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解析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清單思維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家庭教育無法脫離生活而單一存在。很多家長的孩子在初中階段成長過程中,擔心孩子在學校難以培養(yǎng)必要的品德和能力,學業(yè)的壓力和叛逆期的波動,很容易影響未來的走向。如何發(fā)揮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對孩子有所助益,本文將為你簡要介紹一下清單式思維的管理方式。
家長要有清晰的教育思路,不能完全依賴學校。家庭教育往往解決的不是學習上的問題,但對學習影響更大。包含了品德、習慣、能力多個方面。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融入生活中。
一,明確的目標
清單式思維方式非常好理解,通俗的說,就是把對孩子的培養(yǎng)目標清單化做好排序,比如學業(yè)、生活習慣、身心健康、性格、品德修養(yǎng)等。這個目標并非家長一廂情愿的制定,需要和孩子一起來溝通。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努力的目標是什么?如何獲得家長的認可和支持?這樣在生活中,家長的一些引導就變得有章可循,也更易讓孩子接受。
二,計劃要具體
制定具體的培養(yǎng)計劃是清單式思維的第二步,家長需要因材施教,利用孩子的學習習慣、空閑時間和其他資源做到有效的結合。每一種能力或優(yōu)點的培養(yǎng)都需要階段性的循序漸進,讓孩子的發(fā)展和目標同步是很關鍵的,這需要家長點點滴滴的澆灌。
三,習慣成自然
目標計劃有了,家長要時常督促和關注孩子的學習生活表現(xiàn),特別是初中生性格、思維邁向成熟的關鍵期,很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習氣。家長要根據(jù)孩子表現(xiàn)和反饋及時給予修正,切忌放任自流。
總之在形成習慣的前期,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經(jīng)歷。只有把正確的家教理念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才能真正影響改變孩子。家長自身的提升是基礎,有良好意識但不注重學習實踐等于空談。此外,家長不能忽視親子感情的溝通,比如和孩子多親近自然、戶外運動、看電影等,盡量圍繞孩子的興趣點,讓其樂于接受的同時有效實施教育計劃。
初中生家庭教育中,清單思維只是一個方向性的參考,真正去規(guī)劃去做才是關鍵。家長要避免因為瑣碎忙碌的工作中途放棄,需要不斷堅持和總結,適應孩子不斷成長的需要。
如果你對家庭教育指導學習感興趣,可關注公眾號小馬職考,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