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湖南大學(xué)】中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 柳肅(全74講)

2023-02-22 14:10 作者:焦墻臥  | 我要投稿

中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下)


二、中國古代建筑的各種類型

4 壇廟建筑

4.3 祠、廟

② 文廟中孔子的形象及祭祀特殊情況介紹

孔子自從封王之后,從而導(dǎo)致了文廟里祭祀孔子的塑像產(chǎn)生了一個特別的做法,經(jīng)常是給孔子穿上了帝王的服裝。而有的地方則認為孔子是一個學(xué)者,因此做的是布衣學(xué)者的形象,兩種不同的類型表達了其不同的觀念。

此外有的地方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做法給孔子做的是一個牌位。


文廟里面的祭祀還有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也即“配祀”,也叫“從祀”,即祭祀孔子的時候還要有一些與孔子相關(guān)的人物來作為配祀。

配祀:為了表達對儒家思想的繼承,除了對孔子祭祀以外還要有“配祀”和“從祀”,即所謂“四配”、“十二哲”、“鄉(xiāng)賢”、“名宦”等。具體介紹時間:

?
4.1.4 孔廟和文廟(中) P40 - 02:48
?

四配:從祀四個儒家最著名的弟子和繼承人,分別是顏淵、子思、曾參、孟軻

十二哲:從祀十二個儒家著名的弟子和繼承人,人物略

鄉(xiāng)賢:從祀那些生于本鄉(xiāng)本土而德業(yè)學(xué)行可為鄉(xiāng)人楷模的先賢,以此激勵鄉(xiāng)人追踵其后

名宦:從祀那些在本鄉(xiāng)本土做出政績并惠澤于民的官員

文廟中的祭祀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除了在“大成殿”中祭祀孔子之外,還在大成殿后面的“崇圣祠”里祭祀孔子的父母。有的文廟里則將“崇圣祠”替換成“啟圣祠”用來祭祀孔子的五代先祖。以此表達了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個“孝”道,體現(xiàn)了一種家族的傳承,由國到家,從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③ 文廟建筑規(guī)格體現(xiàn)及五岳廟

如前所述,文廟的建筑由于孔子的地位之高而享受國家級的待遇,他的祭祀也是一種皇家的祭祀?;实廴绶驳搅松綎|,必要親自去祭拜孔子。

曲阜孔廟龍柱介紹時間:

?
4.1.5 孔廟和文廟(下) P41 - 01:33
?

曲阜孔廟龍柱的這一做法影響至深,以致于各地的文廟中都效仿做龍柱,甚至于發(fā)展到各地的“關(guān)帝廟/武廟”也開始做龍柱,而其他宮殿建筑反而沒有龍柱。

山西平遙文廟九龍壁:九龍壁一般只出現(xiàn)在王府前面,這里的做法也是為了象征它是最高等級的建筑。

五岳廟即祭祀五岳的建筑,岳廟的祭祀并不是一種宗教的祭祀而是皇家的祭祀,是一種政治上的祭祀,因此建筑的規(guī)格也等同于皇家建筑。中國古代的傳說東南西北中五方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大神掌管,皇帝要使國家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就要去求得五方大帝的保佑。五方的大帝都需要祭拜,這一祭祀要么皇帝親臨祭拜,要么委派朝廷大臣代為祭拜。

中岳嵩山下的岳廟大殿:重檐廡殿頂,黃色琉璃瓦,九開間,前有丹墀

湖南衡山南岳大廟大殿:重檐歇山頂,黃色琉璃瓦,九開間,前有丹墀


五大岳廟的祭祀還有政治上的含義,它是天下統(tǒng)一的象征。宋朝以后,北方有遼金西夏等少數(shù)民族的政權(quán),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南下爭奪生存空間,至南宋滅亡。在這個過程中間五大岳廟已經(jīng)丟掉了四岳,只剩了南岳,因此自宋以后南岳就開始大發(fā)展,皇帝只拜南岳,南岳就因此成為了南方的祭祀和宗教文化的中心,也逐漸成為了文化政治經(jīng)濟的中心。而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金)認為其占領(lǐng)的土地上五岳還差一座南岳,因此在中岳廟偏南的位置上設(shè)立了一座小的岳廟,以表統(tǒng)一天下的決心。

南大岳廟的平面圖介紹時間:

?
4.1.5 孔廟和文廟(下) P41 - 11:51
?

內(nèi)容摘要:南岳大廟祭祀的是南方之神,因為南方在五行上屬火,因此祭祀的是火神祝融。

由于南宋政權(quán)的南下,南岳祭祀成了皇家祭祀的中心,許多其他的宗教都陸續(xù)向這一中心靠攏,自明朝起,佛教、道教都依附于南岳廟發(fā)展起來,到了清朝初年,就形成了東邊八個道觀,西邊八個佛寺的局面。而岳廟本身是皇家的祭祀而非宗教的祭祀,既不屬于道也不屬于佛,是一種政治上的祭祀。




5 陵墓建筑

5.1 概述

陵墓作為一種建筑,尤其是皇家陵墓、貴族陵墓有著其特殊性。陵墓的下面要建一個地宮,即所謂的地下宮殿,所以在這個地宮的建造方式下就發(fā)展了中國古代的磚石拱券技術(shù)。(讀音:拱券[xuan4])

古代建筑無非就是兩種方式來構(gòu)造空間,一種就是“梁柱式”,以柱子撐起橫梁架出一個空間。另一種就是“拱結(jié)構(gòu)”,利用磚和石拱處一個空間。中國古代建筑雖然是以木結(jié)構(gòu)為主的,但在陰暗潮濕的地下使用木材維持不久,所以采用磚石來筑造地宮。磚石最擅長的就是做“拱券結(jié)構(gòu)”,因此在陵墓中發(fā)展了中國最早的最發(fā)達的“拱券技術(shù)”。

陵墓是一個地宮,而這個地宮里面本身是很特別的。首先是一個長長的墓道下去,下到地底下后是一道巨大的石門,打開石門后里面是一個地宮,地宮里面有棺床,棺床上面放著棺材。

陵墓的建造往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一般皇帝是在建立國家之初或繼位之初就要開始給自己建陵墓了,為此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人力物力。

為什么陵墓要花費這么多精力來建造?這源于中國古人一個特殊的觀念,相信人死后會在彼岸的世界上繼續(xù)生活,而在陰間生活得好不好都取決于埋葬得好不好。這種觀念導(dǎo)致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厚葬”風俗,甚至于愈演愈烈,如文學(xué)作品中所見的,盡管家道破落了也要傾其所有來厚葬死去的老人,例如《天仙配》中董永“賣身葬父”。

天下陵墓,其中最豪華的、規(guī)模最大的是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詳解時間:

?
4.2.1 陵墓建筑 概述 P42 - 07:10
?

內(nèi)容摘要:目前我國被挖掘開的帝王陵墓只有三座,一個是國家正式挖的萬歷皇帝的北京十三陵定陵,但后續(xù)證明了對其還沒有成熟的保護技術(shù),于是自此禁止開挖一切皇帝陵墓。

另兩座陵墓是民國軍閥孫殿英帶著軍隊盜墓開挖的乾隆皇帝的裕陵以及慈禧太后的慈安陵。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秦始皇陵有過簡略的記載,介紹時間:

?
4.2.1 陵墓建筑 概述 P42 - 09:51
?

