無法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可能影響他們的學業(yè)表現(xiàn)和學習動力。
父母要思考,寫作業(yè)的目的是什么?
一定不是為了完成作業(yè),而是孩子真正理解了知識,提升了思維能力。而除了盯著孩子寫作業(yè)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
那今天我們就來給父母講解與孩子一起玩兒知識講解、把知識變成游戲來玩兒的方法,既能提升學習效果,又可以促進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01注重互動與激發(fā),引導孩子用講解分享的方式,掌握不一樣的學習方式
父母可以通過不同的互動方式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學習變得更加愉快和有趣。其中一種方法是讓孩子將他們所學的知識向父母進行復述講解。
復述學習法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也是一種有效檢驗是否聽懂老師上課的內容,掌握知識的一種方法,非常值得學習。
所謂的復述法,也稱為費曼學習法,就是把學過的知識理解后,用自己的語言說一遍。如果能夠清晰表達所學知識的概念,邏輯等,則說明知識得到掌握。
這種過程不僅可以鞏固孩子的學習內容,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父母在聽取孩子的講解時,可以給予積極的反饋和鼓勵,從而進一步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
無論孩子剛開始講的好不好,我們都要認可和鼓勵,先邁出第一步,才能越來越好,這個過程不只是增強了孩子對知識的理解,還提升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02創(chuàng)造積極學習環(huán)境,鼓勵而不強迫
做父母一定要認同,學習不是只有孩子一個人的事情,父母要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爸爸媽媽應該鼓勵而不是強迫孩子參與學習。
比如孩子算加減法,不是讓孩子自己計算,而是用實物擺放的方式來操作,同時加入父母與孩子的比賽,孩子便不覺得是在學習,而是在玩兒游戲。
對于已經上小學的孩子,背古詩很枯燥,媽媽爸爸可以和孩子來進行背詩比拼,背下來之后,媽媽說一句,孩子說一句。媽媽說兩句,孩子說兩句,然后再變通進行,孩子就會覺得很開心,既學會了知識,又有了好心情。
我們培養(yǎng)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是長期目標,而不僅僅是追求一時的成績。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設定學習目標,讓孩子參與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過程。
這樣,孩子會感到自己對學習有更多的掌控權,從而更容易保持學習的興趣。無論是2歲的孩子還是12歲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幫助與參與。
03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
父母對于孩子每個階段的進步一定要做好記錄,無論是視頻還是照片,讓孩子也看到自己的變化,孩子就會越來越自信了,對待學習不是任務,而是像打游戲闖關一樣,雖然學習時會有失敗和枯燥,但是只要進步了就是由內而外的開心與充實。
沒有孩子不希望自己優(yōu)秀,沒有孩子不想讓自己成長,也沒有孩子希望父母對自己嚴厲苛責。父母在孩子的學習旅程中,角色不僅僅是監(jiān)督者,更應該是引導者和伙伴。
通過讓孩子給父母講解所學內容,一起參與知識性的游戲等活動,便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孩子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力,將會使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和成就感。最終,親子互動不僅豐富了孩子的學習經驗,也加強了親子之間的情感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