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酷冷至尊劍客2裝了臺主機,萬幸妹子還蠻喜歡
時隔多年,當妹子叫我?guī)退潆娔X的時候,我是一臉懵逼的。工作后對臺式電腦高性能并沒有太高的需求,所以硬件更迭的信息也沒關注太多。所以當妹子提出要裝機時,第一反應是:臣妾做不到啊!
不過最終還是在妹子的軟磨硬泡下應下了。妹子的需求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在家流暢地修修婚紗照片,不玩游戲,順便想自學個視頻剪輯。
最重要的是,預算不高,要控制在3500元內(nèi),同時,由于以前AMD處理器留下的陰影,只接受英特爾的處理器。
綜合妹子的需求、預算,在請教了朋友之后,最終決定配一臺沒有獨顯的主機。修圖、簡單的剪輯對顯卡要求不高,核顯足夠應付。英特爾i5-10400,微星迫擊炮,8*2 DDR 2666內(nèi)存,500GB SSD固態(tài)硬盤,綜合來說算是滿足了妹子的剛性需求,同時留有足夠的升級空間,價格也控制在預算之內(nèi)。
最終裝機完畢后,妹子倒是對我選的酷冷至尊劍客Ⅱ機箱最感興趣,這應該和它ARGB風扇帶來的炫彩燈光有關,畢竟女生么。
選的酷冷至尊劍客Ⅱ實際上是針對游戲玩家設計的中塔機箱,支持Mini ITX、MATX、ATX、EATX規(guī)格的主板,選擇這么大的機箱起初是想著以后升級空間比較富余,現(xiàn)在想想妹子看中它的最主要原因還是顏值。
機箱正面采用的是非常硬朗的非對稱設計,傾斜式的直通風道設計,鏤空的條狀格柵中間,鑲嵌有酷冷至尊的logo。頗有幾分劍客的風采。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K501L(劍客Ⅱ) ARGB中塔機箱(EATX主板/鋼玻側板/頂部支持360水冷/獨立電源倉)
3
¥359
去看看
斜45度設計的前置IO面板,從左至右依次是USB2.0、USB3.0、電源開關、耳機、麥克風接口。這樣設計的好處不言而喻,不論是放置在桌面上還是桌面下,都無需彎腰或起身,方便操作。
機箱前部支持3把120mm的或者2把140mm的風扇,同時,也支持最大360mm的冷排。在格柵鏤空處,廠商自配了一把120mm的ARGB風扇,在夜間有著不錯的光影效果。不過分光污染,恰到好處。
背部同樣標配一把120mm的風扇,不過是無光風扇。
頂部,和前置一樣同樣支持2把140mm或3把120mm的風扇,水冷的話,支持120mm、240mm、360mm三種規(guī)格。
最高支持7把風扇的設計,散熱性能是完全不用擔心了。不過按照我這沒有獨顯的配置,標配的兩把風扇足矣。
側面是4mm的無邊框鋼化玻璃側板,全景側透,具備高耐磨性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好的觀賞效果。
鋼化玻璃側板和背板都采用的是防丟式的螺絲,避免在裝機過程中丟失。
多達七層的可拆卸PCI擋板,可以最大限度的支持更多的PCI設備的連接。雖然我這個配置連獨顯都沒有,但PCI擋板,多多益善嘛,誰知道以后是不是要搞一大堆設備升級呢。
硬盤位和電源倉設計在一處獨立的空間里,可以支持4個2.5寸SSD硬盤和2個3.5寸HDD硬盤。
電源同樣是來自酷冷至尊的MWE 650W V2金牌電源,在市電的轉換效率高達91%,即便是未來加裝獨顯,也是綽綽有余。
靜音風扇。
5年質(zhì)保,80PLUS金牌認證以及一大堆的安全認證。
扁平的黑色線材,不容易纏繞,便于理線。但是,我還是有些后悔沒有入手全模組電源,畢竟目前我用到的只有主板24針接口和CPU接口。一大堆PCI接口和SATA接口暫時用不上,還有些占地方。只能想以后會升級來安慰自己。
裝機
對我來說,劍客Ⅱ如此巨大的機身空間,本身無獨顯的配置,裝機是很簡單的事情。無需過多的考慮風道設計,散熱設計,理線也沒有太高的要求,畢竟中塔機箱的空間擺在那里。
調(diào)整機箱自帶的主板螺絲,將微星B460M裝到機箱上,隨后接好對應的主板、CPU電源、機箱前置面板接口。老實說,太久沒裝機,都是從B站上重新看了完整的裝機教程才敢下手的。
最終運氣還算不錯,一次點亮。
前面板的ARGB風扇的光效還是很炫,既不過分夸張,也有著自己的張揚。
透明的側板可以將機箱內(nèi)部一覽無余,不過內(nèi)部只有CPU風扇能發(fā)出淡藍的光效,后期換成水冷的話,效果顯然會更好。當然,這是后話,等妹子修圖賺了錢,再一步步升級顯卡、水冷。順便,我也得好好研究下合理的理線。
依舊顯眼的650W金牌電源。
再給機箱格柵幾個特寫,晚上的效果還是ok的。
總體來說,這次裝機是一次非典型性裝機作業(yè),不追求極致性價比,不追求極致性能,但滿足了妹子的所有需求??崂渲磷鸬臋C箱空間大,擴展性高,做工好,給未來的升級留足了升級空間。電源同樣留有升級余地,不用擔心供電問題,不過下次重新選我會選擇全模組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