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摩托車隊征戰(zhàn)達喀爾歷史(一)凱越完賽群情起,一切起源自南方
2023年的達喀爾拉力賽對于中國拉力愛好者來說顯然具備特殊意義,1月15日這天,我國參加達喀爾的車手全部順利通過第十四賽段。至此,四輛汽車、六輛摩托車均已完成這場對機械與肉體的雙重考驗。

汽車組排名:
第8名:韓魏/馬利—韓魏汽車運動車隊
第16名:張國宇/讓·皮埃爾—北汽ORV車隊
第51名:訾云亮/沙賀—北汽ORV車隊
第65名:田坡/杜炫義—韓魏汽車運動車隊
摩托車組排名:
第46名:蘇尼爾—凱越機車拉力車隊
第55名:扎克爾—五堡大海道拉力車隊
第68名:鄧連松—凱越機車拉力車隊
第69名:趙宏義—五堡大海道拉力車隊
第77名:方明集—凱越機車拉力車隊
第88名:張敏—五堡大海道拉力車隊
上一屆比賽中,扎克爾創(chuàng)造過摩托車組第33名的好成績,那次刷新了中國摩托車手在達喀爾的最好成績。但,本次拉力賽是我國摩托車企業(yè)參加達喀爾以來完賽車隊/車手最多的一次,也是綜合成績最好的一次,同時也是充滿著艱辛與磨難的一次。

關注賽事的朋友一定很難忘記摩托車組在比賽中發(fā)生過的這些事,凱越車隊這邊狀況頻出,小哥掉拉力頭、蘇尼爾斷輻條,老方摸黑跑夜路極限完賽更是牽動人心(傳送門:《一肩扛所有,達喀爾第四賽段凱越車隊故障始末》)。

大海道車隊這邊也出師不利,不僅扎克爾先斷中軸后壞噴油,繼而耽誤排名;張敏的變速箱也出現(xiàn)問題,因此丟失了一整個賽段的成績。
這些不確定性雖然很危險、很讓人崩潰,但也是它們構成了達喀爾的另一種魅力,單從這兩只車隊的賽事進程,我們也能感受到達喀爾到底有多難、多嚴酷。

所以群眾們在賽后對于凱越的喜歡和吹捧完全合情合理,誰讓凱越是國內唯一一家初次參賽就全員完賽的廠隊呢?
不過本篇暫且不對凱越進行額外夸獎,捧它的人眾多,不缺我一個,咱們不如聊聊之前我就想寫卻一直沒寫的一篇選題吧——國產摩托車廠家參賽達喀爾拉力賽的前世今生。

在此之前,咱們稍微說一下凱越。作為2023年達喀爾的大贏家,除了國內摩友的喜愛,凱越還得到了:
1、出口市場的話語權。
在國內,你可以說凱越是一家很有凝聚力的品牌、很懂用戶的品牌,或者說很有魅力的品牌,因為我們能看它的所作所為,了解它的成長和進步。但在國際市場上,凱越只是一家年輕得讓人感到陌生的面孔,以至于在某些外銷市場,這車都不能叫凱越,而是要以其他摩托車廠家的名稱來命名。

以和我們隔海相望的鄰國菲律賓舉例,凱越在這里只能被打上Bristol-motorcycles的Logo,為什么?因為不知名,所以沒得選。但在達喀爾完賽后,“凱越”二字的含金量會越來越高,這種寄人籬下的日子,凱越怕是過不了幾天了。
2、更加成熟的合作伙伴。
賽事考驗的不僅是主機廠,還有與之相關的一切配套產業(yè),比如輪胎、輪轂、剎車卡鉗,以及減震器。

提起減震器,大多數(shù)人想到的都是KYB、歐林斯、Showa等國外知名的減震器品牌,仿佛國產減震和上述品牌差距甚遠,無法相提并論,當然差距一定是存在的,不僅因為我們起步晚,也因為我們缺少敢于使用國產配件上賽場的廠商隊,同時更不是每家配套廠都有向競技靠攏的膽量決心。