內(nèi)容摘要:

秦始皇兵馬俑:這僅是秦始皇陵旁邊的一個隨葬坑,距離陵墓還有一定的距離,光是一個兵馬俑其燒制工藝都十分困難,可見古人“視死如視生”的觀念。

政哥大搞“形象工程”介紹時間:

?
4.2.1 陵墓建筑 概述 P42 - 13:59
?



5.2 陵墓的構(gòu)造形式


① 陵墓的地下部分

陵墓的構(gòu)造在地下部分是之前所說的“拱券結(jié)構(gòu)”。

進入地宮的墓道,其兩邊的墻壁一般還有圖畫裝飾。

上圖壁畫詳解時間:

?
4.2.2 構(gòu)造形式 P43 - 03:15
?

如果是合葬的情況,陵墓是可以打開的,如定陵就是這種情況,棺床之上有六口棺材。

唐朝的陵墓有個特點就是以山為陵,借一座山將其內(nèi)部挖空后用做地宮,山體就作為陵墓,而其他朝代諸如秦漢都是在平地上往下挖,在底下做地宮然后再埋起來。

唐武則天乾陵選址特點介紹時間:

?
4.2.2 構(gòu)造形式 P43 - 07:27
?


② 陵墓的神道(也屬于地上部分)

陵墓的前面有一條“神道”。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乾陵”前的神道長達五公里,是中國古代陵墓中最長的一條神道。

神道:祭祀?yún)萃稣叩拈L長的道路。一般是一個皇帝一座陵墓對應(yīng)一條神道,路口一個牌樓,兩邊樹立著“石人石馬”。

明朝十三陵的“神道”則比較特別,因為有十三個皇帝葬在同一個區(qū)域里,因此共用一條主神道。

之前講過,華表就是皇帝的象征,僅出現(xiàn)在皇帝的宮殿和陵墓前。

漢朝霍去病墓石雕“馬踏匈奴”:為霍去病墓神道上的“石人石馬”之一,因霍去病對漢朝的貢獻,因此皇帝給予其比肩皇陵的埋葬待遇

南朝陵墓辟邪:“石人石馬”,不管是動物還是人物在建筑學(xué)上都稱作“石像生

宋朝是一個在政治軍事上弱小的朝代,因此在宮殿建筑和陵墓建筑上都沒有唐朝和以前的那種雄偉的氣魄了,比較秀麗。

宋朝的陵墓中還有外國人(印度人)的形象,體現(xiàn)了國外使臣前來進貢的歷史


③ 陵墓的地上部分

陵墓的地上建筑也是陵墓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明朝長陵: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的陵墓。它的祭殿“棱恩殿”也是中國現(xiàn)存的三座體量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筑之一,另兩座是北京故宮太和殿和北京太廟

上圖詳解時間:

?
4.2.2 構(gòu)造形式 P43 - 17:15
?

內(nèi)容摘要:陵墓的地上建筑往往主要由祭殿、拜殿山門、神道組成。

通過神道走入山門,接著就是拜殿、祭殿,而祭殿后面往往有一個方形城臺,上面建一個“方城明樓”,方城明樓里面往往是一座巨大的碑,記載了皇帝生前的功績,而“方城明樓”的下面往往就是陵墓地宮的入口。

上圖:方城明樓

明朝長陵棱恩殿:是長陵的祭殿(祭祀大殿),為重檐廡殿頂,黃色琉璃瓦,九開間,漢白玉臺階


關(guān)外三陵:開創(chuàng)滿清皇室基業(yè)的祖先陵墓,位于沈陽。

關(guān)外三陵的東陵具體介紹時間:

?
4.2.2 構(gòu)造形式 P43 - 19:54
?

清朝慈禧慈安陵介紹時間:

?
4.2.2 構(gòu)造形式 P43 - 20:31
?

內(nèi)容概要:并列的兩座陵墓,東邊是太后慈安,西邊是太后慈禧,生前慈安太后地位略高于慈禧太后,二人的陵墓建筑規(guī)格大小及材料使用都相同,但自慈安太后死后,慈禧不再收斂,開始對自己的陵墓重做裝飾。

地方官吏和貴族的陵墓各有地域特色,具體介紹時間:

?
4.2.2 構(gòu)造形式 P43 - 22:12
?




6 宗教建筑

6.1 概述

中國古代本來是沒有宗教的,東漢明帝時佛教傳入,后來又產(chǎn)生了道教。道教是在佛教傳進來以后國人學(xué)著佛教的樣子創(chuàng)立出的宗教,今天的道教將春秋戰(zhàn)國的老子奉為教祖是錯誤的,因為老子創(chuàng)立的并不是道教而是道家哲學(xué),只是因為道教把老子的學(xué)說拿過來作為了道教的教義所以才奉老子為教祖。

佛教傳入以前中國只有傳統(tǒng)的祭祀,祭祀天地日月山川、著名人物、祖宗。以及一般的迷信,而這些都不是宗教,因為既無教義也無宗教組織,更不具備宗教的本質(zhì)。

宗教產(chǎn)生的條件:教義、宗教組織、宗教儀式

宗教的本質(zhì)是“一神”論,也即信了這個就不能信那個。而且宗教都有一種道德因素,宗教的基本是奉獻、苦修、信神的教育。

清朝初年中國禮儀之爭:傳統(tǒng)祭祀與宗教的矛盾,介紹時間:

?
4.3.1 宗教建筑 概述 P44 - 08:53
?

內(nèi)容概述:


佛教傳入后,中國開始有了宗教建筑。

佛教的傳入,具體介紹時間:

?
4.3.1 宗教建筑 概述 P44 - 12:32
?

在漢以前,“寺”是招待賓客的賓館、國賓館,東漢的國賓館叫做“鴻臚寺”,漢明帝將請來的兩位僧人長期安頓在鴻臚寺里,請他們翻譯經(jīng)書、傳授佛教,后來直接將鴻臚寺?lián)芙o他們,另外選址修國賓館,鴻臚寺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佛教寺廟,也即今天河南洛陽的白馬寺(歷代都有修復(fù))。

因為“白馬馱經(jīng)書”進入中國,從此中國有了佛教,所以“白馬”在佛教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身份,“白馬馱經(jīng)書”也是佛教的一種象征。

佛教從印度傳進來以后就開始傳播,尤其是在東漢、魏晉南北朝這些戰(zhàn)爭頻繁、政治黑暗、社會動蕩、民不聊生的朝代佛教開始大流行,作為精神麻醉的一種手段,佛教的思想精髓就是“六根清凈”。



6.2 佛教建筑

佛教的修煉是在深山之中,找一塊清靜的地方來修煉。

佛教建筑叫“寺”、“院”、“庵”

道教建筑叫“宮”、“觀”

中國傳統(tǒng)的祭祀建筑有“壇”、“廟”、“祠”

這些名稱有嚴格的區(qū)分。

嵩山少林寺初祖庵:嵩山少林寺最初的發(fā)源地,其主體建筑反而是后來發(fā)展的

佛教正式大規(guī)模發(fā)展起來后,其建筑在發(fā)展過程中有了明顯的規(guī)律。佛教雖然是從印度傳進來的,但僅是思想傳過來了,而建筑式樣并沒有傳過來。因此佛教建筑最初基本上仍是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式樣,大型的寺廟就像宮殿,小型的寺廟就像民居住宅。只是建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不同時代的寺廟有著不同的風格。


① 唐、宋的佛教建筑風格

山西五臺山南禪寺大殿:中國目前保存的最古老的一座木構(gòu)建筑,建于唐代,富有唐代建筑的特點,屋頂坡度平緩、斗拱大、出檐遠、柱子矮但粗壯,其次是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沒有雷公柱而是兩個斜撐的“叉手”撐著屋脊(叉手為唐代特有的做法,見上圖紅圈標記處)

佛光寺大殿:也建于唐朝,時間稍晚于南禪寺大殿,同樣富有唐代建筑的特點,斗拱大飛檐遠,這座寺廟雖然體量不大,但依然能體現(xiàn)出唐代建筑即使相對簡樸氣勢大的特點

圣母殿名字來源介紹時間:

?
4.3.2 佛教建筑(上) P45 - 15:12
?

