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讀高三沒有自信抑郁,父母需要怎樣引導
最近一位家長留言說很焦慮,小孩讀高三,在性格方面有比較大的問題,在學校沒什么朋友,做事情對自己沒什么信心,學習成績也下滑了很多,這種情況下不知道怎樣去引導他,擔心會影響小孩的高考。
當你家小孩在性格上出現比較大的問題時,家長務必要引起重視,這里分享幾個建議給大家。
小孩沒有自信抑郁可能是父母的無心之過
多年來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充分證明,內向的自卑與膽小,是大部分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根源。
孩子膽小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父母身上,系鈴還須系鈴人,從父母入手,當父母具備更加科學的教養(yǎng)方式,才能逐步改變小孩膽小怕事的性格。在家庭教育上,很多父母犯了不少常見的錯誤。
比如,小孩考試考得不好,父母就愁眉苦臉的樣子,雖然沒有責罵小孩,但小孩接收到父母的情緒反饋就會變成“為什么我努力了,還是考不好”。
再比如,去別人家做客,小孩不小心說錯話,家長臉色變得很難看,是在告訴小孩別亂說,或者小孩理解為“少說話,說的得多錯的多”。

尋求心理咨詢機構的幫助
當父母不知道怎樣開導小孩的時候,可以找心理機構,協(xié)助家長解決小孩的問題。當然也有以心理學為基礎,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服務機構,比如知名度比較高的圓心譜,更加深度地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父母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是如何影響小孩的,從而教會家長懂得基本的心理學常識,以及掌握引導小孩的正確方法。
和傳統(tǒng)心理咨詢相比,圓心譜更強調讓父母成長起來,擁有科學引導小孩的能力,更有利于解決小孩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正因如此,這種方式受到很多家長的歡迎,更具備持續(xù)性。
讀高三兒子沒有自信抑郁家長如何引導
歸根到底還是要家長自己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只從小孩身上找原因,比如家庭環(huán)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意識地修復親子關系與家庭氛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修復孩子所遭受的疊加性心理創(chuàng)傷。
小孩性格變得孤僻自卑,影響最大的就是原生家庭的環(huán)境和教育。父母之間的關系,以及父母對待小孩的方式,是孩子性格的決定性因素。
父母一定要從家庭環(huán)境當中找問題,看看家庭教育是否存在問題。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能夠使孩子心理更健康,形成積極的性格。而一個負面情緒多的家庭環(huán)境,則會導致小孩的性格變得自閉和自卑,甚至更加極端。
寫到最后
小孩的心理變化會有很多表面的特征,父母應該多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一旦出現情緒問題,父母可以第一時間進行科學地引導。教育孩子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時間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原標題:兒子讀高三沒有自信抑郁,父母需要怎樣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