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大:青少年抑郁、自傷自殺,真的是因為“玻璃心”嗎?
目前,抑郁癥防治4類重點人群,青少年、孕產(chǎn)婦、老年人群和高壓職業(yè)人群。青少年抑郁發(fā)病率高達2%至8%,且往往比成年人更具有自殺傾向。
“現(xiàn)在生活這么好,小小年紀,怎么會抑郁呢?”青少年患抑郁癥不是玻璃心,更不是矯情,它是一個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會導致持續(xù)感到悲傷和失去興趣,影響青少年的想法、感覺和行為,會導致嚴重心理和身體方面問題。我們不禁要問,原本天真爛漫的孩子,因何會抑郁?
青少年抑郁癥
家庭因素
家長對孩子過于苛責,稍有不如意就指責謾罵,甚至體罰,這種苛責會給孩子帶來壓抑和焦慮情緒。此外,家長忽視孩子的心理需求,除了保障物質(zhì)生活外沒有任何陪伴和溝通,比如常年把孩子放在老人家里、平時工作特別忙或父母離婚后再婚,孩子在心里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對家庭的關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導致孤獨感、消極情緒產(chǎn)生。
青少年抑郁癥
學校因素
青少年除了在家就是在學校,在學校的時間甚至比在家的時間都長,現(xiàn)在學生的壓力很大,青少年要面臨中考、高考和就業(yè)等重要時刻,而且每天上不完的課、寫不完的作業(yè),不斷被拿來和其他孩子比較,很容易導致抑郁癥。同時,還有一小部分校園暴力,一些內(nèi)向的人不敢告訴老師父母,只能受到欺辱,很容易患上抑郁癥。
青少年抑郁癥
性格因素
性格內(nèi)向、文靜、不愛交際、交流、不喜歡出頭露面、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消極面或遭受意外挫折的人,容易陷入抑郁狀態(tài)。另外,急性抑郁發(fā)作的青少年,病前個性多倔強、違拗,或被動的特點。慢性抑郁的青少年病前多表現(xiàn)出無能、被動、好糾纏、依賴和孤獨的特點。
青少年抑郁癥
網(wǎng)絡因素
網(wǎng)絡總是和現(xiàn)實不一樣的,青少年很容易迷失在網(wǎng)絡世界中,網(wǎng)絡世界和現(xiàn)實的不相符導致青少年嚴重的悲觀厭世,心境低落等消極情緒,長時間就容易患抑郁癥。
很多家長意識不到青少年抑郁癥的嚴重性
其實抑郁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家長意識不到抑郁癥的嚴重性。家長大多認為孩子的世界是繽紛多姿、充滿歡笑的,除了學習什么都不用管,小小年紀哪有抑郁的可能?
青少年抑郁癥是以情緒抑郁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因為患兒在臨床上具有較多的隱匿癥狀,同時由于患兒認知水平有限,不像成人抑郁患者那樣體驗出諸如罪惡感,自責等情感體驗。越小的孩子,他更容易通過軀體的癥狀表達出來,就是身體不舒服。
有的孩子可能是會更容易跟家長,跟其他人出現(xiàn)一些對抗的情緒,發(fā)脾氣,易激惹,違抗,攻擊等行為問題。
還有就是容易疲勞,上課打瞌睡,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這個孩子偷懶了,對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了。
還有一些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反常的食欲的方面一些變化,比如大多數(shù)成年人可能抑郁癥更多時候是食欲下降,但在兒童青少年中,有一部分孩子他抑郁了以后反而食欲是增強的。
青少年這些抑郁癥信號你知道嗎?
青少年抑郁癥初期的信號很容易被大家忽視,這些危險信號。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就醫(yī)。
◆長期沉默寡言,時?;钤谧约旱氖澜?/p>
◆缺少同齡朋友,難以融入任何同齡群體
◆正?;顒影l(fā)生改變,時常將自己鎖在房間
◆老實溫順,不追求獨立或有任何的反抗
◆學校表現(xiàn)突然變糟
◆經(jīng)常離家出走或者逃學
◆經(jīng)常打架斗毆或?qū)θ耸┘由眢w虐待
◆頻繁甚至一直焦慮或抑郁
◆談論或威脅自殺
當您發(fā)現(xiàn)您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產(chǎn)生抑郁情緒,或癥狀復雜以致于影響正常生活時,就要提高警惕了。如果情況嚴重的話,一定要及時就醫(yī),需求專業(yè)幫助。
對于有抑郁癥傾向的青少年來說,父母的陪伴十分重要。那么,父母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1、正確與孩子溝通
一定不要指責或批評孩子,要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找到他們?yōu)槭裁匆钟舻脑?。對于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可以引導他們多參加,提升對生活的熱情,幫助他們重新找到積極生活的信心。
2、重視孩子身體狀況
以孩子的身體健康為重,幫助孩子戒掉經(jīng)常打游戲、熬夜等壞習慣。不要讓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產(chǎn)品,縮短上網(wǎng)的時間,減少不良信息的誘導。
3、尋求專業(yè)的幫助
在必要的情況下,尋求專業(yè)的幫助,制定治療方案,讓孩子參與決策,以免在后期的治療中,孩子會產(chǎn)生反抗心理,影響治療進度和效果。
如今,青少年抑郁癥形勢依然嚴峻。對于家長來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并沒有錯,但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不要一味地給孩子施加壓力,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害了孩子。
如果你是青少年,你認為你經(jīng)常會的沮喪,或你有一個朋友誰長期會沮喪,要學會尋求幫助。主動與父母、親密的朋友、老師或其他信任的人分享你的憂慮,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