太原晉祠圣母殿:宋代的祠廟,宋代建筑的特點是秀美華麗,但沒有唐代建筑那么博大的氣勢。宋代雖然政治軍事弱小,但經(jīng)濟繁榮使得文化藝術(shù)發(fā)達,因此建筑藝術(shù)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宋朝的建筑類型、造型是最多的

隆興寺具體介紹時間:

?
4.3.2 佛教建筑(上) P45 - 17:01
?

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也是宋朝創(chuàng)造的建筑式樣,屋頂正前方伸出的小建筑稱為“抱廈”,這座建筑四面出“抱廈

薊縣獨樂寺觀山門:宋朝時“遼”的建筑,雖然自唐朝以后斗拱漸小,但在宋朝,建筑的斗拱仍很大

薊縣獨樂寺觀音閣:斗拱大、出檐遠、翹角處飛出三、四米遠,因此清朝時在翹角下加了柱子做支撐

觀音閣上層還有宋朝開始特有的建筑式樣做法“腰檐平座”,即上層挑出一個四周環(huán)繞的平臺(上圖中間位置),這一平臺也是靠斗拱挑出去的(上圖圓圈標記處),就和屋檐一樣。

高大的觀音像從一層延伸至二層,二樓的樓閣圍繞在觀音像周邊,中間是兩層通高的空間,并且觀音像恰好可以從二樓的正門望出去。

福州華林寺大殿、寧波保國寺大殿:位于長江以南的南方僅有的兩座宋朝的建筑,因為南方氣候潮濕,木構(gòu)建筑極難保存,因此非常寶貴

福州華林寺大殿:斗拱巨大,飛檐遠

寧波保國寺大殿:圖中上下兩層屋檐之間隔得很近,是因為原本宋朝時這建筑就只有一層單檐(上層),后來清朝時為了擴大殿堂而在下面加了一層屋檐

保國寺大殿內(nèi)部體現(xiàn)了宋代特殊而如今已經(jīng)少見的做法,有的出自于《營造法式》,瓜棱形的柱子,上面復(fù)雜精密的斗拱,以及斗拱挑出的圓形藻井。


② 元代及以后的佛教建筑風格

元代以后寺廟有了新的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藏傳佛教也即喇嘛教的傳入,其是隨著蒙古軍隊而傳入的,蒙古軍隊的民族成分復(fù)雜,而他們信的宗教就是藏傳佛教,喇嘛教的寺廟最大的特點就是“喇嘛塔”

北京妙應(yīng)寺:藏傳佛教的寺廟,后面有白塔


插敘,漢傳佛教的傳播狀況介紹:

?
4.3.3 宗教建筑-佛教建筑(下) P46 - 01:28
?

內(nèi)容摘要:

泉州開元寺:閩南建筑特點,屋脊起翹,稱為“燕尾脊”,不僅屋面是彎曲的而且屋脊也是彎曲的,這種做法在建筑學(xué)中叫做“升起”,為唐宋時期的做法,明清之后屋脊則都是平的

而且斗拱做出飛天的神像,但這種人形帶翅膀的形象是西方的特點,源于福建泉州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對外開放的地方,體現(xiàn)了古代的文化交流。

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具體介紹時間:

?
4.3.3 宗教建筑-佛教建筑(下) P46 - 07:03
?

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承德避暑山莊是皇家園林,在它周邊的山谷和山坳中間有八座寺廟,且多數(shù)都是藏傳佛教的喇嘛教寺廟,是清朝時候皇帝為了籠絡(luò)邊疆少數(shù)民族上層的領(lǐng)袖而建,功能上也屬于少數(shù)民族上層領(lǐng)袖來居住的行宮,因此建成了藏式建筑

藏式建筑的特點就是高高的臺形建筑,上面布滿了窗戶,層層疊疊,上面還有一些喇嘛塔或是其他造型,色彩上基本就是紅白兩色。

也有漢藏結(jié)合的情況,即在上面聳出一個藏式的小亭子,如下圖,屋頂式樣就是藏式的特點,屋頂龍的做法,瓦是魚鱗狀的瓦,特別的斗拱等。

佛教寺廟的演變過程,一個是往四周擴散,即從中國又往東亞、東南亞繼續(xù)發(fā)展,傳到朝鮮半島及日本,并持續(xù)發(fā)展演變。

日本的法隆寺是東亞佛教建筑中非常寶貴的一座寺廟,其一是因為下圖左邊這座“金堂”是號稱全世界最古老的一座木構(gòu)建筑,建成時代相當于中國的唐朝,但比南禪寺大殿還要早幾十年,也是學(xué)習中國唐朝的風格建的。

其二是因為法隆寺的建筑布局方式能體現(xiàn)佛教寺廟演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其中有一個規(guī)律就是塔和殿堂的關(guān)系,而法隆寺恰好體現(xiàn)了極其罕見的“塔和殿堂并重”的那個階段。具體解說時間:

?
4.3.3 宗教建筑-佛教建筑(下) P46 - 14:27
?

最初塔是最重要的,塔一定是在寺廟最核心的位置,例如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位置就在中軸線上,還有就是西安法門寺,也是中軸線上是塔。

后來塔的重要性逐漸退化,先是殿堂和塔并重,逐漸演變成以殿堂為中心,塔為次要,甚至到后來都沒有塔了。而我們今天所見的絕大多數(shù)佛教建筑都是以殿堂為中心。



6.3 道教建筑

道教是在佛教之后產(chǎn)生的,道教自產(chǎn)生以來其實力和傳播面都要弱于佛教,因此道教建筑保留下來的相對也要少一些。

山西芮城永樂宮:是中國歷史上現(xiàn)存下來最著名的道教建筑,它是建筑史上的瑰寶,因為它是元代建筑最典型的藝術(shù)成就的代表,也是道教建筑中最具典型意義的宮觀,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為要修三門峽水庫而遷到了芮城

山西芮城永樂宮三清殿壁畫:中國美術(shù)史上的瑰寶,畫的內(nèi)容是道教三百天神朝拜元始天尊,三百多個人物栩栩如生,神態(tài)各異,服飾飄逸靈動。具體介紹時間:

?
5.1.1 道教建筑 P47 - 05:15
?

