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正親町天皇退位問題

自1087年白河天皇退位開院政開始,日本皇室就有天皇早早退位(出家)當(dāng)上皇(法皇)、住仙洞御所(吃喝PD沒人管)、開院政養(yǎng)私兵(x面武士)的慣例。
結(jié)果就是天皇往往幼年繼位,成年or壯年(大概二三十歲)就退位,然后一邊依靠“院廳”操控朝政、一邊在仙洞御所享樂,掌握大權(quán)又不受禮節(jié)約束,爽。
==========
這種現(xiàn)象到了后花園天皇之后就被打破了:1464年后花園退位開院政,三年后應(yīng)仁之亂開始,自此天下大亂。
天皇退位做上皇,涉及的上皇仙洞御所營造(每個上皇都要有自己獨享的仙洞大別野)和新皇登基大典,這些都——需要(很多)錢——天下大亂后,幕府(細(xì)川政元)表示,沒錢勿擾。
(每個上皇的仙洞御所基本都是自己獨有的:比如當(dāng)今京都的“仙洞御所”是后水尾上皇的住處,妙心寺則是花園上皇的住處,室町幕府的花之御所曾經(jīng)是崇光上皇的住處——這些仙洞御所的地塊在上皇去世后(或別的原因)一般會被朝廷(幕府)收回并重新分配(如花之御所焚毀后,原址被足利義滿征收重建))
此外,明應(yīng)之變時細(xì)川政元未經(jīng)過后土御門天皇知許就擅自廢立將軍,導(dǎo)致天皇和幕府關(guān)系惡劣,進而導(dǎo)致后土御門熬到58歲去世都無法順利退位(甚至死后都差點辦不了葬禮),也成了幾百年來第一個如此“高壽”而死在位子上的天皇。
此后的兩任天皇:后柏原和后奈良(這位就是著名的賣字天皇),連繼位大典都幾乎無法舉行,也一樣死后無法順利舉行葬禮,更不用想什么退位當(dāng)上皇住大別野了。
==========
所以,到1580年以后,正親町天皇(時年已經(jīng)60+歲,后白河后鳥羽表示什么老東西)若能夠順利退位做上皇,那就是自后花園上皇之后一百多年來的第一回——對正親町而言,能恢復(fù)祖上“退位做上皇”的慣例,能住進仙洞大別野,簡直就是可喜可賀的文藝復(fù)興。
所以,若存在所謂的“信長逼迫正親町天皇退位”,那天皇只會求之不得,表示立馬收拾鋪蓋走人。
現(xiàn)代日本沒有天皇退位做上皇的慣例。前些年平成想退位,還得卑微的懇求國民諒解,最后才給他“特事特辦”——故現(xiàn)代人沒法理解正親町迫切“想退位”的心情,反倒YY信長“要逼天皇退位”,腦補信長這是在“逼迫”or“藐視”天皇。
==========
諷刺的是,根據(jù)目前發(fā)掘的史料——是正親町天皇自己,早在天正元年之初,以及九年后的“京都御馬揃”之時,就兩次主動提出了退位要求(某公卿日記里評價此事“可喜可賀”),也就暗示信長搞快給他來一套仙洞大別野。
——但,最后信長叫停了退位這事。
某種意義上說,“不讓天皇退位”的信長,其實也是在“藐視”天皇(笑)
——當(dāng)然信長也有理由說的:這是細(xì)川政元開的(壞)頭、后面三好長慶也沒搞這一套,一百多年了都沒搞這一套,憑什么要我來恢復(fù)呢?
此外,直到1580年,信長才剛剛做到平定畿內(nèi),正親町就急哄哄的鬧著要退位要住仙洞大別野——這也太急了吧,都等一百多年了急啥呢,慢慢來嘛。
(然后信長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