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砥礪前行?!嘘P豫章書院的看法

相信大家最近在刷b站的時候,一定被各種各樣有關豫章書院的視頻刷屏了吧。
不管是有關溫柔的視頻,還是鬼畜up主的嘲諷,還是生活區(qū)up主的看法,或多或少都看過,我也不例外。
為了不讓這件事的熱度下去,我今天也來蹭一波熱度吧!你們就當是熱度接力好了!
還有,請不要吐槽我的封面?。?/p>
正文:
講道理,我第一次接觸到豫章書院的視頻,還是在首頁推薦上看到的溫柔的視頻,當時我看到他的視頻的第一個反應是:
什么??八百多萬播放量?一個只有60多萬粉絲的up主竟然有這么高的播放量?(當時只有60多萬,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jīng)破百萬了)
也許你們會覺得有些搞笑,但這確實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認真臉)。我立即往下拉了一點
(手機版),接下來看到的還是這么高的播放量,還是這個up主。
我立馬就重視了起來,如果是一個正常的up主,發(fā)了一個視頻,就是再好看,播放量也不會有這么高,因為他的粉絲不多啊。即使上了首頁,上了推薦,也只會有這一期的播放量最高,其余的視頻播放量肯定比這個視頻低多了。如果這個up主的視頻一直做得很好的話,那為什么,他的粉絲這么少,而不是像敬漢卿、老番茄、敖廠長一樣這么多?
我立即打開視頻看了以后,真的是讓我想起一句話:男人看了會沉默,女人看了會流淚!
雖然這句話已經(jīng)被一些無量小編用爛了,但是我真是的覺得這句話非常貼切這個視頻。
關于豫章書院的始末啊,曝光的風險啊,以及子沫的事啊,還有b站上別的up主分享自己曾經(jīng)在豫章書院的經(jīng)歷。
畢竟我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也不只是志愿者,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剛剛了解的這件事。說好聽一點,叫路人,說不好聽一點,就叫看客。所以這里我就不講這些話了,就說說我的看法吧:
(PS:這里辟個謠,豫章書院前身是龍悔心理咨詢機構,現(xiàn)在叫“堂淵文”,大家不要搞混了!)
我一直以為像這種事情早就已經(jīng)沒有了,只會存在歷史中、電影中和游戲中,像第五人格中艾米麗對艾瑪不就是有電療嗎?(這個我沒跟大家講過,我會做專欄的)
這讓我立即想起了一個人,就是那個被我們稱作雷電法王的楊永信。
是的,就是被鬼畜區(qū)大佬惡搞的楊永信,他也做過類似的事情,成立了他的戒網(wǎng)癮學校,并且對所謂的“患者”進行電擊治療。
但是幸好,很快他的戒網(wǎng)癮中心在2016年已經(jīng)關閉了,結(jié)束了對孩子的傷害。
你覺得楊永信有錯嗎?
他肯定有錯,而且錯得離譜。
但是比起豫章書院呢?那真的是叫小巫見大巫。
起碼楊永信他只是一個戒網(wǎng)癮的精神科醫(yī)生,而且人家真的是一個醫(yī)生,人家真的是這方面的專家,如果不是他做了這樣一件事,恐怕他在當?shù)鼐褪且幻碛匈澴u的精神科醫(yī)生,只不過人家的理念錯了。
當然,我這里完全沒有給他洗白的意思,楊永信是真的可惡,但是我只是想把他和豫章書院的無菌包做個對比,不,是吳軍豹!
楊永信他做過專門的論文,以他的想法,就是說:網(wǎng)癮是一種病,得治!
誠然,我不贊同他的觀點。但是他的觀點畢竟有一些道理。
網(wǎng)絡確實能讓人上癮,畢竟網(wǎng)上新奇、好玩、有趣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讓人眼花繚亂,經(jīng)??粗粗蟀褧r間就過去了,還有的孩子確實癡迷網(wǎng)絡簡直成了瘋魔。
據(jù)我以前的心理老師講,有一個六年級的學生家庭條件很好,學習挺不錯的。父母常年出差,一直是外婆外公、爺爺奶奶或者叔叔阿姨帶。
有時父母回來也會和他團聚團聚,帶點禮物,后來獎勵了他一部手機,本來是給他一些甜頭嘗嘗,讓他努力學習,卻沒想到他一發(fā)不可收拾。以前每天回家本來到書桌前都是認真寫作業(yè),結(jié)果現(xiàn)在回家都是假裝寫作業(yè),實則在偷偷打游戲,偷偷看手機,家里的外公外婆也不懂這東西,也不清楚, 叔叔阿姨也不是常來,何況他們家里也有小孩要帶,也就沒太管。
后來有一次他的成績漸漸地就開始往下掉,他的老師一直想找他的父母,但是沒找到合適的機會,有一次是在考得太差了,就把父母叫來。他們回家一看,兒子哪里在寫作業(yè),分明是在打游戲!
氣得他們直接把手機摔了,這孩子一看那還得了,就跟父母吵起來了,一直鬧,父親氣得不行就打了孩子一巴掌,最終鬧的矛盾很大,這孩子的成績后來就再沒上去過。
雖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手機確實是一個極有誘惑力的東西,但是家長一丁點兒責任都沒有嗎?不,他們的責任很大,若不是他們沒有嚴加看管,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事?"