而本屆達喀爾賽場上,“凱越+渝安”的組合在新世紀讓摩友知道國產配套廠也能沖擊國際賽事,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有了減震、輪胎,慢慢還會有剎車,輪轂,甚至到未來沒準還會有油箱的生產廠商加入其中。
國產配套廠的品牌意識也在崛起,假以時日,大家的技術與沉淀定會突飛猛進,屆時放眼行業(yè),各廠也將得到更加成熟的合作伙伴,利好的還是消費者。

除了凱越牛逼外,我希望大家也能知道,在凱越以及中國達喀爾的背后,還藏著一名隱形英雄——宗申賽科龍。
要講明白這些事情,大家還請收看我的超長篇原創(chuàng)廢話,還是老規(guī)矩,內容不一定全對,里面還夾有道聽途說和信息挖掘,如有不夠準確的,希望大佬們能幫助補全相關的內容(中國摩托車文化運動已經沒幾個人關注了,懇請大家一起補全這些故事,歐耶菌先行抱拳了)。

各位摩托佬請聽題:


關于中國摩托車參加達喀爾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傳來傳去無非是金城摩托于2009年組建了一支名為“金城-新動力”的拉力賽車隊備戰(zhàn)達喀爾,雖然車手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完賽,但金城還是以大廠之魄力終結了達喀爾沒有中國摩托車手的歷史,簡而言之就是金城牛逼、金城YYDS,但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

中國摩托車與達喀爾的聯(lián)系,源自于一家大多數(shù)摩托佬從未聽說過的廠家——新動力摩托,這是一家從誕生到倒閉都鮮為人知的摩托車生產廠商。

九十年代,中國正式進入摩托車生產的狂熱時期,我們所熟知的宗申、力帆、隆鑫、春風等企業(yè)也是在這段時間蓬勃發(fā)展,逐漸演變?yōu)橐环桨灾鳌5跉v史的長河中,總有那么幾朵煙火的顏色與眾不同,新動力摩托正是其中之一。

1998年8月新動力摩托正式成立,和大多數(shù)私營摩托車企業(yè)一樣,新動力的運轉方式全靠老板挑大梁,時而倒騰摩托車配件,時而自己組裝整車,雖然日子還能過得去,但“新動力”這三個字始終不溫不火,與重慶摩幫個個牛X閃閃的威名相比,如何擴大品牌知名度成了新動力老板溫好才的一塊心病。

品牌力是銷量的前提。
在九十年代,購買摩托車可不像如今這么便捷,既沒有摩友群能為你提供參考,也沒有互聯(lián)網能讓你查詢選購建議,各地的價格也不透明,大家買車只能根據(jù)品牌知名度來做定奪,畢竟有能力打廣告的企業(yè),其實力也不會太差,這是當時兜里剛有點余錢的老百姓們最質樸的消費觀。

為了使新動力摩托也能走進老百姓的心里,被譽為摩托少帥的溫好才,想到了一個大膽新穎的主意,不如找人騎著我們新動力摩托車穿越羅布泊吧,這種作大死的事情肯定能吸引全國人民的注意力!
為什么去羅布泊作死能吸引全國人民關注呢?
由于時過境遷,我也采訪不到溫老板,但根據(jù)時代背景來看,我認為溫老板的想法和當時的大環(huán)境有關。
1、羅布泊本身充滿著神秘與死亡色彩,對大眾有著天然吸引力。
除了作為原子彈的實驗基地外,羅布泊也是探險愛好者的天堂, 1980年羅布泊發(fā)生的彭加木失蹤案更是被部分媒體列為建國后第一懸案,而1996年探險家余純順又在羅布泊不幸遇難,報紙頭條爭相報道,對此感到惋惜。這兩起事件不僅表明了羅布泊的危險,同時也為羅布泊帶來了流量和關注,這種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是老百姓茶余飯后最好的話題。