元代建筑的特點就是屋頂?shù)钠露纫忍拼纳晕⒍敢稽c,但仍然還是很舒展,因為斗拱還是比較大,飛檐遠。

元代道教建筑屋脊兩段的鴟吻做的很華麗。

道教當然不止永樂宮一個建筑,還有一些道教名山。

牌樓、山門也是宗教建筑的重要標志

金殿其實是銅做的,建筑體量不大,但全部都是銅做的。

山東泰山岱廟:也是道教的宮觀。前面講過五岳廟本來既不屬于佛也不屬于道,祭祀山川不是宗教而是政治。但是隨著宗教進駐這些山里并以此為據(jù)點,導(dǎo)致這些五岳廟后來有的屬于佛有的屬于道。

道教建筑的殿堂與佛教建筑的殿堂在外觀上沒有太多的區(qū)別,區(qū)別主要是在內(nèi)部的陳設(shè)和裝飾上。



6.4 塔

宗教建筑中特別的兩個類型之一。這個東西原本中國是沒有的,隨著佛教傳進后產(chǎn)生了佛教建筑,而由于佛教建筑在印度有塔的類型,因此傳到中國就發(fā)生了一些演變。

印度的塔:最初是叫做Stupa的東西,也即供奉舍利的墳冢,造型就是倒扣的半球形狀,如同土墩。塔最初的功能就是收藏舍利。解說時間:

?
5.1.2 塔(上) P48 - 05:12
?

由于這種建筑造型傳到中國有點太不符合中國的建筑風格,因此就把印度的stupa縮小放到了塔的頂上,塔的寶頂又叫“塔剎”,而塔的本身就被改造成樓閣的形式。

大雁塔:是唐代方形塔的最典型的代表,也是佛教建筑演變過程早期布局方式的典型代表唐代的塔,特征是正方形的平面,也即方形塔,外觀造型是樓閣式,但其實是由磚石構(gòu)造。此外大雁塔處在慈恩寺的中軸線上,體現(xiàn)了早期佛教建筑以塔為中心的規(guī)律。

塔在演變過程中不斷出現(xiàn)了各種類型和形式,從東漢時期佛教傳入開始到明清時期塔共出現(xiàn)了5種類型:樓閣式塔、密檐式塔、單層塔、喇嘛塔/白塔、金鋼寶座塔,其中后兩種都是藏傳佛教的建筑,前三種則是漢地佛教的建筑。


① 樓閣式塔

也即把中國古代的樓閣造型做成多層。因為中國古代的樓閣頂多也就是三層,而塔一般至少要有五層。樓閣式塔最初是以木結(jié)構(gòu)為主搭建,但由于建的太高不抗風雨的侵蝕,耐久性不行,因此后來就采用磚石來建造。無論是木結(jié)構(gòu)還是磚石結(jié)構(gòu),樓閣式塔的共同特點就是一層層的,人可以登臨。而且塔里面的構(gòu)造很有趣,人要登臨都是一層一層盤旋而上,建筑學(xué)上稱之為“筒體結(jié)構(gòu)”。樓閣式塔收藏舍利就收藏到塔的地下,多數(shù)塔的地下都建有地宮,塔的上面就是供奉一點佛像以及供人登高眺望。

蘇州虎丘塔:唐代,樓閣式塔,這座塔已經(jīng)損壞了,木頭做的外廊和屋頂,里面核心是磚石,但木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損壞了許多,留下了磚石結(jié)構(gòu),因此看起來造型怪異

山西應(yīng)縣佛宮寺釋迦塔: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寶貴的一座純木的木塔,是保存下來木結(jié)構(gòu)中最高的、年代最久的建筑,建于宋(遼)時期,樓閣式塔。

福建泉州開元寺仁壽塔和鎮(zhèn)國塔:十分寶貴,年代久遠,是純石頭的仿木結(jié)構(gòu)的樓閣式塔

江蘇常熟方塔:在其他地方,方形塔是唐代建筑的典型,后來的朝代都沒有方形塔,但是在江蘇,直到明朝都延續(xù)還有做方塔,因此這座塔不是唐朝的,而是明朝的,也是樓閣式塔


② 密檐式塔

一層層很密集的屋檐,特點是人不能登臨,因為是磚石砌筑的實心塔,一般沒有木結(jié)構(gòu)的密檐式塔,每一層都很矮,外部的屋檐與屋檐中間以磚石雕刻成小小的佛龕,供奉著菩薩像,底下要么沒有內(nèi)部空間要么內(nèi)部空間很狹窄。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最著名的、最寶貴的一座密檐式塔,建于北魏時期,是中國現(xiàn)存的最早的一座磚塔。他的平面是十二邊形,近乎于圓形,并且一層層檐口收窄形成了優(yōu)美的弧形,工藝高超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唐代的密檐式塔,方形平面,三塔呈“品”字形排列,檐口一層層收窄,崇圣寺本身是后來新修的,只有這三座塔是唐代的原物

西安小雁塔:唐代建筑,方形平面,十分特別,是樓閣式塔與密檐式塔的結(jié)合,外觀上看是一個密檐式塔,內(nèi)部卻是樓閣式塔,可以登臨,因此里面的樓層與外面的屋檐不對應(yīng),外面看有十幾層,里面只有七層,不過寶頂已經(jīng)損壞

佛教的僧侶死了以后與普通人不太一樣,僧侶圓寂后是盤腿而坐,因此埋葬的時候是豎著的,上面不是建墳?zāi)苟墙ㄒ蛔?。一片塔林其實就是和尚的墓地。塔林中的塔有大有小,象征了和尚身份地位有高有低?/p>

因此密檐式塔的作用經(jīng)常就是墓塔。


③ 單層塔

顧名思義只有一層,外觀看上去就像一個房子。

山東濟南神通寺四門塔:單層塔中體量最大的、最著名的一座,塔的屋頂是整個磚石砌筑起來的、實心的,不是木結(jié)構(gòu)架起來的,內(nèi)部空間狹小。

單層塔也是作為墓塔來使用。


④ 喇嘛塔

民間也稱為“白塔”,藏傳佛教中非常典型的一種塔的造型。

北京妙應(yīng)寺白塔:建于元朝,是中國現(xiàn)存的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喇嘛塔,由著名的尼泊爾工匠“阿尼哥”親自設(shè)計、負責建造的。塔身做成寶瓶的形狀,上面矗了一個“華蓋”,寶瓶的下面是一個“須彌座”,為佛教須彌山的象征

北海公園白塔:建于清朝

藏傳佛教的傳播范圍有一定的限制,多數(shù)在北方,很少到南方(長江以南)來,因此這類喇嘛塔的建筑多見于北方,在南方則極少能見到。在蘇州、杭州偶然能看到的一些喇嘛塔并不是因為藏傳佛教的傳入導(dǎo)致,而是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諸如清朝的皇帝下江南到了蘇杭一帶,地方紳士和官員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而在風好的地方建立喇嘛塔。還有少量的情況是由于藏傳佛教從西南邊傳入云南,但是江南一帶其實是極少能見到喇嘛塔的。


⑤ 金鋼寶座塔

多見于北方少數(shù)地區(qū),造型特點是,底下有一個方形的臺座,也即“金鋼寶座”,這個金鋼寶座上也有一層層像屋檐一樣的結(jié)構(gòu),每層屋檐之間有很多的小佛龕,一個佛龕一個佛像,金鋼寶座上面有五座小塔,四角的塔小一點,中間的塔大一點。傳到漢族地域后,經(jīng)常在正門的方向上做一個漢族特點的小亭子。底下的方形臺座有一個大圓拱可以進去,里面有一定的空間。

湖北襄陽廣德寺多寶塔:稍有特別,底下不是方形的臺座而是六邊形的臺座,上面也是五座塔,但是中間這座塔做成了喇嘛塔的形式,而周圍的四座塔做成了小型的密檐式塔


除了上述所說塔的五種類型,塔本身也從佛教建筑中演化獨立出了新的類別,也即風水塔,風水塔就與佛教沒有什么關(guān)系了,分為兩類,也即文塔鎮(zhèn)妖塔,此外還有一種特別的類型叫做惜字塔


① 文塔

被寄予了“居住的地方風水好,能出人才”的希望,正所謂“學(xué)而優(yōu)則仕”,塔身就像一只“筆”,因此隨地域不同也稱為“文筆塔”、“培文塔”、“文峰塔”,或統(tǒng)稱為“文塔”。


如何分辨塔是風水塔還是佛塔?

