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難就不好考嗎?
? ? 考試一直為大家所津津樂道。
? ? 難的考試總會引起考生的集體抵制,引爆輿論。
? ? 后來,也出現(xiàn)了一個新現(xiàn)象:即使是考試簡單,也會有人說太簡單了不好。
? ? 拿高考舉例。
? ? 說簡單不好的大多都是上一屆考試難的考生,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本屆的。
? ? 更為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反復灌輸?shù)囊粋€古板觀念:
? ? 難是大家一起難,又不是你一個人難,大家都是一樣的!
? ? 這個觀點真的對嗎?
? ? 我一直提倡獨立思考,不要被別人帶節(jié)奏。
? ? 如果說別人說什么你信什么,只能證明一件事:你接觸的人太少。
? ? 你要聽到很多的聲音:對于同一場考試同一個難度,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說的群體都是不一樣。
? ?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
? ?是考試差別。
? ?沒錯,無關認知,僅僅是考試差別。
? ?我拿公考和高考舉例,先說說比較單純的公考。
? ?公考十分干凈利落,就直接分為了行測申論面試三大主觀能動性較大的考試模塊。
? ?因為很多都不涉及后面內容我來重點說說最有代表性的行測。
? ?行測,基本全部由選擇題組成。
? ?當然選擇題并不都是客觀題,很多都是主觀題,如言語判斷。
? ?在這一部分里面,難易對一個人有什么影響?
? ?大家要知道,選擇題主要分為四個選項,所以即便在不知道正確答案的情況下,結合排除法仍然有較高的幾率猜到答案。
? ? 在同樣難的情況下,我分為較難和極端難。
? ? 對于極端難的情況,受益者是絕大多數(shù)中端考生。
? ? 在很多高端考生也同樣無法發(fā)揮優(yōu)勢的領域,運氣的影響因素會大幅上升直至超過實力。
? ? 因為公考一個崗位的考生數(shù)量是非常多的:也許你運氣不好,但你能保證那么多人里面不出一個運氣好的嗎?
? ? 對于較難的情況下,受益者是高端考生。
? ? 在這種情況下,題比較難,但并非完全做不出來。
? ? 中端考生當然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但高端考生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將卷子全部做完并且還有時間解出幾道難題,而對比起這些已知差距,想要依靠運氣彌補就顯得更加困難。
? ? 在同樣簡單的情況下,分為單純的簡單和挖坑式的簡單。
? ? 單純的簡單很好理解,受益者主要由高端考生和低端考生構成。
? ? 因為簡單,很多人都會,就比誰剩下的主觀部分運氣好。
? ? 而對于高端考生來說,他們把握主觀的能力更精準。
? ? 對于挖坑式的簡單來說,受益者由高端考生構成。
? ? 因為公考挖的坑相對于高考可以說是深思熟慮,一來是挖坑經過了心理學的加工,二來是因為時間緊張,大家都需要依靠思維慣性做題。
? ? 公考中很多坑都不像是高考自己粗心主動導致的,而是精心設計看你能不能避開。
? ? 要避開,時間成本非常之大。
? ? 常見的坑,言語理解,三四個字之差用詞不嚴謹選項錯誤,資料分析,各種小坑如單位、數(shù)據(jù)對象等等。
? ? 當然,這種題做多了也會有自然反應:一旦有哪一題讓你覺得太順利了,不符合常理,你總是會忍不住再檢查一下題目。
? ? 接著聊聊高考。
? ? 文科方面,很難說難易程度有什么區(qū)別。
? ? 基本都不會相差太大,但是注意一點,地理很少時候會有正常難度,要么大家都會,要么大家都不會。
? ? 對文科分數(shù)線影響大的,其實無非數(shù)學和地理兩科,甚至還有語文作文(很難找題意的情況)。
? ? 但即便是這樣,各個層次分層十分明顯,基本上沒影響。
? ? 因為中國本就是穩(wěn)為主導的社會,社科自然也都傾向穩(wěn)定,地理數(shù)學和語文作文的分,高端考生仍然能從其他幾科拿回來。
? ? 理科方面,比起公考,可以說是更加公平。
? ? 因為理科擁有更多的填空題和應用題,對于公考而言不會的還可以猜一猜,而理科不會的就做不出來。
? ? 在選擇題方面,理科的分值遠遠重于公考。
? ? 也就是說,當你能夠穩(wěn)定拿分的時候,你的得分效益是遠高于那些靠猜的,差距一下子拉開。
? ?當然相比于文科,高端的優(yōu)勢仍然明顯,畢竟有壓軸題保底拿分 ;而對于中高端和中端人群,這部分的人群同樣無法做出壓軸題,那么在其它方面的不確定性也會加大。
? ? 所以,會壓軸題和不會壓軸題是能否穩(wěn)定得分的分水嶺。
? ? 中高端這部分人群因為不會壓軸題,所以必須在試卷特定難度——比較難,但又不至于到自己完全不會做的程度。
? ? 這個區(qū)間,才有優(yōu)勢。
? ? 綜上,大家明白一個道理:多參加考試,畢竟考試難度確實影響得分與排名,并不是對大家來說都一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