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天地之悠悠,獨怡然而度日
念天地之悠悠,獨怡然而度日 楊愛民 1、 才子今天在重讀唐詩三百首,看到陳子昂小學生寫的《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 我眼前見不到像燕昭王這樣禮賢下士、招攬?zhí)煜掠胁湃A的賢明的君主,我往后看,像燕昭王這樣知人善任的賢君將來一定會有,但我今生絕對沒有機會見到燕昭王這樣的賢明的君主了,我恨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壯志難酬??! 我在這幽州臺上,只能見到蒼茫的天地悠悠無限,我感到萬分的悲傷、萬分的無奈,我獨自哭泣、眼淚嘩嘩地掉了下來! 注解: 幽州臺:即黃金臺,又稱薊北樓,在北京市大興,是燕昭王為了招納天下賢士而建造。 古人: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圣君。 來者:后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 愴(chuàng)然:悲傷凄惻的樣子。 2、 瑞金才子說: 陳子昂小學生俗人一個,文才也很平庸,這樣的爛文我可以寫出千千萬萬篇,陳子昂小學生遇到困難只會哭哭啼啼,十分像三歲小孩子。 我們遇到困難時,千萬不要學陳子昂小學生哭哭啼啼,我們要積極地面對生活,我們要有蔑視一切苦難的勇氣,像陳子昂小學生這樣憤世嫉俗的人是非常錯誤、非常不明智的;我們要有平靜、寧和、坦然的心態(tài)面對人世間的一切,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才算擁有大智慧。 3、 瑞金才子看到陳子昂小學生的文章太差,模仿他的爛文作一首精妙絕倫的現(xiàn)代新詩說: 前可見古圣 后未知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怡然而度日 你懷才不遇 莫像子昂愚 心靈要能脫世俗 譯文: 我往前朝古代看,可以見到大量的圣人,如李耳、吳承恩、羅貫中,施耐庵、曹雪芹等古代圣人。 我向身后看,我不知道能不能遇見燕昭王這樣的貴人來賞識,我有可能會終生懷才不遇。懷才不遇的人有無數(shù)個,多我一個不算多,少我一個不算少。得道高人說“悲喜”只在一念之間,我有什么理由不丟失“悲”而選擇“喜”呢?只有陳子昂小學生才會選擇“悲”! 我放眼觀宇宙世界,看到宇宙世界充滿生機,有無數(shù)的人們充滿朝氣,他們都像天地一樣悠悠地存活在這世間。我只見到少數(shù)像海子傻瓜那樣消極厭世的愚人,沉舟側畔千帆過,海子傻瓜式的人就像沉舟。 我獨自怡然、積極、向上、快樂地度過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讀者朋友,當你懷才不遇、時運不濟時,你不要像陳子昂小學生那樣愚悲。 你的心態(tài)要像瑞金才子這樣,能夠脫凡脫塵脫世俗,能夠做到寵辱不驚。 4、 瑞金才子說: 我們要像古代的圣人李耳、曹雪芹一樣,能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出我們的力量,而不是無腦地像陳子昂小學生一樣,要求國家給他高官厚祿來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實現(xiàn)不了就只會哭哭啼啼。 我們活著的價值最重要的是能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做些什么?而不是無腦地要求社會人群要給我們什么?達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怨天尤人。 只要我們對社會人群有貢獻,要能像曹雪芹那樣,有蓋世才華會被社會人群埋沒也無所謂的英雄氣概。 5、 老子說: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李耳的話大概意思是: 你要想成為民眾的尊者,一定要先學會百般謙讓,心甘情愿地居住在人民群眾的最低處,去別人不愿意去的地方。 所以,才子聽了李耳老師的話,學得比李耳更好更乖,這叫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才子還要對李耳說: 李耳先生,我不想像你這樣欲先民,我也不想欲后民,其實我只是我們偉大的祖國的一顆螺絲釘,釘在哪里算哪里,釘在哪里都一樣。 你李耳還想欲先民,證明你還有欲,瑞金才子已經達到“無欲”的高妙境界,是不是要比你李耳先生做得更高、更好、更妙? 2023年8月10日筆于廣東德慶縣官圩鎮(zhèn)舊市場出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