2、廣東土豪對羅布泊抱有較強好感。
即便放到2023年的當下,進入無人區(qū)也不比出國旅行便宜,但在1997年,廣東土豪早已結伴進入這片中國最神秘的土地,外加新動力摩托車的主要產銷地也在廣東,只要吸引住廣東這批顧客,就能讓新動力繼續(xù)存活下去。

于是在1999年的夏天,新動力的溫老板在某策劃公司的操盤下,委托了號稱中國記者走遍西部第一人的黃成德,由他來駕駛新動力牌摩托車橫穿羅布泊無人區(qū)。

此時的溫老板需要新動力獲得曝光,順帶以穿越成功的名義證明其品質可靠。而記者黃成德需要有人贊助,以此來完成他的環(huán)保理念,二者一拍即合。
當然這次行動十分成功,溫老板用最小的代價換來了多家媒體與央視的龐大流量,新動力摩托車也因此成為轟動一時的廣州摩托車品牌。



據(jù)溫老板自述,在完成羅布泊穿越之后,新動力摩托車的年銷量直逼5萬臺,次年銷量直沖12萬臺,引得同行好不羨慕。
但穿越羅布泊獲得的成功只是一時的,2000年后中國摩托車又掀起了瘋狂的電視廣告浪潮,豪爵這邊邀請黎明和李美琪(Maggie Q)出演鉆豹廣告,“想到做到,豪爵鉆豹”一度成為當時流行的口頭語。

勁隆摩托也邀請了國際巨星成龍來為自己站臺,“成龍勁隆,雙龍出擊”的口號,更是讓勁隆摩托風頭無兩。

而新動力……在明星的代言下,誰還記得曾經穿越過羅布泊的新動力摩托?畢竟穿越羅布泊真假難辨,而明星代言卻是實打實的呈現(xiàn)在老百姓眼前。
但這對于摩托少帥而言并不要緊,因為此時的溫老板已經不管新動力了,接盤新動力摩托的是一位名叫朱添河的廣州企業(yè)家,他所創(chuàng)立的摩托車廠名為“廣州慶福摩托車有限公司”,但其生產的摩托車仍叫“新動力”牌。

這句話我怎么寫都很拗口,總之新動力摩托車的主理人換人了,現(xiàn)在是朱老板的時代。
但是換人后新動力還得解決品牌力疲軟的問題,于是這位朱老板又找到當年策劃穿越羅布泊的策劃公司,看看能不能再給咱新動力出點什么策略?好讓它在千禧年后能繼續(xù)走紅。
此時恰巧是2006年,第一屆環(huán)塔拉力賽剛剛舉辦完(2005年5月1日發(fā)車),全國上下都對這場賽事格外喜愛。

我推測該企劃公司的腦回路是這樣的:
嘶……現(xiàn)在國內最火的摩托車運動就是環(huán)塔拉力賽,我們參加環(huán)塔肯定能收獲一波眼球,但是環(huán)塔很難,我們很難拿到名次,新動力摩托和環(huán)塔戰(zhàn)車的差距很大,萬一失敗了,那必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根本無法實現(xiàn)品牌力的提升,成王敗寇無需多言啊。

但是!環(huán)塔不是致敬的達喀爾拉力賽嗎?因為達喀爾很難,國內車手也很難參加,所以大家只能玩玩環(huán)塔找感覺,那我們干脆直接參加達喀爾算了,雖然多花很多錢,雖然也不一定能拿到名次。
可我們只要敢去!無論輸贏群眾都會記住我們新動力!畢竟是新動力帶領中國摩托車登上了達喀爾的殿堂!而且央視還有達喀爾的轉播,我們作為唯一的國產摩托車廠家必然會得到央視上鏡的機會!屆時再通過達喀爾的艱難賽段宣揚我們新動力摩托車的品質,再打一波愛國情懷!新動力還不得年銷好幾十萬臺!我真是個策劃高手、廣告天才呀!

