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內(nèi)核
在本期《十三邀》中歌劇藝術家田浩江對于歌唱表演是這樣理解的,他認為現(xiàn)在的年輕人過于重視技巧,反而丟失了歌劇最原本的要素——情感,當他和年輕女高音對戲時,自己將感情全部投入,而對方的情感一片空白,希望年輕人也可以沉下心來,從生活中感受情感,不斷學習拓寬眼界,掌握歌劇情感的內(nèi)核!
正因為有冒險性,人生才有追求的意義

正因為有了表達,生命就有了載體

也因為有了苦難,生活才有了希望

還因為有了情感,人生才不會慌張

1990年,到紐約闖蕩的田浩江接連被七個經(jīng)紀人拒絕,第八個人告訴他,如果不是有人推薦,他根本不會浪費時間去聽一個從中國來學聲樂的、已經(jīng)三十五歲還沒有歌唱事業(yè),聽上去就是一個沒戲的歌手。這樣一位“沒戲”的歌手,最終成為與大都會歌劇院簽約20年的重量級演唱家。

“有時候我覺得人沒有退路的時候可能是好事,就逼著自己,這個感覺呢,你跟今天的年輕人,學唱歌的年輕人講,沒用的,因為他們沒有這種,我們當年的那種壓力和緊張感嘛。”
“我覺得這個寬是非常重要,無論你是搞電影的,搞喜劇的,搞歌唱的,很難形容你缺的是什么,因為你必須得打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