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辟謠:六耳獼猴的綜合能力是否與孫悟空平手?

2022-02-26 19:57 作者:龍駒歸來  | 我要投稿

我想,六耳替換論(被打死的是真孫悟空,繼續(xù)取經(jīng)的是六耳獼猴)、六耳分身論(六耳是孫悟空拔一根毫毛變出的分身,一切都是孫悟空自導(dǎo)自演)、六耳心魔論(六耳由孫悟空的心魔幻化而成,并不真實存在)這些謠言我都沒必要多說了?,F(xiàn)在,是時候辟謠六耳弱雞論了!六耳弱雞論認為,六耳只有武藝沒有戰(zhàn)斗法術(shù),且武藝遠不及孫悟空,他們打遍三界十方,廝殺三天三夜純屬六耳被孫悟空攆著打。諦聽所謂之“神通無二”純屬吹牛。之前西游記吧吧友觀天之道以及小吧主瑪雅天神已經(jīng)寫了辟謠文進行辟謠了,辟謠效果很不錯,但還是有人喜歡鉆空子來黑六耳!甚至還有人說諦聽所謂之“神通無二”只代表孫悟空與六耳武藝無二,并不是綜合能力無二,因為西游記里有神通單指武藝的情況。

先來辟謠那幾個經(jīng)常被用來抹黑六耳獼猴的戰(zhàn)斗力的證據(jù)。


1、六耳一棒子沒壓死唐僧。

拿這個來黑就很沒意思了。非要較真的話,孫悟空在烏雞國一棒子也一樣沒打死唐僧,唐僧在寶象國被奎木狼變成老虎之后,一群士兵拿兵器打他都無法給他造成絲毫傷害!為什么?

【可憐!若不是喚那幾位神來,這一下,就是二千個唐僧,也打為肉醬!多虧眾神架住鐵棒道:“大圣,那怪會騰云,先上殿去了。”行者趕上殿,他又跳將下來扯住唐僧,在人叢里又混了一混,依然難認?!?/p>

【有幾個大膽的武將,領(lǐng)著將軍校尉一擁上前,使各項兵器亂砍,這一番,不是唐僧該有命不死,就是二十個僧人,也打為肉醬。此時幸有丁甲、揭諦、功曹、護教諸神,暗在半空中護佑,所以那些人,兵器皆不能打傷。】

【行者在匣里默默的念咒,教道:“護法諸天、六丁六甲,我今設(shè)法降妖,這太子不能知識,將繩要捆我?guī)煾?,汝等即早護持,若真捆了,汝等都該有罪!”】

【拘得那五方揭諦,六丁六甲、一十八位護教伽藍,都在金鐃之外道:“大圣,我等俱保護著師父,不教妖魔傷害,你又拘喚我等做甚?”】

因為原文寫得很清楚,唐僧是有一群護法神保護的。如果沒有他們,二千個唐僧也得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成肉醬!二十個唐僧也得被士兵們打成肉醬!所以唐僧沒被六耳一棒子壓死,就是護法神的功勞。


2、六耳攔不住沙僧。

如果這都能算黑點的話,那孫悟空攔不住虎先鋒豈不也算黑點了?

【那虎怪撐持不住,回頭就走。他原來在那洞主面前說了嘴,不敢回洞,徑往山坡上逃生。行者那里肯放,執(zhí)著棒,只情趕來,呼呼吼吼,喊聲不絕,卻趕到那藏風山凹之間。正抬頭,見八戒在那里放馬。八戒忽聽見呼呼聲喊,回頭觀看,乃是行者趕敗的虎怪,就丟了馬,舉起鈀,刺斜著頭一筑。可憐那先鋒,脫身要跳黃絲網(wǎng),豈知又遇罩魚人,卻被八戒一鈀,筑得九個窟窿鮮血冒,一頭腦髓盡流干?!?/p>

再說了,原文寫得很清楚,六耳根本沒追上去。而且眾猴圍住沙僧之后,原文并沒有寫六耳來打沙僧了。更何況,原文對沙僧用的詞是“逃生”,這根本算不上六耳的黑點。

【這沙僧見了大怒道:“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里又有一個沙和尚!不要無禮!吃我一杖!”好沙僧,雙手舉降妖杖,把一個假沙僧劈頭一下打死,原來這是一個猴精。那行者惱了,輪金箍棒,帥眾猴,把沙僧圍了。沙僧東沖西撞,打出路口,縱云霧逃生道:“這潑猴如此憊懶,我告菩薩去來!”那行者見沙僧打死一個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來追趕】,回洞教小的們把打死的妖尸拖在一邊,剝了皮,取肉煎炒,將椰子酒、葡萄酒,同眾猴都吃了?!?/p>