于是在策劃公司的鼓動之下,新動力摩托車正式宣布將參加在2007年舉辦的第29屆達喀爾拉力賽。這是我國摩托車第一次出戰(zhàn)世界級拉力賽事,消息很快就被各大媒體奔走相告,廣州新動力摩托再次人盡皆知。

講道理,雖然參與國際賽事很難,但摩托車廠家歸根結底只需面對三個問題。
首先是錢。
參與賽事需要報名費、人員食宿,以及雇傭后勤保障團隊等,能否湊齊這筆錢是廠家參賽的第一要務,對于新動力來說,這事顯然不是問題,朱老板是奔著宣傳去的,參賽費用自然不會吝嗇。

其次是車。
要參加達喀爾,你得擁有一臺好車,但以新動力2006年當時的現(xiàn)有條件,我不認為它能生產出一臺符合達喀爾標準的賽車。


不過老天還是眷顧新動力的,在2011年之前,達喀爾拉力賽對車輛的要求并不絕對,KTM可以用660,雅馬哈可以用450,佛系車手也可以用250進行比賽……或許是連VESPA都曾經參加過達喀爾,給了新動力無限勇氣。



于是新動力摩托車選擇派出兩臺250cc越野車參與這場國際賽事,雖然新動力的車號稱自研,發(fā)動機還有金剛石涂層技術……反正車的問題新動力算是解決好了。

最后是人,派誰去參賽呢?
正常的參賽邏輯應該是車企組建車隊、培養(yǎng)車手,培養(yǎng)的差不多了再去參賽,但咱們新動力摩托作為行業(yè)中的奇葩肯定不會這么做,畢竟培養(yǎng)人才又費精力又費錢,時間上更耗不起,我們新動力可是要送車手去達喀爾的,應該是天下能人自己上門推銷才對!
于是在策劃公司一番騷操作下,新動力摩托開啟了國內第一場與達喀爾有關的選拔活動。對,你沒聽錯,新動力達喀爾車隊的隊員都是臨時海選來的。
2007年就比賽了,2006年5月份才招募車手,我說新動力是真的想要參賽,你會信嗎?
2006年5月份,新動力摩托車通過報紙發(fā)布海選公告,首先在西安、武漢、銀川、昆明等城市進行海選,通過海選的車手會在三個月內,前往位于寧夏舉辦的“銀川國際汽車摩托車旅游節(jié)”參加選拔賽,最終角逐出兩位車手參加達喀爾!

經過了激烈的角逐,有四位車手進入到最終的選拔,他們分別是魏廣輝、解立新、陳建國和蔣秋林。這四位車手在拉力圈子里都頗有名氣,但在最終的海選中,還是魏廣輝和陳建國更勝一籌,拿到了前往達喀爾拉力賽的入場券。


按理來說,接下來我們應該看到魏廣輝和陳建國騎著新動力牌摩托車馳騁在賽場上,但是有這么一件事是大家始料未及的,那就是——報名報晚了,當新動力做好報名的相關準備之后,達喀爾賽場上已經沒有新動力的位置了!

2007年達喀爾的參賽人數(shù)為551人,其中報名摩托車組的共計245人,并且年年如此有增無減,可以說近乎一半的達喀爾玩家都是奔著摩托車組去的,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同時也因為新動力是中國第一個報名參與達喀爾的廠家,它確實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整出幺蛾子也是情有可原。

總之報名吃癟的新動力只能把目光移向2008年的達喀爾。
雖然在2006年報名失敗,但新動力摩托還是依靠達喀爾選拔蹭到了一波流量和關注,外加老板對這個計劃并沒有完全失去信心,所以在2007年開年,新動力又借著達喀爾的噱頭搞了一波選拔,不過……意義不大,最終代表新動力參與2008年達喀爾的隊員,仍然和上次一樣,還是魏廣輝和陳建國二人。

這年新動力可是吸取了經驗教訓,在年初就開始給達喀爾組委會發(fā)郵件,以確定自家車手不會被落下,省得再浪費一年的青春和金錢。
但新動力并不知道,遠在歐洲的達喀爾組委會也很為難。
達喀爾作為世界上最艱苦的賽事之一,報名條件也十分嚴苛,車手至少要參加過一些國際摩聯(lián)認證的拉力賽事,以此來證明自身實力,之后才有資格報名達喀爾。
但對于咱們中國車手來說,這條件屬實難為人,因為在環(huán)塔舉辦之前,國內就沒有國際摩聯(lián)認證過的拉力賽事,我們沒有成績能給老外看,老外也不知道大家的實力究竟如何,事情就僵持在這里。

