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迅康藥業(yè):肚子咕咕叫,可能寒氣太重了?

無論天氣有多熱,老一輩的人常常叮囑年輕人睡覺時必須蓋上肚子,以免造成體寒。肚臍表皮角質(zhì)最薄,屏障功能弱,皮下沒有脂肪組織和肌肉,特別害怕風寒入侵。
肚子咕咕叫是什么回事?
排除饑餓因素,肚子頻繁咕咕叫,位置偏向于下腹部,醫(yī)學上稱為腸鳴。腸管蠕動時,腸腔中液體和氣體跟隨著流動,可產(chǎn)生斷續(xù)的氣過水聲,這就是腸鳴音,通常每分鐘達到4~5次。腸鳴音增強就會明顯聽到咕咕的聲音,這常見于多種腸道疾病,如腸道炎癥、腸道功能紊亂、早期腸梗阻、腸道內(nèi)容物、腫瘤等所造成的腸道管腔狹窄。
肚子咕咕叫跟寒氣有怎樣的關(guān)聯(lián)?
1、寒
寒氣重,水氣多,氣由水中通過而發(fā)出聲響。寒邪分為內(nèi)寒和外寒,前者即脾胃陽虛,后者寒邪直中。如夏季過度貪涼、喝太多冰鎮(zhèn)飲料,可直接刺激腸胃,從而造成腹痛。
2、氣
氣分為氣滯和氣虛。多數(shù)老年人伴有氣虛,中氣不足,脾胃運化無力,表現(xiàn)為全身乏力、腹瀉、腹脹、腸鳴、小腹部下墜等。還有一種是氣滯,脾氣較急躁、過度抑郁和煩悶,這是肝郁氣滯的特征,易出現(xiàn)腹脹和腸鳴。

如何才能讓肚子暖和一點?
1、艾灸
艾草是常用的一種中藥,能通12條經(jīng)絡(luò)。艾灸可通過燃燒艾草而產(chǎn)生熱力,起到溫通經(jīng)脈和驅(qū)寒除濕效果??蛇x擇兩種艾灸方式,一種是隔姜灸,把新鮮的生姜橫切,大約厚度為0.2~0.3厘米,直徑約2~3厘米,用針扎幾個小孔,放在天樞穴、中脘穴以及神闕穴處,把艾條點燃放在距離皮膚2~3厘米處,每次20分鐘,每天一次,以皮膚感覺到溫熱為好。一種是溫和灸,取中脘穴、天樞穴和神闕穴,艾條點燃且放在距離皮膚2厘米處,每次20分鐘,每天一次,以艾灸后皮膚紅暈未起泡為好。
2、按摩
早晨起床前、入睡前按摩肚子。兩手重疊放在肚臍處,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分別按摩50次。但腹部有腫瘤者不能按摩,不然會造成癌細胞擴散或出血。
除了采取以上方式外,也可以喝生姜紅棗粥,由生姜、紅棗和粳米所組成,能起到調(diào)和脾胃效果,緩解腹部寒涼和食欲不振等癥狀。除了生姜外,也可以適當吃山藥、桂圓大米小米和香菇等,同樣能起到暖胃散寒效果。
該文章摘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