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2020年新高考Ⅰ卷默寫篇目】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粉紅色的荷花已經(jīng)凋謝,
幽香也已消散,
光滑如玉的竹席帶著秋的涼意。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
云中誰寄錦書來?
仰頭凝望遠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jīng)灑滿了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
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
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
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注釋】
紅藕:紅色的荷花。
玉簟: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裳: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蘭舟:這里指小船。
錦書:前秦蘇惠曾織錦作《璇璣圖詩》,寄其夫竇滔,計八百四十字,縱橫反復,皆可誦讀,文詞凄婉。后人因稱妻寄夫為錦字,或稱錦書;亦泛為書信的美稱。
雁字:群雁飛時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詩文中因以雁字稱群飛的大雁。月滿西樓:意思是鴻雁飛回之時,西樓灑滿了月光。
【鑒賞】
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xiàn)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紅藕香殘玉簟秋”寫荷花凋謝、竹席浸涼的秋天,空靈蘊藉?!凹t藕”,即粉紅荷花?!坝耵 ?,是精美的竹席。這一句涵義極其豐富,它不僅點明了蕭疏秋意的時節(jié),而且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閑愁起了襯托作用。表面上寫出荷花殘,竹席涼這些尋常事情,實際上暗含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寫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詞人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劃著小船去游玩?!拜p解”與“獨上”,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她的神態(tài)、舉動?!拜p”,寫手腳動作的輕捷靈敏,表現(xiàn)出生怕驚動別人,小心而又有幾分害羞的少婦心情。正因為是“輕”,所以誰也不知道,連侍女也沒跟上?!蔼殹弊志褪腔貞暇涞摹拜p”字,點明了下闋“愁”字的癥結(jié)。“獨上蘭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閑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許雙雙泛舟,而今獨自擊楫,恩愛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歸,怎不教她愁情滿懷呢。
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思念。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云天,偏起懷遠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的是舟中所望、所思;
而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發(fā)??梢韵胍?,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于詞人心頭的。
這首詩的結(jié)拍三句,是歷來為人所稱道的名句。李句別出巧思,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樣兩句來代替“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的平鋪直敘,給人以眼目一新之感。這里,“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jié)構既十分工整,表現(xiàn)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藝術上有更大的吸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