3、最后六耳現(xiàn)了本相就被孫悟空一棒子秒殺。

【那獼猴毛骨悚然,料著難脫,即忙搖身一變,變作個蜜蜂兒,往上便飛。如來將金缽盂撇起去,正蓋著那蜂兒,落下來。大眾不知,以為走了,如來笑云:“大眾休言,妖精未走,見在我這缽盂之下?!贝蟊娨话l(fā)上前,把缽盂揭起,果然見了本象,是一個六耳獼猴。孫大圣忍不住,輪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至今絕此一種?!?/p>

拿六耳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來抹黑六耳的,則是根本不了解西游記里的打斗的。因為現(xiàn)實中的格斗比賽中,拳腳打到對方身上是家常便飯,因此抗擊打能力極其重要。所以就有人想當然地把格斗比賽帶入西游記,想當然地認為西游記里的器械格斗中,兵器打到對方身上是家常便飯,防御能力極其重要,然后就拿六耳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來說明六耳獼猴防御力太弱,所以武藝不行。

而事實是,西游記里的打斗根本不存在分出勝負之前,兵器就打在對方身上的情況。孫悟空與黃風怪的打斗贊詩里就有一句“戳著的魂歸冥府,打著的定見閻王?!蹦倪负蛯O悟空原本正開著三頭六臂放兵器雨對轟,但孫悟空拔一根毫毛變出一個分身吸引哪吒的火力,然后繞到哪吒身后給了哪吒的左臂一棒子,哪吒就直接失去了戰(zhàn)斗力。要是這個時候?qū)O悟空追上去,哪吒就徹底完了!奎木狼被孫悟空丟個破綻,快要被孫悟空一棒子打到身上的時候,就立刻選擇了逃跑。狐阿七在被孫悟空三四回合打得力軟的情況下,還能跟豬八戒打得不分勝負,說明狐阿七的武藝強于豬八戒。但即便如此,當沙僧加入戰(zhàn)斗時,狐阿七見勢不妙,選擇了逃跑,結(jié)果豬八戒追上去,一樣一招斃命。

【三太子與悟空各騁神威,斗了個三十回合。那太子六般兵器,變做千千萬萬;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半空中似雨點流星,不分勝負。原來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他拔下一根毫毛,叫聲“變!”就變做他的本相,手挺著棒,演著哪吒;他的真身,卻一縱,趕至哪吒腦后,著左膊上一棒打來。哪吒正使法間,聽得棒頭風響,急躲閃時,不能措手,被他著了一下,負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舊歸身,敗陣而回。】

【行者心中暗喜道:“這個潑怪,他那口刀,倒也抵得住老孫的這根棒。等老孫丟個破綻與他,看他可認得。”好猴王,雙手舉棍,使一個高探馬的勢子。那怪不識是計,見有空兒,舞著寶刀,徑奔下三路砍,被行者急轉(zhuǎn)個大中平,挑開他那口刀,又使個葉底偷桃勢,望妖精頭頂一棍,就打得他無影無蹤,急收棍子看處,不見了妖精,行者大驚道:“我兒啊,不禁打,就打得不見了。果是打死,好道也有些膿血,如何沒一毫蹤影?想是走了?!薄?/p>

【兩個在山頭一來一往,戰(zhàn)經(jīng)三四回合,那怪力軟,敗陣回走。行者趕來,卻被老魔接住,又斗了三合,只見那狐阿七復(fù)轉(zhuǎn)來攻。這壁廂八戒見了,急掣九齒鈀擋住。一個抵一個,戰(zhàn)經(jīng)多時,不分勝敗,那老魔喝了一聲,眾妖兵一齊圍上。卻說那三藏坐在蓮花洞里,聽得喊聲振地,便叫:“沙和尚,你出去看你師兄勝負如何?!鄙成e降妖杖出來,喝一聲,撞將出去,打退群妖。阿七見事勢不利,回頭就走,被八戒趕上,照背后一鈀,就筑得九點鮮紅往外冒,可憐一靈真性赴前程?!?/p>

這些例子都說明了,如果在打斗的過程中一旦被對方的兵器打到了,就直接輸了!妥妥的技不如人!這與現(xiàn)實中的徒手格斗比賽完全就是兩碼事!搞得好像你讓二郎神和牛魔王站著不動挨孫悟空一棒子就不會完犢子一樣!六耳被如來一缽盂扣住之后現(xiàn)了本相,當孫悟空一棒子打下去之后,六耳可有任何防守動作?此時他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有什么丟人的?