不過念在這是中國首次參加達喀爾的摩托車組別,賽事組委會還是允許了三位車手參加達喀爾,然而最先收到邀請的并不是新動力車隊的魏廣輝和陳建國,而是2006年的環(huán)塔拉力賽摩托車組冠軍——曹魯。

新聞報導上是這么說的:“由于四次參加達喀爾拉力賽的老將盧寧軍的特別推薦,曹魯?shù)谝粋€獲得了達喀爾組委會的認可。另外兩個摩托車手雖然前一年就提出申請,但直到達喀爾中國新聞發(fā)布會的前夜,他們的參賽申請才最后得以敲定。三人的基本條件滿足組委會要求誠然是重要前提,個中更重要的因素還在于:組委會希望通過破格接受三個中國摩托車手,給中國車迷帶來一個特別驚喜。”
于是,2007年6月12日,三位車手出現(xiàn)在了北京飯店二樓會議中心的主席臺上,成為被組委會最早宣布接受報名的中國車手。

至于曹魯之所以參加達喀爾,我推測是為了圓他的一個競技夢。
在2007年環(huán)塔拉力賽的現(xiàn)場,曹魯作為去年的衛(wèi)冕冠軍是有很大希望在今年繼續(xù)奪冠的,可惜天公不作美,在比賽中途曹魯?shù)暮筇ケ辉瞥稜€、無法前行,因此失去奪冠可能。據(jù)小道消息透露,曹魯在現(xiàn)場直接落淚,并且這次爆胎也讓曹魯失去了贊助商(存疑)。
為了能繼續(xù)參加摩托車賽事,參加達喀爾對于曹魯而言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并且還有兩個好處。
1、贊助好拉。
拉力賽的贊助也是分等級的,比如環(huán)塔對于各大贊助企業(yè)來說并不是很劃算,因為車手能否奪冠是未知數(shù),成王敗寇可不是吹的,而且當時還沒有央視等大媒體參與賽事報導。但達喀爾就不一樣了,身為國際賽事,作為唯二的中國車手,只要你敢去,你自然就會成為媒體的焦點,而且對于摩托車廠家來說,這事格外有誘惑力,畢竟誰去=誰牛逼。
2、提升知名度。
對于拉力車手來說,沒有比參賽達喀爾更有力的背書了,只要能去就是好樣的,失敗了不虧,成功了血賺!
于是在江蘇坤奕文化體育傳媒有限公司的協(xié)調下(存疑),車手曹魯將駕駛鈴木DR400,代表金城摩托參加2008年1月份舉辦的達喀爾拉力賽!

題外話:
不得不說金城對拉力賽很重視,據(jù)媒體所述,曹魯用于參賽的這臺DR400價值52萬(當然也可能是他自己買的),車身的各個部件都是最頂級的;同時為了確保完賽,金城還為曹魯配備了由26人組成的專業(yè)團隊——機械師是瑞士的,導航系統(tǒng)是意大利人負責的,新聞官和協(xié)調員是金城提供的,最后還有一位外國的心理醫(yī)生全程跟隨,而這一切人吃馬喂的開銷至少需要耗資百萬……

無論如何,中國車手出發(fā)達喀爾這件事已是刻不容緩,新動力車隊這邊由魏廣輝和陳建國駕駛新動力250GY,而金城這邊則是曹魯駕駛著鈴木的DR400,兩隊三人即將奔赴歐洲!
但是中國車手去歐洲的參賽之旅,仍然充滿挫折和艱辛。
有錢、有人、也有車,按理來說參賽這事不應該再出問題,可大家從未想到,參加達喀爾這件事,居然需要——國家審批!
除了有車、有錢、有人外,參加達喀爾還需要拿到中國摩聯(lián)給你的賽車執(zhí)照,以及一張由中國摩聯(lián)出具的參賽批準函,參賽也是要經過批準的。

