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萬用上鏡思路,把普通人拍成天仙亦菲,手機相機全部通用「光影集」「風(fēng)瞳」

1.找到光源的方向
拍照之前原地轉(zhuǎn)一圈,眼神光最亮,同時面部光線最舒服的那一面,就是面對光源的方向。
面對這個方向,拍照的時候,才能有機會得到舒服的照片。
2.嘗試自然的補光
在弱光室內(nèi)拍照時,學(xué)會找到給臉部補光的光源。用窗口光線補光,是百試百靈的方法之一。
另外也可以多做一些其他的嘗試,像臺燈的燈光,蠟燭的燭光,也都可以作為面部的補光進行拍攝。
一切以讓面部光感更舒服,作為第一原則。
3.光線舒服的時間
上午:日出-10:30
下午:15:30-日落
越臨近中午的時間點,太陽的光線會變得更強,同時太陽的角度會上升到頭頂?shù)奈恢茫屇槻康墓庥敖Y(jié)構(gòu)不那么好看。如果一定要中午拍,可以在樹蔭下這類地方稍微躲避一下光線,同時還可以利用樹蔭帶來的光影,讓你的照片更出彩。
日出和日落之前的半小時,光線會變得像金子般一樣好看,這個時間段拍照,無論順光還是逆光,無論大頭半身,還是景大人小,總能讓你拍到有驚喜感的照片。
4.多選干凈的背景
生活類拍照,背景的選擇永遠都很重要。選擇適合的場景入鏡,會發(fā)現(xiàn)怎么拍都好看。
場景選擇時,盡量躲避雜亂無章的背景。如果是室外的植物入鏡,規(guī)則有生長秩序的植物永遠是首選,這類植被進入畫面,無論是景大人小,還是局部特寫,會發(fā)現(xiàn)怎么拍都很順手。
5.嘗試動態(tài)抓拍
普通人生活中沒有那么多的拍與被拍的經(jīng)驗 ,一直保持固定標簽定格擺拍,很容易被拍到僵硬感。
普通人更推薦的方法,是用動態(tài)的表情加肢體動作面對拍照,拿著相機或者手機的朋友配合進行連續(xù)的抓拍。
6.讓眼神變自然
緊張感明顯:
讓出境的人先閉上眼睛,調(diào)整好畫面構(gòu)圖,設(shè)置好連拍模式,然后讓出境的人慢慢睜開眼睛看著我。
當(dāng)眼神不看鏡頭的時候,可以讓出鏡的人看著伸在空中的小胖手。
或者看著天空中路過的飛機。
用這些方法,讓眼神固定在某個點,可以嘗試去拍一些意境感的畫面。
7.給雙手找事干
手臂僵直,手足無措:扶門、扶馬、扶大象,拿瓜果梨桃,拿飲料
8.讓嘴唇放輕松
微微張開嘴唇,面部感覺會輕松自然很多,松弛感
9.不用廣角鏡頭,拍出大長腿
服裝搭配,選擇一些腰線比較高的款式,視覺上拉伸比例
拍照的人放低機位,到大概和肚臍水平的高度
老公或者男朋友,差不多是單膝/雙腿跪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