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名將:他的死讓人意難平,兩大原因注定其結局
要說古代武將之死,哪一個最是讓人意難平?首推岳飛。朱仙鎮(zhèn)大捷意氣風發(fā),劍指黃龍府,卻被一十三道金牌召回京都,以莫須有的罪名屈死風波亭,千古奇冤。岳飛之死,親者痛,仇者快,消息傳到金國,金國大臣為此酌酒慶賀。

編輯
岳飛之死,蓋源于兩點。
第一,功高震主,且與皇帝想法相悖。南宋初年,內外交困。內部民亂四起,流寇橫行,一地雞毛。有史料記載的農民起義就有江西的王宗石起義,20萬人;福建范汝為起義,數萬人;鐘相、楊么起義,鬧了五六年,岳飛親自上陣,才被平定。

編輯
外部,金國占領中原之后,迅速腐化,再加上被岳飛數次教育做人,也不想再打下去了。所以,此時宋高宗趙構首要任務就是安內,先保住自己的小朝廷。而岳飛,一直想著北伐,收復中原,皇帝都不想打了,你作為一個大臣還這么起勁?皇帝會怎么想?
第二,岳飛犯了高宗趙構的忌。有宋一朝武將地位極低,越是能打越是受猜忌。大將軍狄青以武將之身領樞密院,照樣被文官集體排擠。岳飛,收復故土,三度北伐,打下“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美譽。

編輯
這樣一員猛將,天天喊著直搗黃龍府,迎回徽欽二帝。真的迎回來了,怎么處理?你讓趙構怎么辦?太上皇宋徽宗年老心不老,欽宗也是正當年,最重要的是趙構沒兒子啊。此時的情景,跟后世大明堡宗朱祁鎮(zhèn)還朝之后,景泰帝的遭遇何其相似?景泰帝為什么被所有人放棄,不就是因為沒兒子嗎?趙構也沒兒子,欽宗可是有兒子啊,有些人會不會有些想法?

編輯
所以,此時的岳飛,已經成了高宗趙構心里的一個刺,既妨礙了自己的議和,又可能會威脅自己的地位。況且金國同意議和的前提就是除掉岳飛,高宗趙構就順水推舟,指使秦檜,制造了風波亭慘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