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咱家吃的啥

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三大類營(yíng)養(yǎng)元素,是我們飲食中主要能量來源,它們之間供給量的不同,其結(jié)果也完全不一樣。
最新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蛋白質(zhì)供應(yīng)方面,“最佳”供應(yīng)量則會(huì)隨著年齡而變化。
在50歲之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中的40%至45%的能量和蛋白質(zhì)中的16%的能量伴隨死亡率最低。
在老年人群體中,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供給量下降(分別為22%和11%),而用碳水化合物替代脂肪和蛋白質(zhì)作為能量來源的人群死亡率最低。
對(duì)于老年人來說,碳水化合物的高供應(yīng)量顯得很重要。這使我想起看到過的一篇文章,說的是在日本沖繩島上,壽命超過100歲的老人,每10萬居民中就有68位。
在他們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zhì)之比為10:1。
沖繩的島上人,愛吃一種產(chǎn)量特別大的紅薯,作為大部分熱量的來源。喜歡吃大量的綠色和黃色蔬菜,像苦瓜和各種豆制品,吃的魚和肉類食品只占很小一部分,而且大部分都屬于植物性食品。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飲食習(xí)慣真的可以影響你的健康和壽命。
參考資料Alistair M. Senior el al., "Global associations between macronutrient supply and age-specific mortality," PNAS (2020).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2015058117


早餐:
-米飯,165克(熟米飯重量)
-煮雞蛋,57克
-清炒茼蒿,168克
-自制豆?jié){,1中碗

午餐:
-雜糧饅頭,107克(面粉:小麥面、黑豆面、全麥面、玉米糝。)
-燒羅非魚塊,92克(可食部分。)
-豆皮絲炒茼蒿,153克
-白蘿卜絲湯,1中碗

晚餐:
-雜糧饅頭,106克(面粉:小麥面、黑豆面、全麥面、玉米糝。)
-花菜炒胡蘿卜,135克
-洋蔥炒黃瓜,136克
-萵筍葉湯,1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