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遼東名將:一生能征善戰(zhàn),最后卻被傳首九邊!
1619年,明軍在薩爾滸戰(zhàn)敗,四路總兵中,西路杜松、南路劉鋌先后陣亡,所部全軍覆滅,北路馬林在付出一萬陣亡的代價后,帶著剩下的一萬人撤回,東路李如柏沒有深入敵境,接到退軍命令后倉皇返回。這一戰(zhàn),明軍陣亡五六萬,主帥楊鎬被下獄。

然而遼東不能沒有主持大局的人,這一回朝廷的效率很高,萬歷皇帝下旨任命熊廷弼為遼東經(jīng)略,挽救遼東危局。
熊廷弼登上晚明的歷史舞臺,開始他精彩的表演。
和很多統(tǒng)兵文官一樣,熊廷弼是進士出身,但他沒有讀書人酸腐氣,愛結交武將,身體硬朗,能拉硬弓!
熊廷弼還在路上的時候,遼東已經(jīng)一片風聲鶴唳,明軍士兵一聽到女真人來了轉身就逃,開原、撫順和遼陽等地一片末日景象,城門大開,人馬爭先恐后逃跑,相互踩踏。
到了遼東后,一口熱茶還沒喝,熊廷弼就手起刀落,斬將祭旗,二話不說又干掉貪污軍費的陳倫,派出副手去沈陽打探消息,副手走到半路就不敢再往前。熊廷弼親自前往,帶著幾個親兵扛著經(jīng)略旗、敲鑼打鼓的進撫順,一路上收攏潰兵,到了撫順,祭祀陣亡將士,安撫守城士兵,回到沈陽,召集流民,疏通護城河,加固城墻。遼東明軍軍心逐漸安穩(wěn)下來,逃亡的遼民紛紛回歸。

他認為當前的形勢以穩(wěn)固現(xiàn)有的地盤為宜,不急收復收復失地,報告提交上去后,萬歷皇帝同意他的建議。
一年后,女真人來攻打沈陽,明軍斬獲女真首級三百多,自身僅傷亡七百,這是從薩爾滸之戰(zhàn)以來全所未有的勝利。
熊廷弼脾氣耿直,人緣并不好,在這一年里,詆毀他的言論很多,熊廷弼幾次氣得提交辭職報告,都被萬歷皇帝檔了回來。
然而萬歷皇帝已經(jīng)沒有時間給他更多的支持了,早在薩爾滸之戰(zhàn)前,就已經(jīng)病臥在床。1620年七月,萬歷皇帝去世,攻擊熊廷弼的言辭更加激烈,什么“獨斷專行”、“濫用刑罰”,他上書辯解,反而遭到更多人的圍攻。
剛上任的朱由校還不了解事實真相,更被東林黨人蒙蔽,沒有為熊廷弼化解明槍暗箭。
熊廷弼離開遼東,袁應泰接替。袁應泰也是文官出身,之前主要做督辦糧草的工作,并沒有多少統(tǒng)兵經(jīng)驗,對熊廷弼嚴苛治軍方略不以為然,他對手下寬仁,只要來投軍的人都收留,以致軍隊混入許多女真奸細。
結果是一場災難。1621年,努爾哈赤圍攻沈陽,袁應泰命令總兵賀世賢出城迎戰(zhàn),賀世賢中了埋伏,死于亂兵之中,眼見明軍戰(zhàn)敗,新收留的人紛紛叛變,混入明軍的女真奸細打開城門,袁應泰兵敗自刎,沈陽陷落,開原遼陽相繼失守。
消息傳到京城,天啟皇帝驚呆了。
熊廷弼再次出山,然而這一次熊廷弼不能再次力挽狂瀾,不是他不行了,是因為他手中沒有兵馬。遼東十幾萬兵馬控制在遼東巡撫王化貞手里,熊廷弼能調(diào)動的只有山海關的五千守軍。
熊廷弼主張重點防守廣寧,因為他清楚女真人的強大。

王化貞偏要進攻,他的意思要度過遼河收復失地。他派出手下干將孫得功去招降女真漢人將領李永芳,卻被李永芳收買了,暗中投降了女真人,原因很簡單,努爾哈赤開出的籌碼更大。
于是孫得功配合努爾哈赤上演了一場戲,他和女真人交戰(zhàn)一觸即潰,連夜帶軍隊到廣寧城中 ,大喊:“城破了,城破了……” 住在巡撫衙門的王化貞聽到喊聲,以為女真人已經(jīng)進城,帶著幾個親信連夜逃走。
兩天以后,努爾哈赤才大搖大擺的在走進廣寧。這時明朝在關外只剩兩座城池,寧遠和錦州,薊遼督師熊廷弼認為這兩座城已經(jīng)沒有防守的價值,就將兩座城燒毀,把糧食和老百姓遷回關內(nèi)。然而熊廷弼的這一措施并沒有得到明朝中央的支持,被錦衣衛(wèi)逮捕下獄,一年后被處死。
一代名臣卻落得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