為國爭光是好事,但是你得先讓國家知道才行。
此時的三人完全傻了眼,畢竟都是初次參加達喀爾,誰都沒有經驗,此時距離2008年達喀爾開賽還有不到一個月,大家只能抓緊時間辦理手續(xù)。雖然達喀爾組委會予以車手全力支持,但是……總之經歷了一系列挫折,大家還是搞定了賽照以及批準函。
寫到這里我都忍不住想爆一句粗口,這尼瑪參賽也太難了吧!
但這一切還不算完,由于延誤了時間,我們中國參賽小分隊只能趕赴葡萄牙去進行最后的賽前準備,包括體檢啊、辦理保險啊等等手續(xù),正當大家火力全開足下生風搞定全部手續(xù),滿腔歡喜準備參賽達喀爾時,上天又和他們開了個巨大的玩笑。
由于2008年達喀爾拉力賽受到恐怖組織干擾,被迫取消了!

這是達喀爾拉力賽創(chuàng)辦以來,唯一取消比賽的一屆,此后達喀爾不得不從發(fā)源地非洲移師南美。


(金城摩托)
此時中國首屆達喀爾小分隊的心情和看文章的大家一樣,驚訝之余又夾雜著不解、疑惑、憤怒、悲傷,特別是對于新動力摩托車來說,他們已經耗不起了(我猜),這兩年來花了多少錢宣傳達喀爾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此時此刻多說無益,新動力車隊的魏廣輝和陳建國只能含恨離場。
而金城這邊也很無奈,特別是對于曹魯而言,他可能是中國最悲劇的達喀爾拉力車手。


即便在2023年的今天,我也沒有信心能在葡萄牙找人借到錢,而曹魯所經歷的一切更不是你我所能想象到的,不過事情發(fā)展到這個地步也是無奈,畢竟車手和車企都是初次參加達喀爾,而且據(jù)媒體披露,金城的損失也不小,光在后勤上就得打10多萬元水漂。
2007年的達喀爾之旅再次夭折,時間也來到了2008年。
據(jù)小道消息,此時新動力已經沒有余力再去參加達喀爾了,兩年的堅持和努力,過程卻曲折得讓老板懷疑人生,同樣也令本就不算富裕的新動力雪上加霜。
金城這邊也不好過,不僅賽事投資打了水漂,自己的車手也受盡委屈,無法參加后續(xù)賽事。
新動力摩托有車有人,沒錢再跑下去了。
金城摩托有錢,能跑,但是缺人參加比賽。
在一雙大手的協(xié)調下,金城新動力車隊誕生了,這兩支隊伍合二為一備戰(zhàn)2009年達喀爾拉力賽!
不過2009年達喀爾的參賽車手還是魏廣輝和陳建國,參賽戰(zhàn)車還是250cc越野小摩托,錢還是由金城提供……只是有了之前的經歷和經驗,這一次,大家出國參賽的過程十分順利,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沒被刁難,金城在賽事上確實用心了。


此外,在2009年的達喀爾賽場上,除了金城新動力車隊,還有一位自費參賽的車手,他的名字叫李智恒,熟悉他的朋友都會叫他大腳李,因為他有一雙48碼的大腳。他的故事更加精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他的自述:《大腳李的達喀爾風云》
省流版:雖然曹魯沒有參加2009年的達喀爾拉力賽,但組委會還是給中國車手預留了3個名額,刨去金城新動力車隊的名額外還富余一個,于是大腳李便接替了曹魯?shù)拿~,順利來到了達喀爾。但他沒能獲得汽摩聯(lián)的相關文件批復,因此無法以運動員的身份參賽,只能萬里前去打醬油。