不會吧不會吧?你還想說這是六耳速度太慢,孫悟空之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所以一直在放水打六耳,要把六攆到各處去辨真假,實際上六耳是被孫悟空一棒子秒殺的水平,所以現(xiàn)在孫悟空全力打下去,六耳根本反應(yīng)不過來?既然如此,那話不多說!直接上原文!

【不多時,果見花果山,按下云頭,二人洞外細看,果見一個行者,高坐石臺之上,與群猴飲酒作樂。模樣與大圣無異:也是黃發(fā)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條兒金箍鐵棒,足下也踏一雙麂皮靴;也是這等毛臉雷公嘴,朔腮別土星,查耳額顱闊,獠牙向外生?!具@大圣怒發(fā)】,一撒手,撇了沙和尚,掣鐵棒上前罵道:“你是何等妖邪,敢變我的相貌,敢占我的兒孫,擅居吾仙洞,擅作這威福!”那行者見了,公然不答,也使鐵棒來迎。】

咱先不說孫悟空有沒有對六耳放水,孫悟空剛遇上六耳的時候,他是十分生氣的。在生氣且完全不了解對方是什么水平的情況下,孫悟空還有什么理由放水?既然一上來就輪著棒子認真打,那他咋沒有一棒子秒殺六耳呢?

這個時候,我們就來講講邏輯。咱先假設(shè)孫悟空能一棒子秒殺六耳這個結(jié)論成立,如果六耳真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了,那不太好辦了?首先觀音已經(jīng)證明了打唐僧這件事不是孫悟空干的,然后在雙方開打之前,沙僧也知道他身邊的就是孫悟空。這個時候,孫悟空一棒子打死六耳,沙僧也不可能認不出來誰真誰假。這個時候,他們再把六耳的尸體帶到觀音那里。這件事不就結(jié)了?還用得著把六耳攆來攆去,攆到各處辨真假嗎?

而且很多人對現(xiàn)本相這個概念,怕不是有什么誤解!他們看見牛魔王、青獅、九頭蟲這些妖王在打不過對方的情況下,通過現(xiàn)本相強化自己來反擊,就想當然地認為六耳被如來一缽盂扣住六耳之后,就企圖通過現(xiàn)本相強化自己來掙脫缽盂。然而這是一回事嗎?之前我已經(jīng)證明了,在打斗中被對方的兵器打到,就得失去戰(zhàn)斗力。牛魔王、青獅、九頭蟲,他們在現(xiàn)本相之前,可有任何被孫悟空打到的情況?他們哪里失去戰(zhàn)斗力了?而且這些靠本相吃飯的妖王也只是少數(shù),大部分妖王靠的還不是自己人形的武藝?

現(xiàn)本相的情況真正與六耳獼猴一樣的,是黃風怪被飛龍杖攻擊后現(xiàn)本相,以及青牛精被芭蕉扇攻擊后現(xiàn)本相這倆例子。

【戰(zhàn)不數(shù)合,那怪吊回頭,望巽地上才待要張口呼風,只見那半空里,靈吉菩薩將飛龍寶杖丟將下來,不知念了些甚么咒語,卻是一條八爪金龍,撥喇的輪開兩爪,一把抓住妖精,提著頭,兩三捽,捽在山石崖邊,現(xiàn)了本相,卻是一個黃毛貂鼠。行者趕上舉棒就打,被菩薩攔住道:“大圣,莫傷他命,我還要帶他去見如來?!薄?/p>

【老君念個咒語,將扇子搧了一下,那怪將圈子丟來,被老君一把接住;又一,搧那怪物力軟筋麻,現(xiàn)了本相,原來是一只青牛。老君將金鋼琢吹口仙氣,穿了那怪的鼻子,解下勒袍帶,系于琢上,牽在手中?!?/p>

他們和六耳獼猴一樣都是在被攻擊之后現(xiàn)了本相,之后就沒有任何反抗動作。這不很明顯就是因為被攻擊而失去戰(zhàn)斗力,無法再靠法力維持自己的人形和變化,所以才現(xiàn)本相了?孫悟空在六耳徹底失去戰(zhàn)斗力的情況下一棒子將其打死,怎么就能說明六耳是被孫悟空秒殺的水平了?

