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史揭秘:漢文帝初年的一件刑殺兇案,掀出高后呂雉的宮廷丑聞


本期話題
公元前177年,漢都長安爆發(fā)了淮南王劉長刺殺辟陽侯審食其的血腥兇案。一向?qū)捄腿蚀鹊男⑽牡凵饷饬藙㈤L的罪行,卻對審食其的一個門客朱建窮追不舍,以致非族滅他不可。
究竟這個門客身上有什么秘密,他在西漢初年的宮闈斗爭中又扮演過怎樣的角色呢?


淮南王劉長自袖鐵椎,入辟陽侯府椎殺審食其的血案在公元前177年的京師長安引起了普遍的恐慌。上至薄太后和太子劉啟,下到朝中文武百官都對勇悍的劉長側(cè)目而視。審食其死后,劉長隨即馳赴闕下,表面上是負(fù)荊請罪,其實是向皇兄孝文帝控訴審食其的三宗重罪,暗指其死有余辜:
“臣母不當(dāng)坐趙事,其時辟陽侯力能得之呂后,弗爭,罪一也。趙王如意子母無罪,呂后殺之,辟陽侯弗爭,罪二也。呂后王諸呂,欲以危劉氏,辟陽侯弗爭,罪三也。臣謹(jǐn)為天下誅賊臣辟陽侯,報母之仇,謹(jǐn)伏闕下請罪?!?/p>
——《史記·淮南衡山王列傳》
從律法的角度嚴(yán)格審視劉長的這份“訴狀”,里面控訴審食其的“三弗爭”罪狀均呈現(xiàn)出一個共同的特征——它們不是指向?qū)徥称涞淖鳛椋侵赶蛩牟蛔鳛椤?/strong>
并且分析這三次不作為,我們其實很難判定,審食其究竟是不想有所作為,還是真的難有作為:劉長之母趙姬因為貫高謀逆案被牽連入獄,審食其不是沒有在呂后面前為趙姬疏通。但呂后妒性太強(qiáng),性格剛烈更是舉朝皆知,審食其不敢強(qiáng)諫也情有可原。
至于戚姬和趙王如意母子,他們本來就因奪嫡之爭與呂后結(jié)下深仇,連呂后的親兒子孝惠皇帝都不能阻止母親對戚姬和如意的瘋狂報復(fù),憑什么認(rèn)定審食其能讓呂后回心轉(zhuǎn)意?
再說封王諸呂之事。根據(jù)《史記》的相關(guān)記載,呂后當(dāng)年提出這個動議,首先被請來征詢意見的大臣不是審食其,而是王陵、陳平兩位丞相和太尉周勃。陳平、周勃也不是不知道高祖皇帝與群臣刑白馬盟誓,“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可他們?nèi)匀贿`心地附和了呂后的意愿。如今諸呂勢敗,曾經(jīng)附議封王諸呂的陳平和周勃都成了功臣了,憑什么就因為審食其的不反對便入之于罪?

劉長一再強(qiáng)調(diào)審食其有能力在諸多重大政治事件中影響呂后的決策,很容易造成一種錯覺,即審食其是那個“企圖顛覆劉姓天下”的呂氏家族的一黨。但事實卻是,審食其充其量只是呂后一個人的心腹。呂后剛一駕崩,她的侄兒呂產(chǎn)、呂祿便削奪了審食其的權(quán)力。
根據(jù)《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公元前180年7月呂后駕崩。就在當(dāng)月辛巳,時任左丞相審食其便轉(zhuǎn)任太傅。參考從前丞相王陵因反對封王諸呂而被呂后調(diào)任太傅的先例,審食其的這次調(diào)任意味著他實際上已被呂氏架空,宰相權(quán)力讓新任相國呂產(chǎn)奪了過去。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在兩個月后發(fā)生的宮廷政變中,審食其并沒有左袒呂氏。孝文皇帝剛一登基,便恢復(fù)了審食其的丞相職務(wù),也間接說明了審食其的政治立場。

孝文帝復(fù)任審食其為丞相,等于將他視作政變功臣的一員。而如今劉長卻不請圣旨,濫用私刑,孝文帝又將作何處置呢?《史記》載:
孝文傷其志,為親故,弗治,赦厲王。
——《史記·淮南衡山王列傳》