雖然金城新動力車隊對待賽事很用心,但初次挑戰(zhàn)達喀爾的魏廣輝和陳建國并沒有順利完賽,拉美的野性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據(jù)鳳凰網記載:首次加入達喀爾之旅的陳建國和魏廣輝搭出租車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口提車,汽車開到當?shù)匾粋€貧民區(qū),突然有人靠近出租車并用手槍指著陳魏兩人的腦袋,要實施搶劫?!拔液完惤▏谲嚨暮竺妫蝗挥袃蓚€歹徒用槍指著我們的頭部要搶劫!當時,我已做好準備打開車門搶過他的槍,幸好司機非常勇敢,果斷加速甩開了這兩個歹徒?!蔽簭V輝說。

陳建國也感慨地回憶:“我真的沒有想到,在阿根廷會遇到這樣的事情。看來,凡事我們都要格外小心?!碑敃r坐在出租車副駕駛位置的是贊助商代表董浩,讓他納悶的是,他問了很多在阿根廷生活多年的人,都說沒有遇到過這種倒霉事,阿根廷是南美治安最好的地區(qū)之一。
除了人民狂野外,大家要跑的路線也很野。
由于是初次從非洲遷移賽道至南美,某些極端激進派擔心達喀爾會不會不夠硬派了?成為觀光騎行了?沒有難度了?不配叫達喀爾拉力賽了?
為了杜絕上述想法,外加奠定“達喀爾就是要你命”的賽事格調,組委會特意為這次南美之旅挑選了一條難到令人發(fā)指的賽事路線。開賽前四天,車手們需要騎行共計2753km,對于大排量拉力車來說還能挺一挺,而金城新動力車隊的戰(zhàn)車只有250cc,無論是動力還是配置,面對這樣艱苦的賽段,多少有些力不從心。

于是在開賽三天后,金城新動力車隊的車手陳建國由于連續(xù)36小時駕駛沒有得到充分休息,車隊出于安全考慮已要求他退賽。
據(jù)陳建國自述:“高難度路線對小排量的車來說更是噩耗,比如大排量的車特殊路段可以保持160公里的時速,但我們小排量的只有90公里/小時,別人都休息了,我們還在吭哧吭哧地趕路,疲勞駕駛加上路段危險,出現(xiàn)意外并不奇怪?!?/p>
隨著比賽越發(fā)艱難,媒體也在報紙上做出了中國摩托車手或將全軍覆沒的預測,此時只有魏廣輝一人仍在賽場上持續(xù)堅持。

遺憾的是在第七賽段結束時,魏廣輝已經因為錯過發(fā)車時間而失去比賽資格,但他仍然堅持跑完了第8賽段,車隊維修經理杰拉德給了魏廣輝這樣的評價:“魏的技術和體力都讓我非常意外,我更感到意外的是他對于比賽的適應性,第一次跑達喀爾能跑出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了不起了,如果考慮到他使用的是一部250賽車的話,那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雖然沒有順利完賽,一路的經過更是布滿挫折,可對于金城車隊而言,一切才剛剛開始。在達喀爾參賽過程中,不僅有國內官方媒體積極轉播,還有全球車迷的密切關注,無論是廣告效益還是品牌知名度,金城都得到了遠超預期的收獲。

此時最感迷茫的當屬遠在廣東的朱老板,明明初次參賽的殊榮本應由新動力獨享,而它也應依靠達喀爾而聲名遠揚,繼續(xù)創(chuàng)下年銷售破十萬臺的壯舉,只可惜時間不對、過程不對、初心不對、姿勢不對……哪哪都不對,導致一切準備都為金城做了嫁衣。
不過金城也很爭氣,在首次征戰(zhàn)達喀爾就面對失利之后,金城很快就組織隊伍參與到了2010年達喀爾的籌備之中,并且在余下的歲月中屢次斬獲好成績。
可持續(xù)參加達喀爾的金城,它用的是誰家摩托車?
完賽達喀爾后金城為什么不生產越野/拉力車?
參加達喀爾讓金城發(fā)生了哪些轉變?
2014年金城為何又放棄了達喀爾?
2017年宗申又為何去參加了達喀爾?
這些問題我們放在《中國摩托車隊征戰(zhàn)達喀爾歷史》的第二期,再為大家逐一解讀。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