根據(jù)地名判斷塔的旁邊此前或現(xiàn)在有沒有寺廟,旁邊完全沒有寺廟的就是風水塔,旁邊有寺廟的就是佛塔。


② 鎮(zhèn)妖塔

通常建在水邊,因為古代老百姓相信河水泛濫、洪災(zāi)是因為有河妖作怪,正所謂“寶塔鎮(zhèn)河妖”。


③ 惜字塔

塔還有一種特別的類型,即惜字塔,因為古人很尊重文化以及有文化的人,由此演變成了對文化的敬重甚至于對“字”的一種敬重,凡是寫過字的紙是不能隨便扔的,如果字紙廢棄了要集中在一個地方燒掉,也即惜字塔。

湖南長沙望城惜字塔:“樹塔奇觀”,塔頂長出了一顆參天大樹,建于清朝道光年間,樹也有一百多年的樹齡。塔的結(jié)構(gòu)很特別,塔身內(nèi)壁與外壁之間有一個相隔二三十厘米左右的空間,這個空間里就填著黃土,據(jù)傳塔剛建成不久曾遭到雷擊將塔頂打掉,導(dǎo)致樹的種子從塔頂埋入黃土生根,一直延伸到了塔底部的土里,樹根填進了塔內(nèi)外壁之間的空間,將塔的外壁撐裂,不過后續(xù)已修復(fù)



6.5 石窟

與塔一樣,石窟宗教建筑中特別的兩個類型中其二。也是因佛教的傳入而產(chǎn)生的一種新的建筑類型。

石窟最初起源于印度佛教的“支提”,所謂“支提”,因為印度佛教講究的是僧侶的修行,于是在石壁上開鑿一個只容一人的洞窟,讓其面壁修行,也即六根清凈、去除煩惱。

佛教傳到中國后,石窟的“支提”這種形式也隨著傳入,但由于古人沒有那種面壁修行的意志,所以石窟后來就演變成了供奉佛像的地方。

石窟的開鑿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非常的艱難,首先要選擇一個很大的石頭山,而且石質(zhì)要好,往往石質(zhì)越好加工越難,而且鑿壞了無法補救。

石窟寺:石窟其實是一種寺廟,石窟的開鑿不是只開鑿出洞窟就完工了,還要在洞窟前面做一個建筑,做成一個寺廟,山壁里面是洞窟,外面是屋頂,其結(jié)構(gòu)形式在外部由柱子撐起來,里面的梁就插在洞窟后壁上的孔洞里。




5 園林藝術(shù)

5.1 概述

園林起源于人類對于自然美的欣賞,因此除了建筑以外,還有許多跟自然山水的結(jié)合。隨著經(jīng)濟上可以滿足人們基本的飽暖之后,以及社會動蕩、政治黑暗等社會原因,人們遠離世俗而親近自然,從而綜合導(dǎo)致了這種對自然美的欣賞。

中國古代風景文化和文學(xué)藝術(shù)有著緊密的關(guān)系,甚至是融為一體。我國著名的古代三大名樓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等都有相應(yīng)的名篇。此外四大名亭愛晚亭、琵琶亭、醉翁亭、蘭亭也是如此,都與文學(xué)緊密關(guān)聯(lián),情景交融,相互成就。

中國園林的特色講究自然之美,源于中國古代的哲學(xué)在對待自然方面都講究天人合一,中國古代哲學(xué)在自然觀上多數(shù)是統(tǒng)一的。而西方對待自然觀不是這種和諧的關(guān)系,而是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這種自然哲學(xué)觀的差異最終就體現(xiàn)在園林藝術(shù)上。

《園冶》中國古代園林學(xué)專著,其中就提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哲學(xué)在自然觀上講究天人合一的觀念


① 西方特點的園林

西方園林的特點,規(guī)整的布局,道路設(shè)施與植被都充斥著克制且規(guī)則的幾何元素。

北京圓明園:西洋園林的特點,由郎世寧參與設(shè)計,“大水法”即西洋的噴泉,詳細解說時間:

?
5.2.1 園林藝術(shù) 概述 P51 - 14:06
?


② 中國古代特點的園林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5.2 園林的分類

① 皇家園林

早期皇家園林的特點:早期的皇家園林叫“囿”,后來叫“苑囿”,苑囿比今天的園林使用功能更多、面積更大。與園林相比,苑囿有更實用的功能,如種植蔬果、放養(yǎng)動物等供皇家享用,此外皇帝每年會帶軍隊去苑囿中狩獵,這種狩獵實際上就是練兵。還能看到早期皇家園林特色的是如今的“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中間可以放養(yǎng)動物


此后皇家園林的特點占地大,大山大水;局部的軸線對稱式布局;主要是玩賞功能

開鑿大片的湖面,挖出來的泥土就用來堆山。中國古代皇家園林有一個固定的手法,一定要做大片的湖面,然后湖中間做島,這是一種“東海神山”的象征,古代皇帝都相信有“海上方”這種神仙方術(shù),追求長生不老。這種做法從秦漢時期到明清時期都是一致的,從命名就能看得出來,秦漢時期皇家園林中的“太液池”中的“太液”指的就是煉丹的水,還有“昆明湖”也出自神話,此外還有“中南海瀛臺”、“萬壽山”、“北海公園瓊?cè)A島”等,或象征海外神山、神仙居所,或寄托了古代皇帝對長生不老的追求。

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不同,布局上還要體現(xiàn)出皇家的特點,有一條軸線,有一個中心,私家園林則完全是自由布局。北海公園軸線上的中心就是瓊?cè)A島上的白塔,頤和園軸線上的中心就是萬壽山上的佛香閣

山東蓬萊閣詳細介紹時間:

?
5.2.2 皇家園林 P52 - 10:19
?

圓明園四十景圖:被毀掉的圓明園,原本圓明園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園林,后來只剩下古畫

老師設(shè)計的園林,介紹時間:

?
5.2.2 皇家園林 P52 - 15:04
?


② 私家園林

私家園林的特點占地小,小橋流水;與皇家園林寄托了皇帝追求長生不老的愿望不同,其體現(xiàn)的是文人學(xué)者的精神追求

私家園林興起于魏晉南北朝時期。此前極少有私家園林。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很特別的時代,政治動蕩、社會不安定、戰(zhàn)爭頻繁等各種因素導(dǎo)致文人士大夫階級認為入仕甚至干預(yù)朝政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于是紛紛避世,哪怕是曹操也寫出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詩句。

這種避世就引出了文人士大夫對于自然之美的追求,他們追求凈土,遠避紛爭。諸如陶淵明留下的名篇,竹林七賢等人物都有所體現(xiàn)。

魏晉文人的這種思想和追求深深地影響了園林藝術(shù)。然而真正的凈土并不現(xiàn)實,諸如桃花源或者逃到深山老林里去等都是烏有之鄉(xiāng),最現(xiàn)實的辦法就是自己在家里做出一片園林來,于是產(chǎn)生了私家園林。

體會私家園林的文化背景:

?
5.2.3 私家園林 P53 - 09:36
?