特赦淮南王,似乎表明孝文帝并不支持劉長的申訴理由,也不認(rèn)可他的犯罪行為。只不過出于議親之故,免除了他的處罰而已。要照這個裁決看來,冤死的審食其該是無辜的??山酉聛恚?strong>《史記》中這段常常被人忽略的記載卻讓人看不懂孝文帝的所作所為了:
孝文帝時,淮南厲王殺辟陽侯,以諸呂故。文帝聞其客平原君為計策,使吏捕欲治。聞吏至門,平原君欲自殺。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殺為?”平原君曰:“我死禍絕,不及而身矣?!彼熳詣q。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正如我們在前文中分析的那樣,劉長謀殺審食其一案爆發(fā)后,孝文帝似有左袒審食其的意思。可他既然認(rèn)定審食其是無辜的,卻又為什么要下令逮捕審食其的門客朱建?連審食其都沒有被宣布任何罪狀,朱英又為什么要在收到風(fēng)聲之后倉促自盡?臨死前,朱建對兒子們交代說,只有我死了,這場災(zāi)禍才能終結(jié),不至于連累你們。言下之意,如果他不死,孝文帝有可能實施族誅。
究竟朱建犯了什么案子,惹得孝文帝盛怒如此?司馬遷解釋說,是因為朱建曾經(jīng)為審食其出謀劃策的緣故。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淮南王劉長申訴的第一宗罪——當(dāng)年劉邦監(jiān)押趙姬,審食其本有可能請動呂后解脫趙姬的桎梏,但他沒有為此盡力,這難道是因為朱建的勸阻嗎?
趙姬被監(jiān)押以至于自盡,那是高祖一朝的舊事了。而朱建成為審食其的門客乃在劉邦去世之后。顯然,司馬遷所謂的“計策”不可能指向趙姬之死。這個語焉不詳?shù)摹坝嫴摺笔侨绱说纳衩?,追隨著它指引的線索挖掘下去,孝文帝即位前后的諸多政治黑幕都會因此一點一點地被揭露出來。