更何況,牛魔王的本相是頭如峻嶺,角似鐵塔的大白牛,青獅的本相是獅子,九頭蟲的本相是縱大鵬無他力氣的九頭鳥,哪個不是猛獸?而六耳獼猴的本相是獼猴,黃風怪的本相是黃毛貂鼠,你能想象一個人形的妖怪在武藝打不過對方的情況下,現(xiàn)了自己那比自己的人形還弱小的本相來“強化”自己嗎?


4、孫悟空去哪六耳就去哪辨真假,說明六耳是被孫悟空攆著打的,不然他干嘛要去辨真假?

可見,六耳弱雞論和六耳替換論、六耳分身論一樣,都覺得六耳跟孫悟空一起去辨真假這件事有問題。那么請問,六耳有什么理由不去辨真假呢?六耳的目的就是取代孫悟空,他對自己肯定有足夠的自信。再說了,如果孫悟空要去某個地方辨真假,六耳說不去了,那誰真誰假不就一目了然了?這個時候,孫悟空去找如來,如來的慧眼直接就能找到六耳的藏身之處,直接將其降伏!所以六耳如果不去辨真假,就會直接露餡!更何況,如果孫悟空真是一直攆著六耳打,那在場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雙方的差別。然而有誰覺得兩只猴子有差別嗎?沒有吧!


5、孫悟空對六耳一直在拉拉扯扯,沒有真刀真槍地干。

既然如此,那我就把他倆所有的打斗的原文都貼出來。

花果山初遇:

?【這大圣怒發(fā),一撒手,撇了沙和尚,掣鐵棒上前罵道:“你是何等妖邪,敢變我的相貌,敢占我的兒孫,擅居吾仙洞,擅作這威福!”那行者見了,公然不答,也使鐵棒來迎。】

打到南海(他們從初遇一直到打到南海,雙方一直都拿著棒子打,中途沒停過。):

【你看那兩個行者,且行且斗,直嚷到南海,徑至落伽山,打打罵罵,喊聲不絕?!?/p>

打入天庭:

【二人扯扯拉拉,口里不住的嚷斗,徑至南天門外,慌得那廣目天王帥馬趙溫關(guān)四大天將,及把門大小眾神,各使兵器擋住道:“那里走!此間可是爭斗之處?”】

打出天庭:

【這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歡喜,揪頭抹頸,復(fù)打出天門,墜落西方路上道:“我和你見師父去!我和你見師父去!”】

沙僧和他們自花果山一別,花了三天三夜才到唐僧身邊:

【卻說那沙僧自花果山辭他兩個,又行了三晝夜,回至本莊,把前事對唐僧說了一遍。】

沙僧和唐僧八戒剛說幾句話,孫悟空和六耳獼猴就打來了:

【正說間,只聽半空中喧嘩人嚷,慌得都出來看,卻是兩個行者打?qū)??!?/p>

打入地府:

【卻說那兩個行者又打嚷到陰山背后,唬得那滿山鬼戰(zhàn)戰(zhàn)兢兢,藏藏躲躲?!?/p>

打出地府:

【看那兩個行者,飛云奔霧,打上西天。】

打入靈山:

【他兩個在那半空里,扯扯拉拉,抓抓挜挜,且行且斗,直嚷至大西天靈鷲仙山雷音寶剎之外?!?/p>

我尋思他們拉拉扯扯打了三天三夜也一樣是沒分高下啊!并且他們雖然是拉拉扯扯,但原文對他們同樣用了“打”和“斗”這兩個字,這妨礙他們在認真打嗎?再說了,孫悟空本身就很擅長徒手格斗,他與青牛精就徒手格斗過一場。并且孫悟空在平頂山使出身外身技能時,變出的小行者中有使棒的,也有掄拳的,甚至連抱著腳踝啃筋的都有!這妨礙這是一場認真的打斗嗎?

【你看他長的使棒,短的輪拳,再小的沒處下手,抱著孤拐啃筋,把那小妖都打得星落云散,齊聲喊道:“大王啊,事不諧矣!難矣乎哉!滿地盈山皆是孫行者了!”】

更何況,雙方都在拉扯,又不是只有孫悟空在拉扯,雙重標準玩不得!如果非要說拉扯就是放水,那我只能說六耳也在對孫悟空放水。這根本不可能是一些人所謂之六耳被孫悟空壓制得死死的,掏不出棒子。畢竟空手的青牛精被孫悟空變出的三五十個分身壓制,他也一樣能掏圈子!

