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只需一味藥,將你的火氣化為元氣,不妨來了解一下
你是否常常伴有臉上時不時地長痘,口舌生瘡、嗓子干癢、手腳冰涼、渾身無力、便秘、失眠、頭發(fā)干燥掉發(fā)等現(xiàn)象,總是以為自己是上火了,就去吃一些瀉火藥,但是好了沒幾天就又開始上火,你這可不單單只是上火,這是上熱下寒的癥狀,只單單吃一些瀉火藥是沒用的。

在中醫(yī)上講,大自然分陰陽,人同樣也有陰陽之分,身體健康不健康是體內陰陽相互制約,平衡共存的,不管哪一方出現(xiàn)問題,平衡就會被打破,上熱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上焦的陰氣過盛,下焦陽氣過虛,身體失去了正常的平衡狀態(tài),從而導致上熱下寒的癥狀。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藥材很有意思,它在我們的廚房里是一味很常見的香料,平時做飯的小伙伴都知道,燉肉,煲湯,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它呢就是肉桂,不僅是一味飯桌上食材,在中藥材里可是一味神奇的中藥,可以將上焦的火氣往下焦引,既可以降火氣,又可以溫煦下焦的寒氣,

肉桂味辛,甘,性熱,可入身體的腎經(jīng)、脾經(jīng)、心經(jīng)、肝經(jīng),我們可以看出肉桂性熱入腎經(jīng),能把人體虛浮在上焦的火往下帶,讓它回到本來的位置,與此同時也要把中焦打通,肉桂還入肝、脾、心經(jīng),具有補火助陽,溫通經(jīng)脈的功效,可以把中焦的經(jīng)絡打通,把溫熱之氣從心、肝、脾經(jīng)流入腎經(jīng),就可以把盤踞在體內的陰寒之邪通通散掉,同時又清解了上焦的火。
在《中華藥典》中記載肉桂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經(jīng)通脈,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虛陽上浮,眩暈目赤,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腹痛,痛經(jīng)閉等。

最后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總結,肉桂不僅可以治療上熱下寒,溫腎助陽,在臨床上還可用于鎮(zhèn)靜止痛,血栓、胃炎的患者使用。如果你身邊有此類人群,可以收藏起來,有什么問題可以在下邊留言或私信我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