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飯不怕晚,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歲?活到139歲倒是也有可能
史書上記載“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太公之卒百有馀年,子丁公呂伋立”,姜子牙究竟活了多達年歲,史書上沒有準(zhǔn)確的記載。
“離卻昆侖到帝邦,
子牙今日娶妻房。
六十八歲黃花女,
稀壽有二做新郎。”
“稀壽”即七十歲,詩中說的是姜子牙七十二歲娶妻。他為啥到這個歲數(shù)才結(jié)婚呢?
姜子牙的祖上相當(dāng)顯赫,先祖曾做過四岳之官,輔佐大禹治水有大功。
到了姜子牙出世時,家道已經(jīng)中衰,家境破敗不堪,他年輕的時候為了生存,可謂是什么苦都能吃,干過宰牛羊賣肉的屠夫,還開過酒肆賣酒,甚至還出門擺地攤,雖然生活清貧困頓,但姜子牙人窮志長,做買賣謀生的同時也不忘了刻苦學(xué)習(xí),無論天文地理,軍事謀略他都如饑似渴的學(xué)習(xí)專研,姜子牙尤其熱衷于治國安邦之道,希望有一天能通過畢生所學(xué)報效國家,但直到七十歲還依然一事無成。
據(jù)說,姜子牙在昆侖山修道修了四十年,但是還是沒有得道。元始天尊不耐煩了,將姜子牙趕下山去。此時,姜子牙已經(jīng)七十二歲了。
下山后的姜子牙一事無成,便找到了他的結(jié)拜兄弟宋異人,求他給謀個出路。結(jié)果,宋異人挺夠哥們兒義氣,想方設(shè)法幫助姜子牙,還給他介紹了一個68歲的“黃花姑娘”——就是他的妻子馬氏。
可兩人結(jié)婚后,姜子牙不知道掙錢養(yǎng)家,馬氏跟著他吃盡了苦,就開始嫌棄姜尚,想跟他分手了。七十多歲才娶了個媳婦,老姜也舍不得撒手呀,于是他苦苦挽留,哄她道:“我有朝一日會得到榮華富貴,你可別這樣做?!?/p>
類似這樣的話馬氏聽了不止一次了,她見老姜也沒啥前途,就毅然離開了他。后來姜子牙幫助周王建立了周朝,馬氏見老姜發(fā)跡了,又求到他的門下。
誰知老姜已今非昔比,他將一盆水潑在地上讓馬氏去撿回來,馬氏只能拿回淤泥,姜子牙于是說:“若言離更合,覆水已難收?!?/p>
姜子牙后來封神時,還沒忘馬氏,給她封了個“掃帚星”的神位。這個故事,還是源于明代許仲琳編寫的《封神演義》。
為什么說他的壽命是推測出來的,而不是計算出來的呢?前文說了,姜子牙的出生年月不詳,所以只能從他的個人履歷中尋找蛛絲馬跡,然后一步步推算他的壽命。
姜太公七十二歲結(jié)婚,當(dāng)時尚未遇到文王,那么出道時,應(yīng)該大于72歲。他跟隨周文王和周武王一起興周滅商的時間,大體上有20多年。武王死后,周成王在位37年,后來姜太公又輔佐周康王6年。
6+37+20=63。再加上他出道時的七十多歲,姜子牙活到139歲,倒是也有可能。
從姜子牙一生的閱歷來看,不長壽是不可能的,首先在和平年代,特別是經(jīng)歷了漫長的和平年代之后,社會還比較穩(wěn)定,天下未亂之時,也就是商朝末年,這個時候想出人頭地,年輕人幾乎不太可能。
姜子牙一生經(jīng)歷了商朝的四代君王,西周的三代君王,跨度之長令人瞠目結(jié),但也是基本符合歷史事實,也是古代名人成長的一條線索
總而言之,姜子牙是“好飯不怕晚”!
也許,人的際遇是不可預(yù)測的。有的人少年得志,卻晚景凄涼、結(jié)局悲慘;有的人歷經(jīng)磨難,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