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史名詞解釋丨清唱劇
由宣敘調(diào)、詠嘆調(diào)、重唱與合唱組成的宗教聲樂套曲,16 世紀(jì)末誕生在教堂的祈禱廳里,采用宗教題材,用拉丁語或意大利語演唱。羅馬作曲家卡瓦里埃利于 1600年寫作的《靈魂與肉體的表現(xiàn)》常被稱作第一部清唱劇,卡里西米為現(xiàn)代清唱劇的形式確立做出重要貢獻(xiàn),亨德爾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清唱劇,代表作有《以色列人在埃及》《彌賽亞》和《猶大·馬加比》。
由宣敘調(diào)、詠嘆調(diào)、重唱與合唱組成的宗教聲樂套曲,16 世紀(jì)末誕生在教堂的祈禱廳里,采用宗教題材,用拉丁語或意大利語演唱。羅馬作曲家卡瓦里埃利于 1600年寫作的《靈魂與肉體的表現(xiàn)》常被稱作第一部清唱劇,卡里西米為現(xiàn)代清唱劇的形式確立做出重要貢獻(xiàn),亨德爾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清唱劇,代表作有《以色列人在埃及》《彌賽亞》和《猶大·馬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