雖然我們不能遽爾論定司馬遷所謂的“計策”確指何事,但從朱建與審食其的交往經(jīng)歷看,他早先曾對投入審食其門下為客表示過抗拒?!妒酚洝份d:
平原君(指朱建,而非戰(zhàn)國平原君趙勝)母死,陸生素與平原君善,過之。平原君家貧,未有以發(fā)喪,方假貸服具,陸生令平原君發(fā)喪。陸生往見辟陽侯,賀曰:“平原君母死。”
辟陽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賀我乎?”陸賈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義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誠厚送喪,則彼為君死矣?!北訇柡钅朔畎俳鹜?。列侯貴人以辟陽侯故,往稅凡五百金。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朱建與審食其的交往,從一開始便是審食其采取主動??墒撬?dāng)表達(dá)出交好的愿望后,朱建甚至不愿與他會面。直到朱建的母親去世,審食其在陸賈的建議下差人送去重禮,才將朱建攬入門下。陸賈說“平原君義不知君,以其母故”,這句話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史記·刺客列傳》中的大俠聶政。
當(dāng)年的聶政也曾受到濮陽嚴(yán)仲子的知賞——嚴(yán)仲子因為得罪了韓國國相俠累,畏罪逃亡,想要尋一名得力的刺客向俠累復(fù)仇,看中了聶政。聶政很清楚,嚴(yán)仲子所要拜托他的是樁九死一生的亡命差使。顧慮到自己死后,老母無人贍養(yǎng),聶政并沒有第一時間答應(yīng)與嚴(yán)仲子結(jié)交。直到母親去世,聶政才終于接過了嚴(yán)仲子遞來的橄欖枝。
如今又來了一個朱建,又是因為贍養(yǎng)老母的緣故拒絕了權(quán)貴的結(jié)交,那么投入審食其的門下,朱建也會遭遇到與聶政相似的危險嗎?關(guān)于這一點,在朱建第一次拒絕審食其的結(jié)交請求處,司馬遷說:
平原君為人辯有口,刻廉剛直,家于長安。行不茍合,義不取容。辟陽侯行不正,得幸呂太后。時辟陽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見。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朱建一開始拒絕與審食其結(jié)交是因為審食其“行不正”。何為“行不正”?或許下面的這段記載可以為我們的推斷提供一點線索:
辟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辟陽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陽侯行,欲遂誅之。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這一段記載中的呂后和孝惠帝與我們對這兩個人的固有印象大相徑庭。呂后的剛毅強(qiáng)勢是出了名兒的,而她的兒子孝惠帝則有些懦弱,以至父皇劉邦因為他這個軟弱的個性多次起念要改立嗣君。劉邦駕崩后,名義上是孝惠帝當(dāng)國做主,但在諸多政治博弈中他都拗不過呂后的懿旨,以致郁郁而終。
可這一回,孝惠帝表現(xiàn)出了難得一見的強(qiáng)悍,居然要將辟陽侯審食其下吏誅死。要知道,當(dāng)年楚漢戰(zhàn)爭的時候,呂后曾被楚軍俘虜。在長達(dá)兩年的監(jiān)禁中,是審食其一直不離不棄地陪伴在呂后的身邊,也因此成為呂后最信賴的心腹。
如今孝惠帝聽了旁人的讒言,竟要置審食其于死地,而呂后居然不敢出手相救。到底孝惠帝聽到了什么呢?宋儒真德秀說審食其有“瀆亂宮闈之丑”(《大學(xué)衍義》),換做今天的話說,就是呂后與審食其之間可能存在不正當(dāng)?shù)哪信P(guān)系??峙乱仓挥羞@件事兒能夠引得懦弱的孝惠帝驟起殺心。
審食其下獄后,門客朱建馬上找到了孝惠帝最寵幸的宦官閎孺,威脅他說,現(xiàn)在外面風(fēng)傳是你向皇帝進(jìn)了讒言,要殺辟陽侯。如果不幸辟陽侯真的死了,太后震怒,你恐怕也難逃一刀!害怕遭到呂后報復(fù)的閎孺只得聽從朱建的建議,去向孝惠帝說情,從刀口下救回了審食其。
解鈴還須系鈴人。閎孺身為宦官,職在宮禁,能探得呂后與審食其的宮闈隱私并不奇怪。而奸情一旦曝光,呂后私心慚愧,面對兒子的羞憤,求情的話當(dāng)然不好意思說出口。萬一姘夫真的死了,呂后也只能把滿腔怒火發(fā)泄在長舌的宦官閎孺身上。事情的原委本末恐怕該是這樣。

呂后的姘夫——審食其就因為這個特殊的身份才得到了呂后的信任。如果說淮南王劉長控訴審食其的那份“三弗爭”的罪狀中存有什么事實成分的話,那就只能是這個。要知道,劉長之母下獄自殺后,高祖劉邦可是將剛出生的劉長交給呂后去撫養(yǎng)的。孝惠帝劉盈都聽說了關(guān)于呂后和審食其的奸情,劉長會對此一無所知嗎?

