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無需說破
“這是牛肉?!? “牛肉~” 三花貓說著,伸長脖子接過來。 “以前吃過嗎?” “唔……” “好吃嗎?” “唔唔……” 宋游不禁露出笑容。 自己還沒嘗到,見她吃得香,心中已先多了幾分喜悅。 正想生火,不遠處有人來。 宋游扭頭一看。 一匹矮小的黃鬃馬,比驢兒也大不了多少,被一名俠客牽著。馬兒背上馱著行囊,身后跟著一家四口,大人挎著褡褳。 過了轉角,很快就到了近前。 陳漢面露喜色,先對宋游拱手施禮: “先生,又見了?!? 宋游也拱手回了一禮。 “又見了?!? 隨即那男裝的女俠也朝他抱拳,笑著看他: “可是有緣?” “有緣?!? “先生該不是怕前路山賊,特意在此地等我們吧?” “路上耽擱了?!? “在造飯?” “是?!? “我們大約也該造飯了,可方便一起搭個伙?省些建灶埋鍋尋柴的功夫?!? “自然。” “我看你吃什么……” 女子湊過去,往芭蕉葉上一看,一眼就認出了那是牛肉,隨即哦呀一聲,很驚奇的看向宋游: “你一個道士吃牛肉?” “道法自然,順心而為?!? “……” 女子只見他滿面淡然,語氣從容,毫無羞愧窘迫之心,好似他不是道士,或是吃的不是牛肉一樣,她不禁樂了一下,倒也不多說。 而她也不白搭伙。 只見她回身從馬背上的被袋里掏了一下,竟也掏出一個被層層芭蕉葉包裹得嚴實的物件來。 看樣子竟比宋游的還要大些。 宋游看她,她看宋游。 互相心中想法都很了然。 女子開口問道:“你割了幾斤?” “將近兩斤,不如你多?!? “我也兩斤,一樣多的?!? 女子解開稻草,拆開重重蕉葉:“只是我怕半路漏了,請那老板多給我用了兩片葉子來包?!? “足下細心?!? “你做還是我做?” “實不相瞞?!彼斡温曇粢琅f不疾不徐,“在下于此一道頗有心得?!? “那我燒火!” 女子性子比他急,毫不拖泥帶水,一口拒絕了陳氏夫婦幫忙的請求,便掏出火石火絨,四下看了看,又去找了些蘆葦穗、干葉子來,就蹲下來縮在宋游搭的小灶前,開始生起了火。 宋游仔細看她打著火石。 “啪、啪、啪……” 有火星迸濺出來,落入火絨中。 三花貓也湊近了仔細看。 那女子余光一瞥,不由笑了:“伱們看什么?還怕我點不燃火不成?” 三花貓依舊看,宋游也不語。 這確實是這年頭常見的生火辦法不假,但他也確實很少見到人這么生火。無論是在道觀中時,還是行于荒野之中,亦或是在逸都租住,他都從來沒有用過火石生火,倒是偶爾見別人用過一兩次。 現(xiàn)在看來,還是覺得有意思。 點火像燒火一樣,其中自有趣味。 “呼……” 女子已點燃了火,小心扶大。 扭頭看這一人一貓,心中疑惑。 “怎么還看?” 只見貓兒扭頭就走,跑去路邊玩去了。 道人也收回目光,開始準備午飯。 炊煙升起,直入青云。 肉香彌漫,引人生津。 一群人圍著灶,一手用筷子夾著牛肉吃,一手拿著陳氏夫婦帶的饅頭啃著。 女子是江湖人,向來放得開,加上自己又出了肉又干了活,沒什么顧忌的,此時是既不管禮儀也不顧形象,只大口吃肉。 陳漢一家起先還有些拘束,畢竟只出了饅頭,人家先生和女俠本就有恩于自己,現(xiàn)在還得為自己一家做飯,實在過意不去。奈何宋游做飯的手藝實在領先這個時代,美食當前,約束也少了幾分。 宋游的手藝還真沒話講。 別說這個時代,就是前世,調料如此多樣,食材豐富易得,信息交流又如此方便,全國各地做飯的水平仍舊參差不齊,不乏美食洼地。 大家都不愿承認自己省份做的飯不好,但大多又都認可某些省的人就是更會做飯。 更不要說這個年代了。 宋游甚至花了不少錢買了香料,這年頭主要還是富人才會經常用到香料烹飪,平民百姓連鹽都得省著用,哪有這么講究? “嗝~” 女子把湯喝得干凈,陳氏夫婦則連忙上前來,主動把鍋擦洗了。 “一起走吧?” 女子斜著眼睛瞥著宋游:“本來就認識,現(xiàn)在飯也吃了,又順路,要是不一起走,等下路上一次次的碰上,難道一次次的打招呼?” “有理?!? 宋游便也點頭答應下來。 再度上路時,一人成六人。 陳氏夫婦帶了兒女回鄉(xiāng)見老人,小孩腳力不好,走得要比原先慢得多。 那女子性格也很跳脫。 剛剛相識,短短相處,見著還有幾分沉穩(wěn),同行走得久了,也許是憋不住了,便露出了頑皮多動的性子來—— 時而跑去與三花貓說話,時而上下打量宋游的馬,時而去逗陳家的小孩,時而騎上她的馬趴著發(fā)呆,時而跳上路邊巨石遠眺前路,時而獨自落到后面抽刀砍草玩,等陳家小孩累了,便抱一個坐到她的馬上去,也是個好心人。 從她身上宋游看到了江湖人可愛的一面。 這年頭百姓活得苦,女孩早嫁,男孩早早當家,大家都透出一副被生活重擔壓垮了的成熟,這般性格也許就只在江湖中才找得見了。 還得是這個世界的江湖才行。 下午又遇上了一次山賊。 女子是個講究有擔當?shù)慕耍凶呓鼋?,自然不能退縮,立馬便搶在前頭,上前去交涉。 這個過程在宋游看來實在有趣—— 見面先拱手,道聲辛苦,放低身段,自報家門,如此才是江湖。 那些賊人也不能任她上前搭話,要動些手腳、言語考教,而在江湖人看來,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規(guī)矩,所以并不覺得是冒犯或挑釁。 待你全都一一應付過來了,便說明你確實是同類人,也說明你確實有本事與他們平等對話,這才有商量的可能。 此時時節(jié)也特殊。 柳江大會近在眼前,安清與此不足百里,不知多少江湖人匯集過來。 放在往常,即使是名門大派的江湖人,這些山匪賊人也不見得會輕易放走。既然單槍匹馬,多少也得留點什么。然而這個時候,名門大派的傳人難道有哪個是獨自來這里參會的嗎?不給足了臉面,不說烏壓壓涌來一群人討說法,怕是其他江湖人聽了,也要來湊個熱鬧。 至少今天遇到的這伙山賊是聰明的。 只是女子也不是獨自一人。 只聽賊首指著后邊問:“那群人又是何人?此地油水本就不多,女俠從我等山前經過也就罷了,難道還要帶幾個人走嗎?” “那是我的叔父叔母,侄兒侄女,至于那道人,嘿,清苦得很,你們與他較什么勁?” “當真?” “我西山派來柳江參會,師門長輩與師兄弟都去了安清,要不是有親人要接,我一個人去那鳥不拉屎的凌波縣搞什么?” “西山派在逸州,你叔父叔母怎跑到這里來了。” “都是苦命人,還不是找條活路?”女子看了一眼這群山賊,又拱手嘆氣道,“就是眾位好漢,要不是山下沒有活路,又怎會跑到山上去?” 這話真假暫且不論,可真是說到山賊們心里去了。 落草為寇,哪有那么瀟灑? 剪道劫財,少不得還得沾點血光,罪孽日深,晚上又豈是那么好睡的?官兵每年一來,每回都要割掉一茬,誰又知曉今年不會輪到自己頭上? 眾人一時面面相覷,還是拱了手。 “女俠還請走好……” “謝字不多提,后會有期!” 女子也與他們拱手,這才又折回來,帶眾人通行。 宋游緩緩經過,只是若有所思。 女子所言真真假假,依舊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也是透出這年頭生活的無奈。而她一言一行,看似照搬江湖禮節(jié),一板一眼,細細想來,無論是起初給予的尊重還是后來無意間透出師門的威懾,或是最后的交心感慨,互相組合起來,才有了這最簡單的過關的法子。 若是動武,少不得麻煩與血腥。 怕是輸贏也不好說。 “這位女俠。” “嗯?叫我?” “還能有誰?” “嘿!