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遁者:佛不說法,因為萬法皆空
《金剛經(jīng)》原文及全文翻譯
【11】
金剛經(jīng)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須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p>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靈遁者翻譯:
釋迦牟尼:須菩提,你怎么看?如果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這種人以這樣的布施,所獲得的福德多不多?
須菩提:是的,世尊,以這樣的緣故,得福很多。
釋迦牟尼:須菩提,如果以為福德是實在有的,就是著我人眾生壽者相,如來就不說得福德多,如果以為福德是虛幻的緣故,如來說他得到的福德很多。
金剛經(jīng)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靈遁者翻譯:
此文的大意與前文“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如出一轍,旨在再次強調(diào),不應住相住色,不能以身得見如來。為什么呢?因為如來說,所謂色身,即非色身,只是這樣叫而已。須菩提,你要銘記,如來說具足,就是虛幻的具足,只是名叫做諸相具足。若見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而已。具足可以理解為一種“完美”或者“完整”,而實際這種“完美”是存在的,是虛幻的。
金剛經(jīng)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魇悄睿我怨??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于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p>
靈遁者翻譯:
釋迦牟尼:“須菩提,你不要說如來有這樣的念頭,我在說法,講佛理。不要這樣想。為什么呢?如果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就是誹謗佛,不能了解我所說的妙義。須菩提,說佛法的人其實沒有佛法可說,只是名義上叫做說佛法?!?/p>
這時,慧命須菩提對佛說:“世尊,有很多眾生,在未來世,聽到這樣的佛法,而生起信心嗎?”
釋迦牟尼:“須菩提,這類人不是眾生,也非不是眾生。為什么呢?須菩提,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意思,如來說是虛幻的眾生,只是名叫做眾生。本章還是在強調(diào)“空”。佛不說法,因為萬法皆空。

金剛經(jīng)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靈遁者翻譯:
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實際上沒有任何所得!”
釋迦牟尼:“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須菩提,我沒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妙法,甚至沒有一點點得到,所謂具體妙法是沒有的。諸修行者是“無法可得”,“無有少法可得”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空諦的另一種表達法。即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缎慕?jīng)》真的是濃縮了浩如煙海的佛經(jīng),推薦大家多讀。
本文為獨立學者靈遁者整理翻譯,全文2萬字。免費分享與佛學愛好者,全文私信索取即可:tansuozhizi。編輯翻譯不足之處,請包涵。

釋迦牟尼,佛教創(chuàng)始人。姓喬答摩(也譯作喬達摩),名悉達多?!搬屽饶材帷保?ākyamuni)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釋迦,種族名,意為“能”;牟尼,亦譯為“文”,是尊稱,意為“仁”、“儒”、“忍”、“寂”。合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意即釋迦族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