有的杠精就要說了:“他們常年出差,怎么管啊?孩子自己就不會管管自己嗎?我有個朋友家的小孩子就很乖,從來不玩游戲的?!?/p>
那我就納了悶兒了,成年人何況都不能完全抵擋住手機的誘惑,何況是個六年級的孩子?他們只知道給獎勵,給手機,卻沒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每次出差回來都是匆匆忙忙的,只給孩子帶了禮物嗎,卻沒帶給孩子關心。而且杠精說它(圈起來,這是重點,要考的?。┑囊粋€朋友家的孩子就很乖,那這難道不是父母教育的成果嗎?
話題扯遠了,我們再回到楊永信有關網(wǎng)癮的話題上來。
確實,網(wǎng)癮是一種“病”,但這種病的病因卻不單單是因為小孩子沉迷手機,更多是因為家長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引導。
楊永信他覺得這件事情賴孩子,家長也從不反思(當然,我沒有以偏概全,很多家長也自己反思過了),于是順理成章的,楊永信就成了家長的救命稻草,就把孩子連哄帶騙地送到戒網(wǎng)癮中心去。
楊永信自然是很樂意了,兩者之間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楊永信就用他的電擊療法對孩子實施“治療”,結(jié)果呢?這種方法不科學,自然是只出現(xiàn)了表象上的“聽話”。
孩子并不是變聽話了,而是裝得聽話了,畢竟即使是孩子,他也不是傻子,裝得聽話就不用遭受電擊,干嘛不“聽話”?
這種心理上的東西家長們自然是看不出來,只知道孩子好像變聽話了,這就足夠了,于是就有了口口相傳,到處推薦,越來越多的孩子遭受了這樣的折磨,留下了一生的陰影。
但是仔細想一下,這根那些家暴的家長有何區(qū)別?
充其量,楊永信就是他們手上的刀子,如果沒有這把刀子,他們赤手空拳也可以打孩子,光是一張嘴就可以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但是如果花點錢,不用自己動手,就可以讓孩子變得“聽話”,還不用自己動手,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呢,只能說,初心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對。畢竟一開始只是為了“戒網(wǎng)癮”,但是不知道后來建成中心后會不會因為高額的學費而不是為了“戒網(wǎng)癮”,。
當然了,這個我們不得而知,就不做討論了。
只不過因為他用的方法不對,所以會被人唾棄、謾罵。
我為什么花了那么大的篇幅去講我對楊永信的理解,其實是為了讓你們更好理解吳軍豹的可惡之處。
他最初建這個龍悔心里咨詢機構,恐怕就是看到楊永信的戒網(wǎng)癮學校大賺特賺,只需要嚴格要求學生,學生不停話就電擊就行了。
來錢快,操作簡單,所以就眼紅,但是自己也不是精神科教授,也沒有錢學習這個電機設備,只能假借這個名號,去創(chuàng)建一個這樣的學校。
但是他們不會電擊,怎么辦呢?
打。
這就是他們的方法,但是怎么樣才能不被抓到把柄呢?畢竟楊永信的這個電擊還是有一層“科學光環(huán)”的。
那就是以低廉的工資去召市面上的混混或者無業(yè)游民。
對于這種事情,那些人肯定是很樂意的:沒風險,雖然錢不多,但是至少吃穿沒有大問題。
如果遇到更好的公司就跳槽是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許多所謂的“教官”就這樣進了豫章書院。
他們體罰孩子、辱罵孩子,用各種各樣的酷刑虐待孩子,甚至..........對孩子進行性侵。
了解到這一條,我真是:IUJT(*&OHUJ)O&*%&*OI&T喔9一人98ysdjha%……&……&……%*……%&&………………%¥~~~(氣到開始口吐芬芳)
畢竟楊永信可能還是抱著治療的想法開的戒網(wǎng)癮中心,而這些人渣呢?
是為了錢!!!!!!
這是我不能忍的地方,這是我最厭惡的地方。
真的,我想到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救救孩子!”
我們真的是要救救孩子,真的,再遲一點就來不及了。
感謝溫柔和他的戰(zhàn)士們,你們是我為數(shù)不多發(fā)自內(nèi)心敬佩的人!!!
接下來我要將最無恥的部分,請大家準備好一個小人,還有幾根針,說一件壞事,給那個小吳軍豹插一根針?。ㄈ輯邒吒襟w)
在遭到曝光后,這些人渣絲毫沒有悔過之心,也對,一個人渣怎么會有心呢?他的心早就被金錢腐蝕得千瘡百孔了??!只有錢,才能填滿他的心,不然,呵,他就只能感到一陣空虛!!
在被迫放走了當時還在里面的八十多個學生后,他們立即就像瘋狗一樣對戰(zhàn)士們展開了報復?。?!無恥??!
首先是子沫的事,這個大家都清楚,這是令我們最痛心的一件事?。?!
還有給溫柔發(fā)威脅圖片,偽裝成受害學生混進交流群,最近甚至有人假裝溫柔在騙取錢財,企圖抹黑溫柔?。。?!
還有他們可能用錢買通了其他的網(wǎng)站,目前,這有在小破站里能看到有關豫章書院的熱搜!?。。?!這令我們既慶幸又痛心,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小破站,痛心的是我們只有小破站?。?/p>
這里我真的想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恐怕是小破站戰(zhàn)友,以及在其他的平臺,甚至路人,只要是在關注這件事,支持正義的那一方的人的真實寫照吧。
算了,我乏了,寫這些真的超影響,我真的佩服溫柔,我也現(xiàn)在能理解張純?nèi)绠敵鯇憽赌暇┐笸罋ⅰ返臅r候為什么會抑郁到自殺。我真的非常難受。
到現(xiàn)在我的心口都在痛,都在痛,仿佛那些受到虐待的孩子是我一樣。
對不起了,先生。一百年后,中國人還是沒有醒,還是那些看客,讓您失望了。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
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