魏晉南北朝除了園林藝術(shù)以外,還有山水詩、山水畫與之同時興起,這都是時代因素所致。在魏晉南北朝以前,詩篇與畫作都主要描摹國家大事、勞動生產(chǎn)、男女愛情、人物故事,沒有純粹且細致描繪自然山水的。

此外,與皇家園林的雕梁畫棟、恢宏大氣相比,私家園林的建筑樸素、白墻灰瓦,這也是文人意境樸素淡雅的體現(xiàn)。

與這種私家園林相關(guān)的還有書院園林和寺廟園林,精神上都是追求凈土,常清常靜。

私家園林在不同地域上也各有特色,介紹時間:

?
5.2.3 私家園林 P53 - 18:56
?

園林中還有一些造園的特殊的手法,“借景”,介紹時間:

?
5.2.3 私家園林 P53 - 20:31
?

園林中裝飾和建筑的結(jié)合也要為園林增色,諸如窗戶、門洞的形狀,要使園林藝術(shù)與自然進行巧妙的結(jié)合。




6 書院建筑

中國古代的學(xué)校分為官辦和民辦兩類,官辦的叫“學(xué)宮”,民辦的叫“書院”。學(xué)宮跟文廟是緊密結(jié)合的,官辦的學(xué)宮按照地區(qū)等級劃分為三類府學(xué)、州學(xué)、縣學(xué)。而民辦的書院分為兩類:

① 高等級、研究性的,相當于今天的大學(xué)研究院

② 低等級、啟蒙性的,相當于今天的中小學(xué)

高等級的書院在古代很多,尤其是宋朝以來南方各省有許多文化教育發(fā)達的地方。


6.1選址與環(huán)境營造

中國古代的書院非常注重環(huán)境和選址,雖然也有書院選址在城市中,然而凡注重學(xué)問研究的書院往往都是選址在風景優(yōu)美的山林之中,因為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是書院教育中重要的部分。具體例子介紹時間:

?
5.3.1 書院建筑 選址與環(huán)境營造 P54 - 04:57
?

岳麓書院周邊環(huán)境介紹時間:

?
5.3.1 書院建筑 選址與環(huán)境營造 P54 - 09:14
?

岳麓書院“書院八景”介紹時間:

?
5.3.1 書院建筑 選址與環(huán)境營造 P54 - 12:15
?

古代書院教育方式優(yōu)點與岳麓書院育出的人才介紹時間:

?
5.3.1 書院建筑 選址與環(huán)境營造 P54 - 13:17
?



6.2 自由的講學(xué)

講學(xué)的內(nèi)容是自由的,主持書院的人可以自己制定教學(xué)的內(nèi)容;講學(xué)的方式是自由的,古代書院的教育不同于今天,可以長期也可以短期的去書院讀書。

宋代著名的張栻,曾主持岳麓書院,作為院長,當時叫“山長”。他又邀請了著名的哲學(xué)家朱熹到岳麓書院一同講學(xué),兩人雖然同屬于儒家,但具體的學(xué)術(shù)觀點有差別,不同的學(xué)術(shù)觀點于此碰撞,就有了“朱張會講”。

上圖:“飲馬池”,名字就來源于此

自由的講學(xué)成了書院的特色,因此講堂就成了書院的核心。岳麓書院的講堂并不是最高大的建筑,但是它是一個精神的中心,最重要的學(xué)術(shù)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講堂內(nèi)部的兩把椅子就是紀念當年的“朱張會講”。

書院講堂軒廊一面全開敞,可云集上千人在此聽講學(xué)

上圖:東林書院與東林書院的麗澤堂,著名的對聯(lián)就題在麗澤堂里,即“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上圖:湖南平江天岳書院,規(guī)模僅次于岳麓書院,也是平江起義的發(fā)生地

齋舍:也即宿舍

以天岳書院為例介紹書院布局時間:

?
5.3.2 自由的講學(xué) P55 - 11:49
?

中國古代十分注重教育,除了高等的書院以外,在一些民間甚至農(nóng)村和偏遠地區(qū)都有啟蒙類的書院。

上圖:也叫做“耕讀所”,“耕讀傳家”是中國古人的家訓(xùn),下面是村子的公共糧倉,上面是一排教室,詳細介紹時間:

?
5.3.2 自由的講學(xué) P55 - 13:53
?

所有的書院都很重視藏書,因此有藏書樓。

岳麓書院的藏書樓:因為名氣較大,歷代都有皇帝贈送匾額,因此叫做“御書樓”



6.3 祭祀文化

祭祀文化書院建筑與教育方式的特點。

祭祀并不是宗教,而是一種紀念和感恩。書院的祭祀分為兩類,第一是祭孔子,第二是祭鄉(xiāng)賢名宦,表達的是要見賢思齊的觀念。

單獨一個文廟的是官辦的學(xué)宮。民辦的書院一般是沒有單獨的文廟的,而是選一個殿堂來祭孔子,然后選出一塊區(qū)域建專祠祭鄉(xiāng)賢名宦。岳麓書院因為在歷史上名氣很大,所以會有單獨的文廟。

專祠布局的詳解時間:

?
6.1.1 書院建筑 祭祀文化 P56 - 06:29
?

除了書院祭祀孔子和鄉(xiāng)賢名宦的那種形式以外,民間還有一種具有迷信色彩的祭祀,也即文昌廟,祭祀的是文昌帝君。



6.4 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鳥瞰圖詳細介紹時間:

?
6.1.2 岳麓書院 P57 - 00:33
?

視頻內(nèi)容為岳麓書院的實景講解,包含之前提到的內(nèi)容,景色與知識合一,感興趣建議自己看

內(nèi)容摘要:

岳麓書院學(xué)規(guī)講解:

?
6.1.2 岳麓書院 P57 - 12:08
?




7 祠堂建筑

7.1 概述

祠堂是民間老百姓祭祖宗的地方。從秦漢時期開始就已經(jīng)有了祠堂建筑,到了明清時期祠堂建筑就成了民間建筑中一個很重要的類型,并且祠堂往往是地方上的一個小型的公共建筑,祠堂一般是以家族為單位來建造的,因此祠堂是家族的象征,家族里所有的活動和重要儀式都必須要在祠堂里舉行,正所謂“凡事必告于先祖”。

北京太廟:古代皇帝家的祠堂

因為祠堂是家族的象征,不可避免地會有攀比,一個家族的權(quán)勢和財富都會體現(xiàn)在祠堂建筑上,因此祠堂會不計余力地設(shè)計精巧并裝飾豪華。

廣州陳家祠:中國古代祠堂建筑之最,豪華程度無以復(fù)加,因為它是七十二個縣的陳姓總祠

楊氏宗祠的戲臺:每到節(jié)假日或老人做壽的時候就請戲班來演戲,招待全族人,別族人也能來參觀,可以顯示自己家族的榮耀

上圖:清朝中后期以來,地方祠堂開始逐漸西化的體現(xiàn),但是只有外表是洋式的,里面一定是中式的

湖南鳳凰陳家祠:設(shè)計精巧且有趣

廣州番禺鄔公祠:廣東特有的三角形封火山墻,特點是墻的坡度與屋頂?shù)钠露瘸什煌嵌?/p>

祠堂進了大門以后的第二進往往是“拜殿”,再往里面就是“正殿”,拜殿與正殿之前沒有墻壁門窗,是連通的。

祠堂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里面“辦學(xué)”祠堂有著教育本族子孫的功能。

祠堂布局介紹時間:

?
6.2.1 祠堂建筑 P58 - 18:42
?

