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臺江心理醫(yī)院:《尋找百憂解》一個精神科醫(yī)生的觀察手記
這本書講的是一位精神科醫(yī)生陳百憂的工作手記。
講述她與12位病人在4000多天的日日夜夜里的治療與陪伴,而這類話題一般來說會有點沉重,不過我還是帶著好奇心翻開了這本書。
一個四五年不說話,嚴重自閉的少女患者,卻被一個熱情如火的中年躁狂女患者治愈了;
一個英俊儒雅的少爺,遭遇家庭變故和同伴霸凌,此后60多年的人生愿望就是自殺,卻有一個百依百順的女人始終慣著他;
一個被男人PUA十幾年的精明女強人,終于擺脫了控制,走出了抑郁癥的陰影,卻被腦瘤奪去了生命。
這些故事都來自陳百憂的《尋找百憂解》。
這是一位精神科醫(yī)生的觀察手記,記錄了12位精神病患者支離破碎的人生,透過這些精神病患者,也許你會看到自己的影子。
每一個苦苦掙扎的“正常人”,內心也會有千瘡百孔。
誰還沒有“犯病”的時候?痛苦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話題。
與痛苦共生,則是每個人必備的修行。
大多數(shù)人進入醫(yī)院是為了離開,但是陳百憂的患者不一樣,他們來到醫(yī)院是為了跟曾經(jīng)的自己剝離,而且其中有很多人進來后就再也不愿離去,因為在這里他們能夠得到的照料關懷比起外面更好,或者說在這里他們反而會被當做對等的關系來對待,即便是他們是精神病人,但他們也需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書里面的12位精神病患者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難言的人生,他們曾經(jīng)跌入深淵有些人最終能夠爬出來,但是有些人努力過后還是留下了遺憾的背影。
《尋找百憂解》里面的故事,都是實實在在的人生。透過對患者的人生解讀,作者向我們解釋了:一個外表看起來正常的人為什么會患病?一個家庭,如何才能不被一個病人拖垮?如何才能減少對后代的影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