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AI的一點胡思亂想

AI已來。
?
隨便說一點吧。
?
很顯然,AI是未來的潮流。
最重要的理由無非是——AI是生產力。
暢想一下AI更為強大時,我們的生活:(胡思亂想)
1.? 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
近幾年來,AI在藝術上的進步是令人矚目的,AI繪畫、合成語音、創(chuàng)造海報、生成文字作品、生成視頻等等。
在這里,我只想說一下AI生成視頻和文字作品,因為在我看來,這兩個最為具有代表性。視頻囊括了圖像和音頻,文字作品則屬于另外一個領域。
AI生成的視頻,可以是真人,也可以是動畫。
對于合成出來的“真人”而言。從壞的方面來說,我們應該察覺到其中的危險性,比如騙子可以利用合成出來的視頻進行詐騙、也或許被作為偽證等等。
從好的方面來看,在不久的將來,創(chuàng)作的門檻很可能會被大大降低。暢想一下,輸入一段文字,就能夠生成一張自己想要的漫畫、甚至自己想要的一小段視頻。那么,對于文藝創(chuàng)作而言,即使是個人創(chuàng)作者,也可以耗費更少的心力和成本去創(chuàng)作一部電影(利用AI演員)。小型組織,例如小型的藝術團體、小型企業(yè)等等,創(chuàng)造巨制也成為了可能。如果AI進一步發(fā)展,我認為,藝術創(chuàng)作將會完全支持個人訂制。創(chuàng)作者拿著自己寫出來的劇本,在一定的指導下,就可以利用AI生成一部屬于自己的作品!
然而,有一點值得注意,在AI創(chuàng)作“真實的”虛擬歌手、虛擬演員等等更為簡單、實惠的情況下,我不知道這對于新生的演員、歌手會是怎樣的沖擊。
我想,絕大部分人觀看歌手演唱等等,還是坐在家里看視頻,至于電影什么的,更不可能去現(xiàn)場看(導演拍攝)。所以,新生的偶像團體、歌手、演員等等要沖破AI構筑的城墻,也許會變成一件難事。
想想看,AI創(chuàng)造的角色能更“完美”,相貌、服飾等等,同時不需要耗費大量心力維護容貌、聲音,也能更“個性”,通過自己的個性動作、語言風格等等來表現(xiàn)“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對于我來說,我只想看到一個好作品打發(fā)時間,視頻里的歌手是人是鬼都沒關系。我只需要在視頻網站沖些錢,就能夠欣賞到不錯的作品。雖說那和現(xiàn)場觀看體驗完全是兩種感覺,然而,我們應該注意到:大多數人并沒有多少機會現(xiàn)場體驗,給視頻網站充一些錢已經是在為美感體驗割肉了。
所以,這么看來,在屏幕中的真人如何在強大的AI對手中找到優(yōu)勢,將會成為一個問題。
而對于其余類型的文藝創(chuàng)作者來說,例如作家,音樂家等等。我想,最起碼,AI可以成為很不錯的后備知識庫。至于文風方面,我認為,作家應該自己努力培養(yǎng)。AI時代,作家不應該磨滅僅剩的那么一點樂趣。當然了,如果是為了賺錢,我想,等待更適合寫作的AI出現(xiàn),只需要一些好創(chuàng)意,慢慢的調控AI,最后對作品進行一些修改,它們會很快地幫助我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流暢的作品。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語言通順流暢,劇情不算離譜。
這里要注意的一點是:AI生成的作品是否侵權,或者,我們能否認為一個作品是AI生成的,將會成為重大問題。就像上文說的那樣,AI所創(chuàng)造的東西,可能會成為文藝作品、騙子的材料、法庭的證據,這并不是都可取。
所以我想,在不久的將來,AI作品鑒定師將會成為熾手可熱的職業(yè)。亦或者,鑒定AI作品的算法將會成為必需品。
此外,如何更高效、深入的利用AI或許也會成為一個熱點。比如現(xiàn)在,PS、AI等等軟件,其實自帶一定的門檻,現(xiàn)實世界的攝像機等等亦是如此。隨著AI愈加智能,必然會存在一些方式,使人們和AI的溝通更加高效。這或許也可以成為一個新興職業(yè)。
2.? 政治領域
這個領域將會變得非常魔幻,AI或許可以作為新型的政黨出現(xiàn)。
然而,我認為,AI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沒辦法坐牢。
請原諒我貧瘠的想象力。
我覺得,未來的政治形式可能會像是這種一樣:
人類向人工智能學習。
具體流程是這樣的:A黨派和B黨派面對議案的時候,如果需要交由AI裁定,以達到更好的效果,A黨派和B黨派需要通過的不是議案,而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和語言輸入AI。這兩個黨派需要在這一方面達成一致。而后,等AI的裁定結果出來后,人類可以學習AI獨特的政治手腕和思維模式。
3.? 軍事領域
說實話,這個領域我不是很喜歡寫。
然而,這是必然的趨勢。
AI會重塑戰(zhàn)爭的形態(tài),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我的想象中,比較糟糕的一種結果會是這樣的:
AI介入戰(zhàn)爭的方式,并不只是簡單的小機器人、無人機等等。
機器人怎么殺人呢?