【那兩個雷公與哪吒太子,帥眾神跳到跟前,都要來相助;這壁廂群妖搖旗擂鼓,舞劍輪刀一齊護。孫大圣見事不諧,將毫毛拔下一把,望空撒起,叫“變!”即變做三五十個小猴,一擁上前,把那妖纏住,抱腿的抱腿,扯腰的扯腰,抓眼的抓眼,挦毛的挦毛。那怪物慌了,急把圈子拿將出來。大圣與天王等見他弄出圈套,撥轉(zhuǎn)云頭,走上高峰逃陣。那妖把圈子往上拋起,唿喇的一聲,把那三五十個毫毛變的小猴收為本相,套入洞中,得了勝,領(lǐng)兵閉門,賀喜而去?!?/p>

退一萬步講,如果真是孫悟空把六耳壓得死死的,讓六耳根本沒機會掏棒子,那在場的人都能看出二者的不同。然而有這回事嗎?所以說,對于雙方拉拉扯扯這件事,要么就承認六耳也在對孫悟空放水,要么就老老實實地承認他們在通過徒手格斗決勝負!根本不可能存在孫悟空單方面對六耳放水的情況!而且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雙方一直在拉扯,反倒更加說明了六耳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不丟人?之前雙方一直在拉扯,沒用棒子,而六耳被如來一缽盂扣住,現(xiàn)本相之后,孫悟空就對他用棒子了,這本來就不公平!


以上就是黑六耳的人常用的證據(jù),之前西游記吧小吧主瑪雅天神和吧友觀天之道都寫了辟謠文對該謠言進行了辟謠,效果很不錯,但仍然有人喜歡鉆空子來黑六耳,所以我才要做些更詳細的補充。


然而近期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神論,即諦聽所謂之“神通無二”是單指“武藝無二”,因為六耳不可能擁有金剛不壞身,且西游記里存在神通單指武藝的情況。

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要來明確一下神通的概念。之前我掛過的某個猴吹說過:“孫悟空的三頭六臂、兵器雨、身外身、法天象地都叫神通,跟法力有什么關(guān)系?”還見過別人說:“西游記的戰(zhàn)力體系分四個指標,分別是武藝、神通、法力、法寶。”這就相當于是把神通跟武藝、法力、法寶劃清了界限!好家伙!看來還得分一個指標,叫手段,像鎮(zhèn)元子的袖褪乾坤就應(yīng)該叫手段了!既不是神通也不是法力了!

【大仙把玉塵左遮右擋,奈了他兩三回合,使一個袖里乾坤的手段,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風輕輕的一展,刷地前來,把四僧連馬一袖子籠住?!?/p>

【注:現(xiàn)在的通行本里鎮(zhèn)元子的這招叫“袖里乾坤”,但百回本西游記最早的版本明代世德堂本里就是“袖褪乾坤”?!?/p>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原著里神通和手段這兩個詞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都超過了一百次,我就不全貼出來了,就貼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孫悟空和哪吒的打斗,就已經(jīng)說明了神通和手段是一個意思!因為他們的三頭六臂既被稱為手段,又被稱為神通!

【那哪吒奮怒,大喝一聲,叫“變!”即變做三頭六臂,惡狠狠,手持著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丫丫叉叉,撲面打來。悟空見了,心驚道:“這小哥倒也會弄些【手段】!莫無禮,看我【神通】!”好大圣,喝聲“變”也變做三頭六臂;把金箍棒幌一幌,也變作三條;六只手拿著三條棒架住?!?/p>

而百眼魔君的金光陣,既被稱為神通,又被稱為法力!孫悟空開鎖的法術(shù)也被稱為手段,你還敢說法力不算神通、手段?

【原來這道士剝了衣裳,把手一齊抬起,只見那兩脅下有一千只眼,眼中迸放金光,十分利害:森森黃霧,艷艷金光,森森黃霧,兩邊脅下似噴云;艷艷金光,千只眼中如放火。左右卻如金桶,東西猶似銅鐘。此乃妖仙施【法力】,道士顯【神通】,幌眼迷天遮日月,罩人爆燥氣朦朧;把個齊天孫大圣,困在金光黃霧中?!?/p>

【行者道:“你看【手段】!”好行者,把金箍棒捻在手中,使一個【解鎖法】,往門上一指,只聽得突蹡的一聲響,幾層門雙鐄俱落,唿喇的開了門扇。】

那么神通和手段這倆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看得出來,神通和手段這倆詞一樣,都是泛指本領(lǐng),也就是說,武藝、法術(shù)、法寶都可以算是神通、手段。所以大家都應(yīng)該看得出來,被稱為神通的孫悟空的法天象地和被稱為手段的鎮(zhèn)元子的袖褪乾坤都是法術(shù)。