廣州陳家祠又叫做陳氏書院,正是因為它有著辦學(xué)的功能。

祠堂建筑的分布情況,南方保存的要比北方的多,這是因為古代漢族人因戰(zhàn)爭向南邊遷移,為了讓子孫不忘記祖宗外加上家族的抱團以維護利益等原因所致。




8 會館建筑

8.1 起源和分類

會館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后期最晚出現(xiàn)的一種建筑形式,因為它是商業(yè)發(fā)展的結(jié)果,是商人的建筑。中國古代重農(nóng)抑商,直到宋代發(fā)展、元代打斷、明朝發(fā)展、清朝又打斷,商業(yè)在歷史中不斷受到抑制和沖擊。商業(yè)真正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是在清中期以后,而這種商業(yè)發(fā)展的直接后果就是導(dǎo)致一種新型的建筑類型的出現(xiàn),即會館。當然會館的產(chǎn)生并不是清朝才出現(xiàn)的,最早能追溯到明朝,但會館的大發(fā)展是在清朝。

會館由商人集團中的人集資建筑,會館就是活動中心,用以處理內(nèi)部事務(wù),一致對外,內(nèi)部接待提供方便,搞聚會等。而商人集團分為兩類,一類就是行業(yè)性的,另一類就是地域性的

因此會館就分為兩類:行業(yè)性會館地域性會館


① 行業(yè)性會館

自貢王爺廟:四川自貢船幫會館

湘潭魯班殿:泥木業(yè)的會館,所以祭祀魯班,上面有一組泥塑,被人稱為湘潭的清明上河圖

同樣的,如果是干藥材生意的都要祭祀藥王孫思邈,因此叫做“孫祖殿

恒侯宮:祭祀張飛,為屠宰業(yè)的會館


② 地域性會館

地域性會館超出了商業(yè)的范圍,不只是為商人提供方便,只要是老鄉(xiāng)就給你提供方便,諸如可以為趕考的學(xué)子提供便宜的食宿等,因此地域性會館是最多的。

福建人祭媽祖,所以福建會館都叫天后宮

山西陜西人普遍祭關(guān)帝,所以山陜會館都叫關(guān)帝廟

北京湖廣會館:北京會館建筑的典型。

北京是全國會館最多的地方,因為全國的商人都會集中過去,且除了商業(yè)外還有各地的學(xué)子與官員進京趕考或辦事。會館的性質(zhì)就是為一個小團體提供一些方便



8.2 會館建筑的特點

無論是行業(yè)性會館還是地域性會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攀比性

祠堂是家族間的攀比,行業(yè)性會館就是行業(yè)間的攀比,地域性會館就是地域的攀比,尤其是商人之間,財富攀比更甚。

四川自貢西秦會館:鹽業(yè)會館,全國最宏偉的會館之一

湘潭關(guān)圣殿:關(guān)帝廟,也叫“北五省會館”,由北方五個省的商人建造的會館

因為關(guān)羽喜歡讀春秋,所以關(guān)帝廟里有春秋閣

浙江寧波慶安會館:福建人的會館,也叫“天后宮”

四川李莊南華宮:廣東會館,廣東人建的都叫“南華宮”

江西會館,在兩個建筑的中間上面升起一個建筑,叫做罩庭(不確定是哪兩個字)

江西會館都叫做“萬壽宮”,祭祀的是許遜。

湖北人建的會館都叫“禹王宮”,祭祀大禹。



8.3 會館建筑中的戲臺文化

會館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文化就是戲臺的文化,祠堂中不是所有的都有戲臺,這受限于祠堂的規(guī)模和地方特點,而會館則是只要有錢就會建戲臺,并且戲臺會建的非常宏偉華麗。凡有戲臺的地方,戲臺往往就是一組建筑中最華麗的一座。無論是祠堂、會館還是廟宇的戲臺,其做法的特點都是背朝大門,面朝正殿,因為戲曲最初就是在祭神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正所謂“淫祀”,也就是演戲給神看,人看戲則是沾了神的光。后來戲曲逐漸發(fā)展為演給人看,但戲臺的建造方式卻一直保持沒變。

寧波慶安會館:比較少見的,前院后院兩座戲臺


戲劇作為一種文化在明清以后就世俗化了,雖然多數(shù)會館中的戲臺仍保存著背朝大門、面朝大殿的特點,但發(fā)展到了商業(yè)社會,那種純祭祀的演戲方式就演變成了商業(yè)性的演出活動,戲臺逐漸出現(xiàn)在茶館、茶園中,以茶館戲臺的形式出現(xiàn)。

北京湖廣會館戲臺:中國最大的會館戲臺之一,這種戲臺就不再是背朝大門、面朝大殿的特點了,而是位于茶樓中間,三方環(huán)繞戲臺

天津廣東會館戲臺:也是典型的茶館戲臺形式,戲臺位于茶樓中間,三方環(huán)繞戲臺

中國戲曲文化特點的介紹時間:

?
6.3.2 會館建筑的特點 P60 - 16:38
?

內(nèi)容摘要:中國人喧鬧的觀戲文化源于中國古代對于戲曲的態(tài)度,認為戲子是“下九流”。戲曲的文化和建筑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同時建筑也與戲曲的起源、發(fā)展、最初的來歷有關(guān)系,也和中國人生活的態(tài)度有關(guān)系。




9 民居

中國古代的民居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xiàn),最大的特點就是地域的特點

地域特點形成的原因:地理氣候、材料與構(gòu)造工藝、歷史社會原因、生活方式


9.1 合院式民居

也即三合院、四合院,最多的是四合院,因為中國古代的建筑多是組合出現(xiàn)的,最基本的單位就是庭院。民居一般的情況下也不是只有一個院落,比如二進、三進、四進。四合院本身是北方民居最多,但也有地域差異。

北京四合院:北方四合院的典型代表,特點是四面的建筑都是一棟棟獨立的,不相連,要通過圍墻和廊子連接起來。其次中間庭院開闊。無需遮雨,吸收陽光。

山西四合院:特點就是長條形庭院,兩邊的廂房靠的近,遮蔽正房,其次是屋頂單坡,為關(guān)中地區(qū)的普遍特點



9.2 天井院落式民居

也即南方的四合院,但由于庭院很小所以一般稱之為天井。特點是四邊的建筑是連在一起的,屋檐與屋檐相交,因此中間凹成一個“斗”狀,朝著中間排水

南方氣候炎熱多雨,建筑要防曬防雨,因此屋檐伸得遠以遮陽,天井的“斗”狀以排水,人一般沿著天井的周圍走,不去天井中間活動。

天井特殊的做法:在原本的天井上加蓋屋檐以減少雨水和光照,如“窨子屋”?;蛘唔斏献鐾ぷ右布础罢滞ァ?,如“沖天樓”,可以采光通風,但不作排水用,雨水從旁邊屋頂之間的排水溝流走。