不稱足下了?” “你好像更喜歡女俠。” “你怎么曉得?” “看出來的?!? “怎么看出來的?” “表情,語氣?!? “你這人……” 女子聽出這是自己昨晚與他說過的話,便咧嘴笑了,隨即問道: “叫我什么事?” “想從女俠口中聽聽這江湖。” “你聽江湖干什么?” “既是游歷天下,又怎能錯過江湖?!? “倒也有道理。”女子點點頭,算是認可,又笑道,“不過這可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完的?!? “到安清恐怕得明晚了?!? “十文錢?!? “嘩啦……” 宋游從懷里掏出一小把錢,數(shù)出十文。 女子一把接過,這便開說。 宋游則安靜聽著,自行在腦中整理。 江湖在古書中是個很大的概念,與“有限”這個詞相對,意味著所有、無限。 后來的江湖則是佛教傳入東土之后,佛門僧人有傳道和交流的需求,常在三江兩湖之地行走,稱之為走江湖。 再到后來這個概念被引申,被放大,逐漸不再屬于佛門僧人,而屬于全天下。這時的它已經成了一個與“廟堂”、“官府”相對的詞,雖不如古書中的江湖大,但也是一個很大的詞了。 僧侶道人是江湖,客商背夫也是江湖。 山賊土匪是江湖,城中渾人也是江湖。 民間幫派是江湖,漕鹽貨運也是江湖。 就連山間隱士都算江湖。 江湖是世間百態(tài),人情冷暖,各大幫派、打打殺殺只占其中極少的一部分。 要說江湖勢力,也是百花齊放。 只是大多并不是像武俠小說一樣,全都是練武教武的,好似存在的目的與延續(xù)的方式就是教出打殺好手。武藝是幫助吃飯的工具之一,但武藝并不能直接當飯吃,這些勢力建立的目的主要還是掙錢,或幫助自己更好的掙錢。 有鏢局這類主要靠走鏢生活的。 有漕幫鹽幫這種起初主要由力工水手走私商人為了保障自身利益自發(fā)成立的秘密結社。 有地方幫派,各有掙錢的方法。 有通過信仰建立起來的,如一些不學法術學武術或者一樣學一點的道觀寺廟,一些打著某些神靈旗號甚至根本就是非法宗教成立的教派。 也有主要以武藝為主,靠招收弟子傳授武藝掙錢的武館山門。 有些王侯將相出于不同目的,也會養(yǎng)些江湖門派,甚至還有些江湖門派從血統(tǒng)上就不正,有著西域人或塞北人的影子。 只是江湖險惡,律法不周,還有妖鬼,要想行走江湖,除了懂規(guī)矩,也需要一些武藝來當自己的本錢。 西山派位于逸州,山門距離逸都三百里,在雪山腳下,依托著近幾百年來逸州繁榮的經濟和文化逐漸壯大,算是江湖上的一大派。據這女子說是江湖上最大的幾個勢力之一,弟子都以武藝聞名于江湖。 不過行走江湖,如無必要,也很少有人動刀殺人。 能講道理還是講道理。 就好比這些山賊,用女子的話來說,天下山賊多是為非作惡之徒,要算起來,不乏死有余辜之人??扇嗣吘勾笥谔?,這么大的一個朝廷判人死刑尚且要上報中央,再由天子親定,把殺人這件事的罪孽分成了許多份,大家平攤,才好心安,尋常誰又愿意輕易害了人命去呢? 而尋常出來跑江湖的,哪個不苦哪個不難,說不得還有家兒老小,一些口角沖突就害了人家性命,那孽可造得不輕。 這算是這年頭江湖人中普遍的想法。 宋游一邊聽一邊沉思。 不談對錯好壞,僅是這個時代江湖人普遍的想法理念這一點,便多少也是時代的一角了,已然夠他品悟與收獲。 次日下午,抵達古渡。 就是宋游之前下船的地方。 陳漢恭恭敬敬對宋游和女子說:“這一路多謝二位恩人相助,此去安清還有幾十里山路,走水路不見得更快當,倒是要舒服許多,不如二位恩人便與我們一同走水路上去,在安清渡口下,我們夫婦出點船錢,雖然不多,也算報答?!? 女子抬眼瞄了眼宋游: “你怎么選?” “多謝陳公好意,不過在下本就是由水路而來,再往安清去,應走陸路才是?!彼斡喂笆只氐?。 “和我想的一樣!” 女子笑著對陳漢抱拳:“客氣話就別說了,山高路遠,江湖再見,就此別過,就是哪天我要是落魄了,路過你家門口,招待一頓就是。” “此情小人永記不忘?!? 