【他弄到歡喜處,跳上橋,走出洞外,將寶貝攥在手中,使一個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聲“長!”他就長的高萬丈,頭如泰山,腰如峻嶺,眼如閃電,口似血盆,牙如劍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把些虎豹狼蟲,滿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頭拜禮,戰(zhàn)兢兢魄散魂飛?!?/p>

【大仙把玉塵左遮右擋,奈了他兩三回合,使一個袖褪乾坤的【手段】,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風輕輕的一展,刷地前來,把四僧連馬一袖子籠住?!?/p>

至于所謂的神通特指武藝,又是什么情況呢?我們就貼幾段原文出來:

孫悟空在龍宮里耍棍被旁白稱為弄神通:

【你看他弄【神通】,丟開解數(shù),打轉(zhuǎn)水晶宮里?;5美淆埻跄憫?zhàn)心驚,小龍子魂飛魄散;龜鱉黿鼉皆縮頸,魚蝦鰲蟹盡藏頭?!?/p>

巨靈神被孫悟空靠武藝打敗后評價孫悟空神通廣大:

【巨靈神回至營門,徑見托塔天王,忙哈哈下跪道:“弼馬溫果是【神通】廣大!末將戰(zhàn)他不得,敗陣回來請罪?!薄?/p>

黃眉怪面對孫悟空、小張?zhí)?、四大將的圍攻時被贊詩評價為神通大:

【小太子,楮白槍,四柄錕鋘劍更強。悟空又使金箍棒,齊心圍繞殺妖王。妖王其實神通大,不懼分毫左右搪。狼牙棒是佛中寶,劍砍槍輪莫可傷?!?/p>

孫悟空第一次與三犀牛打了百五十合不分勝負,最終因為被小妖群毆而敗逃,第二次帶上八戒沙僧與三犀牛打,最終八戒沙僧被小妖活捉,孫悟空評價三犀牛神通廣大:

【行者道:“難救!難救!那妖精神通廣大,我弟兄三個,與他三個斗了多時,被他呼小妖先捉了八戒,后捉了沙僧,老孫幸走脫了。”】

既然神通這個詞是泛指本領(lǐng),那正常情況下肯定不是只包括武藝。那這里為什么可以單指武藝呢?只要結(jié)合語境分析就知道了。如果大家不好理解,一時轉(zhuǎn)不過彎來,那就換個詞,把“神通”換成“本領(lǐng)”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弄神通”翻譯過來就是“賣弄本領(lǐng)”,“神通廣大”“神通大”翻譯過來就是“本領(lǐng)大”。孫悟空耍棍,就是賣弄武藝,武藝算本領(lǐng),所以孫悟空耍棍,就可以被稱為“弄神通”。三犀牛能跟孫悟空打百五十合不分勝負,黃眉怪可以與孫悟空打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還多次一打多,他們的武藝都達到了頂尖水準。武藝算本領(lǐng),所以他們不就已經(jīng)滿足了“本領(lǐng)大”這個條件了?因此才可以算是“神通大”。

但六耳這又是什么語境呢?

【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圣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

諦聽說的是“神通無二”,翻譯過來就是“本領(lǐng)無二”,就是說六耳的本領(lǐng)與孫悟空相同。武藝和法術(shù)都算本領(lǐng),如果六耳只是武藝與孫悟空相同,而法術(shù)不如孫悟空,那么請問,他還如何滿足本領(lǐng)與孫悟空相同這個條件?既然是本領(lǐng)無二,那肯定是所有的本領(lǐng)都相同!所以“神通無二”只能是所有本領(lǐng),不論武藝還是法術(shù)都無二!

至于一些人所謂之六耳會的本領(lǐng)與孫悟空相同,但掌握程度不如孫悟空,那就更令人無語了!請問原文哪里體現(xiàn)這一點了?前面那些常被用來黑六耳的證據(jù),都是不成立的。我就舉個例子,兩個舉重運動員,都知道舉重的標準動作。但一個最高能舉200千克的,一個最高能舉300千克的,你敢說他倆本領(lǐng)無二?