北方四合院(a)與南方四合院(b)剖面圖對比:



9.3 窯洞式民居

窯洞是西北地區(qū)的民居,主要分布在陜西、山西、河南地區(qū)。適應(yīng)干燥寒冷的氣候。

窯洞式民居分類

① 靠山窯:倚靠著山壁縱深挖進,洞口做門窗,還可在不同的高度上挖窯洞,洞外還可做建筑

② 平地窯:在平原上往下挖深坑,坑的四壁再挖窯洞做民居,多分布在河南和山陜交界處



9.4 干欄式民居

干欄式是西南地區(qū)的民居,地理氣候潮濕炎熱,架空以防蛇蟲,干欄式的建筑也受限于地形陡峭、為耕地節(jié)省土地而用。主要分布在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廣西、湖南等地。



9.5 土樓式民居

土樓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江西。它的產(chǎn)生原因與前面幾種不同,不是因為地理氣候原因而是歷史和社會的原因,也即此前提到的戰(zhàn)爭導(dǎo)致漢族南遷,南遷的漢族因土地稀缺不得不進入山里,為抱團和抵御山匪的需求而創(chuàng)造的建筑形式,最大作用就是防御功能。

上圖詳解時間:

?
7.1.1 土樓式民居 P65 - 07:58
?

江西的土樓也叫做“圍屋”,方形,四角有碉堡對外防御。

廣東的土樓也叫做“圍屋”。



9.6 碉樓式與氈包式民居

碉樓式民居是藏式民居,但不只是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也有分布。碉樓式民居的目的不一定是為了防御,而是因為造型像碉堡,其次因為高原溫差大的地理氣候原因,住宅需要盡可能的恒溫,所以墻壁厚、門窗小。


氈包式民居,分布很廣,整個中國北方的草原地帶都是這種建筑類型,只是蒙古為最典型。因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所產(chǎn)生,特點就是可以移動。




10 橋

不同的建造材料可分為石橋木橋。按結(jié)構(gòu)形式可分為拱橋梁橋,其中拱橋就是磚石拱券結(jié)構(gòu),梁橋由兩根柱子撐著梁,梁橋是很重要的一種橋的形式。按橋身造型可分為平橋廊橋,平橋就是橋上什么都沒有,廊橋就是橋上建有廊或亭子。

江永壽隆橋:石橋,梁橋,平橋,結(jié)構(gòu)形式詳解時間:

?
7.2.1 橋 P67 - 02:17
?

上圖:石拱橋,拱橋與梁橋相比,梁橋需要較大塊的建材,拱橋則可以用小塊的材料拱出來。

上圖:石拱橋

瀏陽新安橋:廊橋,建于明代后期,底下是石拱橋,上面以木結(jié)構(gòu)做了廊子,南方很多地方也把這種廊橋叫做“風雨橋”

在侗族地區(qū)有許多的“風雨橋”,并且許多都做成了公共建筑,侗族熱愛公益事業(yè),橋上有坐凳可供人們休息,甚至橋上有井水、草鞋提供給過路人。

通道迴龍橋:被列為國寶,有三座橋亭,每一座橋亭就是一個小型的廟宇,中亭設(shè)關(guān)圣殿,兩端亭分設(shè)始祖祠和文昌宮

通道縣普修橋:三座橋亭,兩個橋門。橋亭里有祭祀活動,中亭設(shè)關(guān)圣殿,祭關(guān)帝,兩端亭分設(shè)始祖祠和文昌宮,分別祭祀始祖神和文昌帝君

通道縣平坦鄉(xiāng)文星橋介紹時間:

?
7.2.1 橋 P67 - 13:00
?

很多地方的石橋上有蜈蚣雕刻,源于民間老百姓的信仰,認為龍怕蜈蚣,而老百姓認為洪水泛濫是蛟龍作怪,雕刻蜈蚣以鎮(zhèn)水里的龍。

此外還有神人斬龍的雕刻,也有相同用意。




11 牌坊

一般情況下,牌坊和牌樓不做區(qū)分,在意義上來說沒有什么區(qū)別。但從建筑上的角度來說可以有一個嚴格的區(qū)分,也即牌坊上面沒有小屋頂,而牌樓上面有小屋頂。

牌樓的造型根據(jù)“開間數(shù)”和“樓”的數(shù)量有幾種情況,例如:三間三樓、三間五樓、五間五樓和五間七樓。(兩個柱子中間為一開間)


11.1 牌樓的分類

① 從材料上說

牌坊有木構(gòu)和石構(gòu)兩類。


② 從結(jié)構(gòu)上說

常見的是柱子頂?shù)脚品坏奈蓓斚旅鏋橹?/strong>,還有柱子從牌坊的屋頂旁邊伸上去了,被稱為“沖天牌樓”或者“沖天牌坊”。


③ 從功能上說

牌樓分為標志性牌樓紀念性牌樓。


標志性牌樓:往往出現(xiàn)在一個重要的建筑之前一定距離的地方,告訴人們已經(jīng)到什么地方了。諸如廟宇和書院前都會豎立牌坊,提醒人們要開始裝束整齊、態(tài)度恭敬。此外城市前也會豎立牌坊。

十三陵牌坊:五間十一樓

上海文廟牌坊:沖天牌坊

北京雍和宮牌坊:三間七樓

上圖介紹時間:

?
7.3.1 牌坊 P68 - 06:59
?


紀念性牌樓:用來紀念人物的,往往是皇帝親自表彰,牌坊上會有“上御”、“圣旨”等字樣。被紀念的人物有以下幾種情況:

因讀書做官或中了狀元,表彰地方的人才;

因為做好人好事,樂善好施被表彰;

表彰女性貞節(jié),數(shù)量較多,又稱貞節(jié)牌坊;

表彰長壽之人,比如湖南茶陵的百歲坊、安徽績溪的雙壽承恩坊,

安徽黟[yi1聲]縣西遞村牌坊:表彰官吏,膠州刺史坊

湖南澧縣余家牌坊:表彰婦女的貞節(jié)牌坊

湖南汝城繡衣坊:表彰官吏

安徽績溪雙壽承恩坊:表彰高壽的,因為老兩口都活到了高壽

湖南岳陽劉來氏牌坊:表彰婦女的貞節(jié)牌坊

安徽歙[she4聲]縣棠樾村牌坊群:中國最大的一個牌坊群,表彰家族貢獻,詳細介紹時間:

?
7.3.1 牌坊 P68 - 14:23
?


結(jié)語:建筑是石頭的史書,要愛護和保護古建筑

【湖南大學(xué)】中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 柳肅(全74講)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芦溪县| 环江| 镇平县| 庐江县| 武城县| 沙湾县| 革吉县| 福清市| 镇雄县| 奉新县| 潞城市| 镇巴县| 襄城县| 垣曲县| 广汉市| 丰县| 鄂伦春自治旗| 资源县| 大洼县| 五指山市| 岳普湖县| 大名县| 云南省| 栾城县| 木兰县| 水城县| 东源县| 泊头市| 淳安县| 湄潭县| 罗定市| 信丰县| 荔浦县| 曲周县| 日喀则市| 天全县| 衡东县| 泰顺县| 井陉县| 唐山市| 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