做呂后的姘夫并不容易,因為這個敏感的身份為審食其樹立了眾多的政敵。史載:
四月甲辰,高祖崩長樂宮。四日不發(fā)喪。呂后與審食其謀曰:“諸將與帝為編戶民,今北面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比嘶蚵勚?,語酈將軍。
酈將軍往見審食其,曰:“吾聞帝已崩,四日不發(fā)喪,欲誅諸將。誠如此,天下危矣。陳平、灌嬰將十萬守滎陽,樊噲、周勃將二十萬定燕、代,此聞帝崩,諸將皆誅,必連兵還鄉(xiāng)以攻關(guān)中。大臣內(nèi)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睂徥称淙胙灾艘远∥窗l(fā)喪,大赦天下。
——《史記·高祖本紀(jì)》
高祖劉邦去世后,對列侯功臣深懷戒懼的呂后曾與審食其密謀,要將這些人盡數(shù)誅除。雖然這個計劃最終因為酈商的勸諫而被緊急叫停,但審食其與列侯功臣的政治裂痕卻難以彌縫。
所以孝惠帝將審食其投入死獄,列侯功臣都樂得推波助瀾,必欲殺之而后快。不但是這些人,呂后的娘家侄子們也不會對姑姑的這位不光彩的姘夫青眼相待。呂后剛死,呂產(chǎn)即行解除了審食其的丞相職權(quán)便是明證。
前有百官為敵,后于諸呂有郄。審食其的處境之艱險可以想見。朱建當(dāng)初不愿輕易投入他的門下為客,緣故恐怕端在此處。但在誅滅諸呂的那場政潮當(dāng)中,前后受敵的審食其卻奇跡般地安全過關(guān),沒有為呂氏殉葬,這其中,那個有先見之明的朱建應(yīng)該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史載:
呂太后崩,大臣誅諸呂,辟陽侯于諸呂至深,而卒不誅。計劃所以全者,皆陸生、平原君之力也。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在這里,司馬遷又一次提到朱建為審食其做過計策。但這份計策的具體內(nèi)容究竟是什么,仍然沒有說明。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說朱建所做的計策曾有陸賈的參與。而在《陸賈列傳》中,司馬遷記載了這樣一樁事情:
呂太后時,王諸呂,諸呂擅權(quán),欲劫少主,危劉氏。右丞相陳平患之,力不能爭,恐禍及己,常燕居深念。陸生往請,直入坐,而陳丞相方深念,不時見陸生。陸生曰:“何念之深也?”陳平曰:“生揣我何念?”陸生曰:“足下位為上相,食三萬戶侯,可謂極富貴無欲矣。然有憂念,不過患諸呂、少主耳?!?/p>
陳平曰:“然。為之柰何?”陸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將相和調(diào),則士務(wù)附;士務(wù)附,天下雖有變,即權(quán)不分。為社稷計,在兩君掌握耳。臣常欲謂太尉絳侯,絳侯與我戲,易吾言。君何不交驩太尉,深相結(jié)?”為陳平畫呂氏數(shù)事。陳平用其計,乃以五百金為絳侯壽,厚具樂飲;太尉亦報如之。此兩人深相結(jié),則呂氏謀益衰。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呂后駕崩后,眼見呂氏家族與列侯功臣的矛盾日益尖銳,擔(dān)心會在接下來的政治沖突中惹火燒身的可不止審食其一個人,丞相陳平也在為此苦惱。陳平本是呂后的一黨,又與豐沛功臣的領(lǐng)袖周勃結(jié)有宿怨(關(guān)于這一點,可以參看往期文章《西漢政壇的不倒翁:陳平歷仕三朝而權(quán)勢不衰,為官秘訣究竟何在?》)。
現(xiàn)在呂后一死,諸呂勢孤。陳平不愿做他們的陪葬,可改換門庭卻又苦于無路可投。正在這當(dāng)口,陸賈適時的穿針引線彌縫了陳平與周勃的前隙,促成了二人的同盟,這才把陳平推上了后來的政變?nèi)揞^的地位。
朱建投入審食其門下為客本來就有陸賈的一份助力,而他在呂產(chǎn)、呂祿擅政之時為審食其所做計策又有陸賈的參與,可以推想,這份計策的內(nèi)容該與陸賈為陳平所做的那份大同小異,核心就是要拋棄諸呂,與周勃等列侯功臣聯(lián)合起來。惟其如此,才能保證審食其在政變中安然無恙。

可惜的是,審食其這個投機(jī)分子雖然借著朱建的幫助在政變當(dāng)時逃過了清算,但他做下的諸多有違于“政治正確”的前科卻在3年后因為淮南王劉長的行刺案而逐漸暴露。
宋儒胡宏說審食其犯有“死誅不赦之罪”(《知言》),朱建幫助這個罪人逃脫制裁該是件多么危險的事,恐怕與當(dāng)年聶政從嚴(yán)仲子那里領(lǐng)受的使命相比也不遑多讓。所以當(dāng)孝文帝下吏追究的消息傳來,不明就里的兒子們還抱著遇赦的希望勸朱建且再等等看,朱建就只留下一句“我死禍絕,不及而身”,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自盡。
參考文獻(xiàn):
胡宏《知言》;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真德秀《大學(xué)衍義》。
本文系晉公子原創(chuàng)。已簽約維權(quán)騎士,對原創(chuàng)版權(quán)進(jìn)行保護(hù),侵權(quán)必究!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授權(quán)。
歡迎分享轉(zhuǎn)發(fā),您的分享轉(zhuǎn)發(f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wǎng)絡(l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