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
?
先知
破落的廟宇之中,一位老先知正在給一個年輕人解惑。這座廟位離城市遠遠的,但是卻在山上,因而入夜便能看見城市中閃動的霓虹與各色的華彩。
年輕人:大師,為什么我們的娛樂越來越發(fā)達,但是人卻越來越覺得無趣?為什么很多人明明向往著愛情,但是做著的事情卻又與愛情背道而馳?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自己一個人,比結(jié)婚找對象更快樂?我理解不了,我覺得迷茫。每天的生活都像是重復同一天地活著——我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
先知穩(wěn)當?shù)刈谂_階上,眼睛旁的褶子彎了彎,張弛有道地說:科技發(fā)展出來的娛樂,扼殺了我們最純真的快樂;大多數(shù)人認識的愛情是讓自己快樂的,于是他們就讓自己快樂,所以他們的愛情也注定失敗,因為······愛情的本質(zhì)是讓兩個人在合作生活中感到快樂;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單身更快樂,是因為他們更擅長滿足自己,而非滿足別人——他們不懂相互之間的愛,也不懂得互助與體諒,在這個苦難與考驗重重的城市里,尤其如此,有句古話叫“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就是這樣,他們達不到文學里,真正的愛情的水準;
說完一段,老先知依然笑著,又繼續(xù)講下去:在過去,人們生活在小小的村莊里,人們沒有那么多的見識,人也沒有那么多的心思和要求,年輕男女之間,相互看得上眼,喜歡對方的品性,就在一起——即便對方有些小缺點。他們的快樂,簡單而平凡;男女的交合,往往是發(fā)生在男女相互認定,并各自承擔夫與妻的責任時。然而,當社會多元化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變快時,人們再也不講求,要對方為自己負責了。當人們不需要認定、結(jié)婚,便能擁有享受另一個人的權(quán)利時,認定和結(jié)婚的意義,便被削弱了。人們不再需要固定的生活伙伴,相反,像吃甘蔗一樣多品味幾個人反而更成了樂趣。人們也不再需要成婚,那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一種束縛,是自由的敵人。不成功的愛情,更讓他們不需要另一半的存在;而當現(xiàn)代的人們擁有了避孕手段、墮胎手段時,生命的重量就變輕了,只要一個價格、一個工具、一個手段,原本意義重大的“誕生”,就僅僅成為了一個“事件”?!敖o予誕生”,原本是男女之間愛意的體現(xiàn),以及行為的結(jié)果,然而,現(xiàn)在卻變成了一種“代價”,一種“苦果”······想知道為什么人要成為父母嗎?因為人們這么做了,有了孩子,所以要成為父母。但當你能選擇的時候,有人就拒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選擇了另一條路,那就是把這條路攔腰截斷······
說著,老先知的聲音就像是潮汐退潮,原本臉上的笑意也漸漸干涸,只剩下那些枯涸的皺紋。
老先知又勉力讓自己的臉上浮現(xiàn)出笑意,但年輕人看得分明,這個老人的皮囊之下,亦是疲倦。只聽他蒼老的聲音:聽著,孩子,去做你想做的事,做你能做好的事·······去找一個和你意趣相投的人,愛她,保護好她,遠離那些俗世的紛爭······還有,你要記住,永遠不要在人前表現(xiàn)出來,即使你只有舉止不同,他人也會以此為借口,來傷害你和你愛的人。要勇敢一些······
年輕人面對老人突如其來的告誡,感到有幾分驚詫與惶恐,但聽那老先生的說辭,又看那老先生的神情,卻也覺得有些觸動,心里忽的百味陳雜起來。老先生只是看了他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不再說話,慢慢踱進了堂后。
先知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