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歐麗娟公開課|字幕版|199講

女子弄文誠可罪










2023.3.23
1.二十五回 一僧一道的形象:
神界形象(仙形道體),俗界形象(形殘,畸/陋人,來源于莊子:畸于人:訴諸于凡人的標(biāo)準(zhǔn)畸形,而侔于天)“,缺”缺了門牙漏風(fēng),所以才可以泄露天機,完好的人講得清清楚楚就只會“道非道非常道”,
支離疏:形殘神全,內(nèi)在充盈,得到主體性,建構(gòu)自我;俗人:形全神殘:迷茫痛苦,自己沒有辦法面對自己)——打破表面現(xiàn)象,見到真理。ps“佛看眾生皆是佛,魔看眾生皆是魔”
2.同中之意(性別分工、方式不同)
(1)一僧,和尚:度化女性,①香菱薛蟠“巧妻常伴拙夫眠”,第一次度脫失?、?strong>林黛玉“癩頭和尚”吃人參養(yǎng)榮丸,先天不足,納蘭容若“情深不壽,慧極必傷”③薛寶釵“禿頭和尚”,先天壯,比較健全,平衡,不必外來情感動蕩就死,吃冷香丸,治標(biāo),藥方之奇特,制作過程之繁瑣,期待藥效之奇,病癥之重,但只治咳嗽,——都沒有度脫苦厄
(2)一道:①甄士隱失女(晝夜啼哭,不能尋死),失火(無根),遇人不淑(親人致命一刀,敵人會有防備),聽到道人好了歌的點化“道情歌,道情詩”②賈瑞遇破足道人,風(fēng)月寶鑒③第66回,柳湘蓮——度化成功,極大震驚和極大變化會有一種平靜,
2023.3.29
僧和道度化的差異
僧 和尚:外在超越(力量):法術(shù)、咒語;出場時機:日常生活,不是內(nèi)發(fā),不徹底
道:內(nèi)在超越:機鋒打動悟性;外在處境水到渠成,內(nèi)在力量
隱含在這里面的性別意識:女性無法度脫成功,意味著女性很難解脫(惜春不屬于悟道型)
【重點:四次啟蒙】
啟悟理論,例如馬致遠(yuǎn)的度脫劇,鐘離權(quán)的四次化身對男主角度脫。紅樓夢把敘事重點放在人物內(nèi)心,啟悟的中心放在賈寶玉的意識,這是超越元代度脫劇的地方。
啟悟故事,要帶領(lǐng)他有重新認(rèn)識,個性變化。
第一個,生理成熟,為什么是性啟蒙是最先?意義何在?
1.確定寶玉的傳宗接代能力。對貴族來說,家產(chǎn)傳承的重于一切,可以生出下一代繼承人。
2.成為父親的權(quán)利,享受溫柔鄉(xiāng)的權(quán)利,進(jìn)入成人的準(zhǔn)備階段:賈蕓想認(rèn)寶玉為父親,寶玉自封“絳洞花主”(性啟蒙的前提是寧榮二公的囑托,托警幻仙子度化:這可能是個辦法,例如漢賦的”勸百諷一“;空結(jié)情色,增加欲望之后發(fā)現(xiàn)無限荒涼,增悲之后解脫。)【隱含意義:情欲聲色是為了警其癡頑,癡頑意味:兒童式的無知無事。換言之,性成熟就宣告了童年原始樸真的死亡】
分析:情欲和死亡結(jié)為一體,亞當(dāng)和夏娃的樂園是被食禁果而樂園毀滅。比如秦可卿的人物判詞,不正當(dāng)?shù)那橛徽?dāng)?shù)纳矸?、環(huán)境會導(dǎo)致家族的滅亡。大觀園被毀滅;女兒從幸到不幸的就是性,(洞房花燭夜)只是性和婚姻結(jié)合在一起。成長是幻滅的開始。
啟悟?qū)煟?strong>兼美仙子,兼寶釵黛玉之美,這種美是矛盾統(tǒng)一體,只能是在仙界實現(xiàn)。字可卿,這個秦可卿可能不是現(xiàn)實中的可卿,不要和現(xiàn)實等同。因為夢前、夢后,現(xiàn)實中的秦可卿都在做同一件事,夢可以時間很短,但經(jīng)歷的事情可以很多。
第二次思想啟蒙。第二十二回,寶釵生日,寶釵:《寄生草》
一曲戲:魯智深醉鬧五臺山,唱詞辭藻更妙,寄生草,”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幻滅美學(xué),“弄了片白茫茫一片真干凈”
“空:滅情關(guān);薛寶釵在熱鬧中看到荒蕪,具有一種悟道者的稟賦;情,色:現(xiàn)象中的一切”
第三次思想啟蒙,第三十六回,齡官的情有獨鐘,喜歡賈薔,
而不喜歡賈寶玉,“世界為我為中心,自我中心”的孩子,【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我,各人各得眼淚罷了,情緣各有分定,不知以后的人是不是現(xiàn)在的人。人是一個孤獨的本質(zhì),這是一種常態(tài);集萬人寵愛的狀態(tài)不是一種常態(tài)?!俊竟芨Q蠡測】,先認(rèn)識到自己的不足感,才能超越自我的豐富感。
化灰化煙的一種理想死法:寶玉喜歡的,女兒的眼淚都是葬我,樂園的永恒化的另類表達(dá)。
脫離人我不分,而感受到人是孤獨的,不能全得這個世界。
比如鴛鴦不嫁,尤三姐喜歡柳湘蓮,彩云喜歡賈環(huán)——廣度的去中心化
深度的去中心化:
——第四次:藕官燒書,祭奠的是情人。第五十八回回目:“杏子陰假鳳泣虛凰,茜紗窗真情揆癡理”。明確【兩假創(chuàng)出真情,“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不一定是唯一價值觀,真情+癡理可以并存。】≠癡情
【不從外在來判定你的真情標(biāo)準(zhǔn),至情由心而定?!?/p>
藕官+藥官=寶玉+黛玉;藕官+蕊官(續(xù))=寶玉+寶釵。
不是全有和全無的排他性,而是有一個點“癡理觀:情理兼?zhèn)洌?/p>
推翻了湯顯祖至情的觀點“情在而理亡”“一往情深”,深到生者可以死,死也可以生。
【注意五十八回關(guān)鍵:遵循“大道理”“只要不把死的丟過不提”】
孤守一世比“續(xù)弦”容易。前者有外在形式的幫助,ps可是你沒忘是自己沒忘,不必讓別人知道你沒忘。
所以:啟蒙者是藕官,寶玉也反過來提醒藕官:你的道理是對的,你不必?zé)堝X,(這里:寶玉認(rèn)為孔子是至高無上的準(zhǔn)則。)
只需一心誠虔,“心”,
最高目標(biāo):敬和誠(內(nèi)在)
外在形式:婚姻、香紙。外在最大的形式是“生死”,生死都不會動搖你的心。守住那份心,不被婚姻的形式限制。也就是情理兼?zhèn)洹?/p>