陳漢說著又對他們施了大禮。 “快走快走……” 女子倒沒有攔他行禮,而是坦然受之,只連連擺手,催他快走。 “此去安清還有幾十里山路,慢悠悠的走,就算能到,恐怕也已經進不了城了。”女子對宋游說,“要是騎馬跑一程,倒是能進城,只是可惜了這臨近安清的一路風景,閣下又怎么選?” “在下是出來游歷的,想多看看風景。” “明智的選擇?!? 女子便當先牽馬往前走了:“聽我?guī)煾刚f,從凌波往安清,快到安清的這最后一截,有十里畫廊之稱,早晚風景各有千秋。況且如今大量江湖人士涌入安清,就算安清經常有游人來,客棧旅店也多,還是經不住這么多人,恐怕城外的破廟都擠滿了,進了城也沒有住處?!? “有理?!? 宋游小聲回答。 聽這女子這樣正經的說話,包括昨日她與山賊交涉時,其實他腦海里浮現(xiàn)出的都是她這一路舞刀將草斬首的樣子。 卻不料這女子忽然回頭。 宋游不驚,淡淡看她。 “而且……” 女子又將目光瞄向了他的馬:“你該不會騎不來馬吧?” “會騎,只是騎得不好?!? “那你不安馬鞍?” “我喜歡走路?!? “可能……” 兩道身影一邊說話,一邊走遠。 這路時而在山頂,時而在山底,時而在大山腰間,馬鈴聲叮叮當當,數(shù)十里山路盡在腳下。 三花貓卻好似聽不見他們的聲音一樣,自顧自的跑著,不是去江邊看底下的魚,就是到懸崖邊上看下邊有多高,她有自己的事要忙,只是來來回回都在宋游的前后,不曾離遠了。 黃昏天光下的十里畫廊果然美麗,如頂尖的丹青大師筆下的風景、水墨暈開一樣,又有天光加持,映在江中,美得很靜謐。 剛好走到一半,天就黑了。 如此正好,今日看一半黃昏,明日還能再看一半侵晨。 此處有一亭子,名為燕仙亭。 亭子左邊有一石雕的燕子雕像,前面還有一石槽,里頭裝有泥土,竟是也插滿了殘香。 想來又是當?shù)孛癖姼屑つ衬逞嘞尚藿ǖ摹? 兩人在亭子中停下,點起篝火,取出小鍋燒了一鍋開水,就著饅頭餅子吃了頓晚飯,便各自取出被墊,在火堆左右躺下。 一睜眼便是明月星辰。 女子比他先躺好,也比他先說話:“明日一早,就到安清了。” “是?!? “和你相遇也算緣分,相處也算有趣,江湖中人,相逢就是相識,到了安清縣,你要有空閑,可來尋我。雖然我現(xiàn)在也不知道我們住哪。不過柳江大會開了之后,你定是可以尋到我們西山派的位置的。我們西山派雖不比有些幫派那么富裕,但也能管你一頓好飯?!? “好?!? 宋游答應下來。 這女子是個隨性好動的性格,和這樣的人相處沒有負擔,而且她也有趣,遇事不論大小都不往后縮,這兩日和她同行倒也輕松。 篝火噼啪響,傳來令人舒適的溫度,三花貓在他毛毯里鉆,弄得癢酥酥。 宋游漸漸閉上了眼睛。 就連兩匹馬都在外邊睡了。 只是黃鬃馬是站著睡的,棗紅馬則是臥著睡的,說明它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也很有安全感。 月落江橫,數(shù)峰天遠。 晚上有些動靜,是那女子起來加了柴,半夜降溫又起了霧,只讓貓在宋游懷里貼得更緊了些,也是互相溫暖。 …… 次日清早,遠處數(shù)聲啼鳥。 貓兒似乎受到了引誘,開始在裹得緊緊的毛毯里匍匐前進,要去外面查探一番。 這也將宋游鬧醒了。 一掀開毯子,三花貓陡然跳出,那叫一個精神抖擻,快跑幾步出了亭子,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樹上看。 那女子早醒了,盤坐一旁,腿上橫刀。 中間的火堆早已燃盡熄滅。 宋游不由坐起來,打了聲招呼: “足下醒得早?!? “太冷了,睡不著?!