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選擇滿分文科狀元帶你打卡歷史真題
2023-04-06 00:02 作者:內(nèi)啡肽967 | 我要投稿

歷史選擇題
推薦按題號刷,適應每一道題的難度 ,適應的整一個的心態(tài)
卸妝
①劃分句子 提取句子的時間和主干(主語和賓語)
②說明題→本質(zhì)
③西周分封制持續(xù)變?nèi)? ,宗法持續(xù)。

(搜)【參考答案】D
主旨:作為世祿的的采邑不斷增加
D項:
根據(jù)材料給出的信息,
即從西周中期開始到春秋,
諸侯國或諸侯的大夫所擁有的采邑數(shù)量不斷增多,
也就說他們擁有的領地增多。
那么領地的增多需要很多因素,
比如國土面積的擴大、人口的增加等等,
但是最為根本的就是生產(chǎn)力必須發(fā)展,
如果沒有生產(chǎn)力的推動,
上述因素都不能實現(xiàn)。
故而D選項正確。
A項:“土地國有制度”是對土地的屬性而言,即土地是誰的,
通過主旨可看出,
題目僅僅講了“數(shù)量”的變化。
因此不能說明土地屬性這一問題。
故而A項錯誤。
B項,分封制度是不斷瓦解的,
不符合史實本身。
故而B項錯誤,
C項:此項最容易誤選。
首先,從邏輯上看,
題中講了諸侯和大夫的采邑都在增加,
所以不能單說諸侯國君權(quán)的權(quán)力鞏固。
其次,
從西周到春秋正是禮崩樂壞的時間,
一些大夫的權(quán)力也在增加,
比如魯國的國政在孔子的時代就操縱在大夫手中,
所以孔子才發(fā)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感慨。
故而c項錯誤。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