情理兼?zhèn)涞囊馓N:兩盡其道
比如寶玉私祭金釧,這是紅樓夢常見筆法:“在歡樂中看蕭條,在生的歡愉中看到死的悲哀,”相互交展。
大家族不見了公子,是很大的事情。先在形式上做到最高的標(biāo)準(zhǔn),這是人之常情。比如尋一個潔凈地方。茗煙作為寶玉的代言人,“盡心,讓陰魂安心,“讓大家放心豈不兩盡其道”大題目來勸我”和藕官的那一段話如出一轍“大道理,大節(jié)”。
兩盡其道不只是體現(xiàn)在愛情當(dāng)中,可以擴(kuò)展到“各盡其道”
比如四十八回,柳湘蓮修秦鐘的墳,“動不動就被人知道”嚴(yán)格的規(guī)范,能說不能行,大家閨秀就更難出門了。(牡丹亭西廂記就是架空的,很難出門。)

各盡其道:都可以在自己心的主導(dǎo)之下,在現(xiàn)實限制當(dāng)中,努力把心意發(fā)揮和踐行
【沒有錢沒有關(guān)系,可以有其他的行動,沒有行動,可以有錢,最重要的是要有心,大家都一樣的可貴!】
所謂的學(xué)習(xí)就是要超越自我的局限,我們要去認(rèn)識跟我們原來所想,所知不一樣的,才會成長。
癡理觀的絕佳體現(xiàn):襲人嫁蔣玉菡。留下了麝月,也就是襲人雖然嫁了蔣玉菡,但不能懷疑其心的純潔,“雖去實未去”,所以不能以此批駁襲人不專情。
再次談寶釵,在魯智深醉鬧五臺山,那出戲之前,都是不好的形象,點賈母喜歡的熱鬧戲,“他在人家的誤會中自得其樂,在別人的無知甚至誤會,飽受這種負(fù)面的觀感,“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因為他真正知道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在熱鬧中看到虛無,寶釵有很豐厚的品格。
四次啟蒙的總結(jié):導(dǎo)師都是女性,這些女性比寶玉走的更前面,走的更早,走的更高,但他們終極沒有到達(dá)一個所謂悟道的境界。悟道者都是男性。也會有性別意識。(性啟蒙:兼美;第二次寶釵,第三次齡官,第四次藕官。)
成長小說:男孩成長為男人的故事。
五經(jīng),不把女人看作是人,而不是獨立的個體,被提到都是被身份為提到,依附性的身份,在成長中只是不同身份的改變。妻子,母親,女兒。
“女人不在年齡中生活”:年齡的變化對女人來講差異不大,沒有什么成長可言。
風(fēng)箏。在瀟湘館填柳絮詞,①林黛玉——美人風(fēng)箏,②晴雯的風(fēng)箏——大魚;③賈環(huán)——螃蟹“皮里春秋空黑黃”怨天尤人,不會反省自己。④寶琴——紅色蝙蝠,紅色,最完美的女性。蝙蝠,與“?!蓖?,(紅樓夢的色彩美學(xué)),命運也是完好的。⑤寶釵——七只大雁,主流觀念:秋去春來/七:單數(shù),暗示守寡,大雁很辛苦,求生很難,面對分離,“恩愛夫妻不到冬”
“皮里春秋”展開:二十七回,楊貴妃寶釵,趙飛燕黛玉,纖瘦,不能詮釋暴力;皮里春秋形容薛寶釵:“不關(guān)己事不開口,一問三不知”;金瓶梅“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關(guān)鍵時刻:利害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時刻。“人心隔肚皮”,把春秋放在皮里,把評判放在皮里,是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