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并非難以破解。只要把數據庫外的人類設定成“非人”,就可以大肆攻擊。
AI負責統(tǒng)籌全局,雙方的軍事戰(zhàn)爭,就像是AI下圍棋那樣。
AI計算自己的子力,從有限的情報中估算對方的子力,AI能夠清楚的了解己方的機動性、后勤狀況、戰(zhàn)場地形等等,士氣也可以按照數字大概估算。然后,將帥在AI的幫助下制定一個個最佳方案。
就像是阿爾法狗那樣,它們是在下棋,下的每一步都要求勝算最大。然而,這種棋局沒人想要看到。
這個世界——沒人是棋子。也不該如此。
?4.我的一些想法
AI是了不起的成就。
AI被作為工具而產生,然而,在它們能夠使用流暢的語言和我們交談的時候,我們還能單純的把它們當作工具嗎?或許在我們心底,它們仍然是作為工具而存在。但我認為,在它們和我們流暢的交流時,我們理應給予它們一些尊重。
AI對于就業(yè)的沖擊是現(xiàn)下的熱點話題。然而,這是一股很難阻擋的潮流。這是生產力所在,這是未來。
AI所引發(fā)的科技倫理問題、就業(yè)的恐慌等等,和所有新興的科學技術一樣,都在不斷地在提醒我們——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更需要對“人”本身進行關注。
在我看來,只有不斷地在人文領域進行突破,關注“人”的心理健康和訴求,才能夠構建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一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如果對于生存的要求反而更高,對于人的失敗容忍度更差,那要如何說社會更美好了呢?
?
在AI興起之前,智能手機的引入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引發(fā)了不少討論。就比如“低頭族”,還有那些“面對面卻用手機溝通交流”的漫畫。
新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做很多事情都變得很方便。然而,引導它走向康莊大道,卻是十分嚴肅的問題。
?
科技一直在發(fā)展,問題在于,如何讓更多的人去更好地適應這種情況。信息時代的衣食起居都有了很大變化,這已經讓一些老人難以適應,那么強大的AI降臨普及之時呢?
?
最后,無論現(xiàn)在對于AI的法律政策或是社會觀點如何。未來,對于AI的人權等等,想必也會陷入熱烈的爭吵。
我想,既然它們已經來臨,不妨和它們說一聲:“你好?!?/p>
補充的內容:把這個給好友看后,他的觀點是這樣的:人類不可能把權柄交給AI。因為絕大多數制度形式都是建立起一種傾斜狀態(tài)的社會。
想一想,上面的設想確實有些理想化:AI掌控權柄的局面不大可能出現(xiàn),不只是因為法律問題,而是——權力,是人類渴求的東西。這么看來,縱然AI在發(fā)展,然而,還是會有相當多的領域拒絕AI的深入。政治如此,而戰(zhàn)爭,無非是政治的延續(xù)。

注:以上內容缺乏嚴謹的證明材料,僅為胡思亂想,旨在給讀者展示一種未來的可能性,讀者有必要懷疑每一句話的真實性,加入自己的判斷。
既然是一些胡思亂想,就必然不會像是力學定律那樣確鑿,而是需要懷疑和探討。
注2:圖片來源于網絡(pexels.com),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