那么金剛不壞身又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們要來明確一下金剛不壞身的概念。原著里并沒有出現(xiàn)過“金剛不壞身”這個詞,只在第一百回出現(xiàn)了一個“南無金剛不壞佛”。而之所以說孫悟空有金剛不壞,是因為這兩段原文:

【大海之間水簾洞。自幼修成不壞身,玉皇封我齊天圣。只因大鬧斗牛宮】

【運用三昧火,煅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br/>

確切來說,孫悟空這個身體應(yīng)該叫“金鋼之軀”“不壞身”,“金剛不壞”是將這兩段原文合起來說的,并且確切來說應(yīng)該叫做“金鋼不壞”。

當然,說“金剛不壞”也沒問題,畢竟民間早就有把“金剛不壞”這個詞與超強防御掛鉤了。這就跟“小白龍”和“白骨精”一樣,原文里沒出現(xiàn)過這些叫法,這都是通俗的叫法。

六耳確實不可能有金剛不壞身,因為金鋼之軀是補出來的,而不是悟出來的,而且形成條件極其苛刻。

【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運用三昧火,煅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不若與老道領(lǐng)去,放在‘八卦爐’中, 以文武火煅煉。煉出我的丹來, 他身自為灰燼矣?!薄?/p>

【行者道:“你是也不知。老孫因為鬧天宮,偷了仙丹,盜了蟠桃,竊了御酒,被小圣二郎擒住,押在斗牛宮前,眾天神把老孫斧剁錘敲,刀砍劍刺,火燒雷打,也不曾損動分毫。又被那太上老君拿了我去,放在八卦爐中,將神火鍛煉,煉做個火眼金睛,銅頭鐵臂。不信,你再筑幾下,看看疼與不疼?”】

【一條心又想著道:“沒事!化不得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爐中煉了四十九日,煉成個金子心肝,銀子肺腑,銅頭鐵背,火眼金睛,那里一時三刻就化得我?且跟他進去,看他怎的!”】

【綁見玉皇張大帝,曹官拷較罪該當。即差大力開刀斬,刀砍頭皮火焰光。百計千方弄不死,將吾押赴老君堂。六丁神火爐中煉,煉得渾身硬似鋼。】

首先,孫悟空啃光了九千年一個周期的大蟠桃,喝光了玉帝的御酒,吃光了老君的仙丹,無論生熟,相當于是把玉帝、王母、老君三人的庫存清理干凈了。然后再將他吃進去的東西在體內(nèi)用三昧真火煅成一塊,才“渾做金鋼之軀”。這也注定了天庭諸神不可能通過這種方法加強自己的防御力,畢竟孫悟空一個人形成金鋼之軀就得清空玉帝、王母、老君的庫存,天庭的神仙那么多,怎么可能夠呢?而且他們也不會三昧真火?!皽啞边@個字的意思有很多,其中只有“簡直”這個意思放在“渾做金鋼之軀”這句話里是通順的,也就是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簡直形成了金鋼之軀”。換句話說,就是還沒有真正達到金鋼之軀,所以孫悟空才會被二郎神等人用勾刀穿了琵琶骨。之后孫悟空每次提到自己的防御力時,都會強調(diào)八卦爐的功勞,也就是說,當孫悟空進入了八卦爐,才真正形成了金鋼之軀。顯然,六耳不可能具備形成金鋼之軀的條件。

但這就能否認諦聽所謂之六耳與孫悟空“神通無二”嗎?首先,諦聽想表達的意思就是孫悟空與六耳的打斗如同美蘇爭霸,地府無人能插手。既然這樣,還有必要刻意強調(diào)六耳沒有金剛不壞嗎?

再說了,孫悟空還沒有真正形成金鋼之軀,就上了斬妖臺,并扛住了斬妖臺的刀砍斧剁雷打火燒的洗禮。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孫悟空在火焰山說了,他還有護身法,同時,這也說明了金鋼之軀有不防火的局限性。

【行者道:“你這呆子,全不知事!那時節(jié)用心防備,故此不傷;今日只為搧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訣,又未使護身法,所以把兩股毫毛燒了?!薄?/p>

與金鋼之軀不同,護身法是一種法術(shù),是主動技能,兩者都能讓孫悟空擁有站著不動挨打的本事,且護身法更勝一籌。既然“神通”就是“本領(lǐng)”的意思,那即便六耳沒有金鋼之軀,只要他擁有護身法,那他一樣符合與孫悟空“神通無二”。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看黑熊精,因為黑熊精與孫悟空打了兩次都輸了,于是有些人就喜歡說孫悟空所謂之黑熊精與他平手,以及觀音所謂之黑熊精的神通不亞于孫悟空純屬吹牛:

