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象學入門:綻放的時間性 &活在當下的意義
? 作者??B站心理咨詢師??余穎慧?
大家好!我是穎慧。今天想跟大伙聊的是:綻放的時間性和活在當下的意義。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體會?走在路上,忽然一陣風吹過,你感受到清風拂面。那一瞬間,你像是突然回過神來,呆愣了一會兒,才看清自己周圍的環(huán)境是什么樣子的。也許還會生出一種:“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干嘛?”的恍惚感。讓時間回到清風拂面之前,你走在路上,耳朵里塞著耳機聽音樂。你的臉看起來很平靜,但思緒卻像高速的直通列車,帶著你到處穿梭。你想著:終于周五啦!今晚要好好看部電影,每天坐地鐵上下班,真的好擠?。∪绻谑袇^(qū)有套自己的房子就好了。只是房價太高了,猴年馬月……哎!如果大學畢業(yè)的時候,聽爸媽的話去考公務員,現(xiàn)在的生活會完全不一樣吧?(我現(xiàn)在)這份工作真的很雞肋,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鉆石
的心,哎!想辭職……。你看,我們走在那條路上,身體在那個時間,出現(xiàn)在那個地點,但我們的注意力卻對眼前的環(huán)境熟視無睹,思緒不斷的切換場景,時而回憶起過去,時而涌起情緒,時而規(guī)劃未來,直到那陣風吹來,清風拂面,我們的注意力通過身體的感覺,回到了當下的現(xiàn)實場景里,仿佛在那個瞬間,我們才注意到周圍的樹枝搖曳,樹葉沙沙作響,行人三三兩兩,一個孩童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經(jīng)過你的身旁。
現(xiàn)象學家海德格爾提出了“綻放的時間性”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指出,我們的思緒是活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這樣一條“主觀”的時間線上。
活在過去,是指我們過往經(jīng)歷留下許多記憶,這些經(jīng)歷和記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們今天的樣子,比如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學過的技能、吃過的虧、受過的傷,會影響我們當下對世界的體驗,并指導我們的行為。活在過去意味著,雖然過去已經(jīng)逝去了,我們不可能像穿越小說的主人公那樣回到過去重新活一次,但我們?nèi)匀豢梢酝ㄟ^回憶,重新體驗到過去某個時間點的感受,重新活一次當時的感受。也就是說,身體還在當下的客觀世界里,但在體驗或感受上,我們活在了過去。
而活在未來,是指我們可以通過預期或者想象,去為自己的未來的計劃。比如買房子,在看房的現(xiàn)場,我們會通過想象和預期,構(gòu)想著未來自己生活在這房子里的場景。陽臺窗外有一片綠地,坐在這兒喝咖啡一定很愜意。也會想象臥室、書房和客廳的布置。我們通過這樣的想象和預期,來確認這個房子和自己是否合適。再比如,公司給我們制定工作指標,根據(jù)指標呢,我們會羅列已有的資源、時間和精力,去做一個計劃,預期自己能否完成它。預期、想象和計劃是我們?nèi)祟惙浅8呒壍募寄?,現(xiàn)在隨處可見的廣告,就是利用了人的這種高級能力。它通過呈現(xiàn)一個非常美好的場景,讓我們將產(chǎn)品和美好生活關(guān)聯(lián)起來。比如將口香糖和飛機上的美好邂逅放在一塊兒,當我們想到自己可能靠近他人時,就會關(guān)聯(lián)到這款口香糖帶來的美好際遇,從而刺激我們的購買欲望。
現(xiàn)在我們知道啦,我們的思緒在這條線上跑來跑去。一會兒活在過去,一會兒活在現(xiàn)在,一會兒活在未來。
?
現(xiàn)代人高效的生活是怎么困住自己的?
?
接下來我想再聊一聊,在以上內(nèi)容的視角下,現(xiàn)代人高效的生活是怎么將我們的身體和靈魂困住的?
?
先來看看,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能有的樣子。下班回家感覺很累,打開手機里的買菜APP,手指點幾下,半小時后,菜就送到了家門口。我們不需要去菜市場,也好像沒有精力和時間去。有時候不想煮飯,打開軟件點一份外賣就行了。拖地呢也很辛苦,買個掃地機器人吧。我們追求高效、輕松的生活,把很多事都交給了高科技,節(jié)約下來大把的時間。我們可以用來工作,用來放松。那放松的時候我們會做什么呢?可能啊,忍不住刷刷短視頻,手指一直滑滑滑,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一兩個小時了。這一兩個小時,明明是想放松的,卻感覺越看越累,甚至回憶不起來究竟看了些什么,只感覺腦子迷迷糊糊的。
這樣日復一日,周而復始,我們感覺越來越匆忙,越來越焦慮,甚至感覺生活沒有什么意義。我們知道自己在生活,但卻體驗不出什么特別的滋味。有時感覺,自己像是生活的匆匆過客,像是個旁觀者,缺少某種生動的體驗。
這讓我想起《小王子》這本書。起初,對狐貍來說,小王子是個普通人。對于小王子來說,狐貍也是只普普通通的狐貍。但因為小王子馴養(yǎng)了狐貍,他們之間有了情的“羈絆”,這種(情的)羈絆,對我們而言也非常的重要。可因為高科技代勞,我們和生活的羈絆變小,也變輕了。比如,在APP里看菜的圖片,與(你)親自去菜市場買菜,看著菜譜老板帶著褶子的笑臉,聽他用略帶口音的普通話跟你打招呼,這種置身于其中的體驗,是APP永遠給不了的。再比如,掃地機器人定期清掃房屋,讓我們不需要親自動手,這樣我們也就無從體驗親自動手使地板煥然一新帶來的滿足和喜悅。高科技的代勞呢,確確實實讓我們輕松不少,緩解了我們的很多壓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某種程度上,它確實剝奪了我們投入生活的機會。
投入:是產(chǎn)生羈絆的體驗,是活在當下
這里說的投入,是產(chǎn)生羈絆的體驗,是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不斷帶來新的身心體驗,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體驗,拼湊出生活的質(zhì)感。而當我們越來越少投入生活,身心體驗也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時間呢,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思緒的運作越來越多。就像一棵小草的根莖,被慢慢拔(剝)離土地。我們逐漸脫離與當下的關(guān)聯(lián),活在記憶里,活在情緒里,活在對未來的規(guī)劃、想象里。我們越飄越遠,遠離了現(xiàn)在。這樣,我們(可能)因為回憶過去而倍感痛苦,也可能因為擔憂未來而焦慮得睡不著覺。固然,過去和未來對我們都很重要,都有獨特的意義。但是,我們的當下也一樣重要。我們?nèi)諠u失去的“當下”這塊陣地,需要慢慢找補回來。事實上,早在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之前呢,我們就已經(jīng)在運用“活在當下”的理念了。比如:正念,通過掌握呼吸節(jié)奏、連接身體,讓我們回到身體的知覺,回到當下。或者去旅游,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懾我們的靈魂,引發(fā)我們的共鳴。還有,失眠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某個腳趾上;或者默念某一串數(shù)字,這樣就可以停止胡思亂想,讓我們順應身體需要,盡快入睡。
OK,我們今天聊到了海德格爾,綻放的時間性,這個概念引申出:高效的生活,是怎么促使我們焦慮、痛苦的。最后,(我們)聊到了“回到當下”的治愈性。
好了,本期視頻就聊到這兒了。有什么問題歡迎在評論區(qū)探討,我們下期視頻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