迸愚D頭瞥了他一眼,“你倒是睡得挺好?!? “多虧足下半夜添柴?!? “添不添柴也只是一邊冷暖……”女子瞄著宋游的毛氈毛毯,“看不出你這道士還挺有錢?!? “有緣人送的?!? “那你認識的有緣人還不少?!? “見笑。” “去江邊洗把臉吧,清醒一下。”女子站了起來,“我重新生個火,燒點熱水,等你洗完臉回來,吃個熱和的飯,咱們就該走了。” “那便多謝。” 宋游知道她是個不喜歡扭捏的人,也不多說什么,便往江邊走去。 順便還帶上了水囊。 倒是三花貓一直被樹上鳴叫的鳥兒吸引,沒有跟著他去,而是站在原地,仰頭盯著看個不停。 “怎么?想把它弄下來?” 女子的聲音傳來。 三花貓頓時低下頭,疑惑的看向她。 “我也喜歡打鳥?!? 只見那女子從被袋里一掏,竟掏出一個彈弓,在她面前炫耀似的晃悠一圈:“可惜你不會用……” 果真是炫耀—— 晃了一圈她又收了回去。 三花貓將頭一偏,更疑惑了。 隨即女子開始生火。 鳥兒還在叫個不停。 三花貓?zhí)ь^看鳥,低頭看人,似是心下糾結,終究還是舍棄了這鳥,跑到了女子身邊來,看她點火。 可清早霧重,干柴與引火之物都有些濕潤,光靠火絨一時很難點燃。 “啪、啪、啪……” 女俠點了又點,火石打個不停。 “錘子哦……” 女子隨口嘀咕一聲,余光一瞥,見這貓蹲在自己旁邊,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點火,脖子伸得老長,就差沒鉆進去看了。 好像她點不燃火很好看一樣。 “不去看你的鳥了?” 女子笑了聲,便又繼續(xù)做無用功。 三花貓扭頭看著她,看了好一會兒,面露思索之色,隨即忽的上前兩步,湊近木柴: “呼……” 一口明黃火焰吐出。 火焰持續(xù)不久,也有半個彈指的樣子,點不燃木柴,卻是迅速烤干了引火之物,將其點燃。 女子大驚。 “鋮!” 只見她睜大雙眼,瞬間起身,刀出半鞘,警惕的盯著這只三花貓。 三花貓則退回原地,歪頭盯著她。 再看一看火,又看回她。 那眼神也像是炫耀。 “嗤……” 女子長刀慢慢回鞘,也坐回原地。 像是想起了什么,她眼中光澤閃爍,思考幾番,還是屈身去將火扶大,瞄了幾眼這貓,便繼續(xù)烤火,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等宋游回來,火已燒得很旺了。 女子什么也沒說,只拿出饅頭,吃了早飯,隨后兩人便繼續(xù)啟程,一如之前。 十里畫廊,還剩半里。 黃昏時天光黯淡,風景靜謐,早晨又是晨霧繚繞,清新出塵,如同仙境,都是畫中也難以見到的美景。 山間穿梭不久,前方逐漸出現(xiàn)一座小城。 沒到城口,先見到了石碑。 “安清縣界……” 宋游念出石碑上的字。 隨即兩人往城門口走去。 門口有官差盤查。 宋游出示度牒,女子也有路引。 好歹是名門大派,即使為朝廷所不喜,終究有些渠道。尋常行走江湖也就罷了,此次出來參加柳江大會,若是沒有路引,還是多有不便。 進了城門,果然滿是提刀帶劍之人,與那古樸的屋檐瓦角一襯,這座小城立馬便盛滿了江湖氣。 “閣下……” 宋游聽見女子的聲音,連忙轉身。 只見這女子對他說:“路終有盡時,伱我也該就此分道了?!? “自然。” “臨別之時,我有一問,憋在心里,也難受得很。”女子皺了皺眉,看起來倒確實是個耐不住好奇的性子,“不知閣下可否解答?” “女俠請問?!? “你先前在凌波講的故事,金陽道上遇見那位貓兒神……”女子瞄了眼三花貓,“該不會也是只三花貓吧?” “是。” “問完了?!? “足下可還有疑問?” “沒了?!迸又噶酥缸笥遥拔易哌@邊,你走那邊,我去尋師門,你也去尋住處吧,愿你好運?!? “有緣再會?!? “江湖見。” 兩人互相行禮,就此分開,倒也灑脫。 街道很窄,人來人往。 — —《我本無意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