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未曾繞過我,我亦未曾饒過生活!
大家好,這里是婉殤成長筆記,用有趣的話語講述個人成長和深度思考的內(nèi)容。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所啟發(fā),可以關注我哦!
祝各位開篇有益:
一
忽然想起一個段子:生活就像強奸,如果已經(jīng)無法反抗,那不如就好好享受它……
后來不知道哪位大神又加了一段:我本以為生活是強奸,但沒想到它竟然是輪j,一波又一波,我被蹂躪的體無完膚,再沒有了享受的身體和心情……
我想,每個被生活虐過的人應該都明白這種感覺。
好不容易捱過了一關,忽然又出現(xiàn)了一關讓你過,這關歷經(jīng)艱難才熬了過去,某個地方又出幺蛾子了……
一關又一關,完全不打算給你絲毫喘息的時間,我們在不停的與生活的對抗中,漸漸變成了最讓曾經(jīng)的自己討厭的人!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說過一段話: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墒俏疫^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么也錘不了我!
我們受夠了生活對我們的捶打,但又好似無可奈何。
真正痛苦的不是我們受到的磨難,真正讓人痛苦的是我們明明知道會受到磨難,卻依然無法躲避,只能眼睜睜的等著它發(fā)生,這就是生活,這就是這操蛋的世界……
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就真的無能為力嘛?
其實,我們還可以嘗試將生活當做我們的朋友,而不是將其視為敵人!
二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受害者思維。
簡單來說就是,擁有受害者思維的人認為自己現(xiàn)在過的不好都是因為別人造成的,自己是受害者。
比較常見的借口有原生家庭,貧窮,女性這些。

比如,一個原生家庭有缺陷的人可能就會認為自己現(xiàn)在過成這樣都是因為父母如何如何,總之,自己是個可憐的受害者,生活過的差的罪魁禍首不是自己!
或者,一個出生貧困而最后還過得不好的人則可能會認為自己過得不好是因為出身不好,那些比自己厲害的人是因為投胎技術好,從而對富人充滿了偏見,但重點依然是認為自己是貧窮的受害者,自己并不比別人差,只是出身不好而已……
而用女性做借口的就更多了,很多人可能會對女孩灌輸各種毒雞湯,什么你之所以過得那么差都是因為你是女性,你沒有錯,都是世界的錯,是幾千年來的男權社會導致了你如今的失敗啥的……很多女權主義者都有這種思想,甚至產(chǎn)生了很多過激的行為……
擁有受害者思維的人往往不能正面自身的錯誤,他們會把錯誤都推給外界,然后通過各種方式合理化自己的受害者身份,久而久之,他們相比較那些能夠正視自身的人而言會更容易將生活視為敵人。
但生活其實本身是靠我們自身創(chuàng)造的,也就是我們的主觀能動性,但受害者思維往往會忽略這一點。
不過我覺得我們首先應該明白一點,生活并不會拿一把錘子在手里,然后強迫你如何如何,你要是不遵守它就給你頭上一錘。
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生活讓你只能不停的逃啊逃,把你逼的不敢停下來。
但其實仔細想想,你真的暫時停下來一段時間又會如何呢?
你要想清楚,你拼命奔跑到底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還是為了外人的眼光,而這些里,并沒有生活逼你這個選項,更多的,其實是你自己在逼你自己。
所以,試著把生活當成朋友,我們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從生活中獲得幸福,獲得快樂,不要在以受害者心態(tài)把責任都推給生活,生活會傷害我們許多,但我們也會從生活中得到很多。
很喜歡木心的一句話:歲月未曾饒過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我希望我們面對生活,也能有一樣的人生觀:生活未曾饒過我,我亦未曾饒過生活!
以上,共勉!
全文完,如果覺得對你有啟發(fā),那就點個贊或者“在看”吧,感謝你這么忙還愿意花時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