【只斗到這早晚,不分上下。他見天晚,閃回洞去,緊閉石門。老孫無奈,也暫回來。”三藏道:“你手段比他何如?”行者道:“我也硬不多兒,只戰(zhàn)個手平。”】

【菩薩道:“那怪物有許多神通,卻也不亞于你。也罷,我看唐僧面上,和你去走一遭?!薄?/p>

先來看看孫悟空與黑熊精的兩次打斗都是怎么回事。

第一次戰(zhàn)斗,孫悟空與黑熊精從早上打到中午,打了十幾回合不分勝負,然后黑熊精就以吃飯為借口逃避戰(zhàn)斗。

【那怪與行者斗了十數(shù)回合,不分勝負。漸漸紅日當午,那黑漢舉槍架住鐵棒道:“孫行者,我兩個且收兵,等我進了膳來,再與你賭斗?!毙姓叩溃骸澳氵@個孽畜,教做漢子?好漢子,半日兒就要吃飯?似老孫在山根下,整壓了五百余年,也未曾嘗些湯水,那里便餓哩?莫推故,休走!還我袈裟來,方讓你去吃飯!”那怪虛幌一槍,撤身入洞,關(guān)了石門,收回小怪,且安排筵宴,書寫請?zhí)埜魃侥鯌c會不題?!?/p>

第二次戰(zhàn)斗,雙方從中午打到日落不分勝負,然后黑熊精又以天黑為借口逃避戰(zhàn)斗。

【他兩個從洞口打上山頭,自山頭殺在云外,吐霧噴風,飛砂走石,只斗到紅日沉西,不分勝敗。那怪道:“姓孫的,你且住了手。今日天晚,不好相持。你去,你去!待明早來,與你定個死活?!毙姓呓械溃骸皟鹤幽撸∫獞?zhàn)便象個戰(zhàn)的,不可以天晚相推?!笨此麤]頭沒臉的,只情使棍子打來,這黑漢又化陣清風,轉(zhuǎn)回本洞,緊閉石門不出?!?/p>

這說明黑熊精的力量和招式未必輸給孫悟空,但體力是明確的不行,完全比不上與孫悟空大戰(zhàn)三天三夜的六耳獼猴、與孫悟空打了半日,又與孫悟空、豬八戒、土地陰兵打了一夜的牛魔王、與孫悟空和諸神從早上打到晚上的黃眉怪及其小妖,以及與孫悟空從早上打到晚上的三犀牛。

雖然牛魔王與孫悟空打到天晚的時候力倦神疲了,說明他體力跟不上了,但之后孫悟空描述戰(zhàn)況時,孫悟空卻說這半日一夜,牛魔王不見半點勞困。這就說明了,如果對方招式未亂,也沒有力軟,只是體力不行的話,孫悟空是看不出來的。因此孫悟空說黑熊精與他打了個平手,是很符合他自己的視角的,因為他根本看不出來黑熊精體力跟不上。

【你看他沒頭沒臉的使釘鈀亂筑,那牛王一則是與行者斗了一日,力倦神疲;二則是見八戒的釘鈀兇猛,遮架不住,敗陣就走?!?/p>

【行者道:“這廝驍勇!自昨日申時前后,與老孫戰(zhàn)起,直到今夜,未定輸贏,卻得你兩個來接力。如此苦斗半日一夜,他更不見勞困。才這一伙小妖,卻又莽壯。他將洞門緊閉不出,如之奈何?”】

而觀音那句話表達的意思跟諦聽表達的也完全不一樣!

【菩薩道:“那怪物有許多神通,卻也不亞于你。也罷,我看唐僧面上,和你去走一遭。”】

【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圣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薄?/p>

觀音這句話的意思是黑熊精有很多本領(lǐng)不亞于孫悟空,而不是黑熊精的本領(lǐng)不亞于孫悟空。換句話說,就是黑熊對他所會的本領(lǐng)的掌握程度不比孫悟空差,而不是孫悟空會的他都會。


這個時候,再來打擊一種非常可笑的觀點,即如來介紹六耳的能力時說了一句“知前后”,然后就斷章取義,說這句“知前后”意味著六耳能預(yù)知過去未來,知道孫悟空下一招會出什么招,然后直接拆招。如果六耳硬實力與孫悟空相當,就會吊打?qū)O悟空。我也不怕大家笑話,過去的我也曾經(jīng)這樣認為?,F(xiàn)在就把原文貼全:

【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p>

這段原文已經(jīng)解釋得夠清楚了,六耳的“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是體現(xiàn)在“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這是哪門子的預(yù)知過去未來?


最后,我們就來看看本章節(jié)的隱喻:

先來看看清代道士劉一明在他的解讀西游記的書籍《西游原旨》里進行的解讀:

【悟元子曰:上二回一著于有心,一著于無心,俱非修真之正法。故仙翁于此回力批二心之妄,拈出至真之道,示人以訣中之訣,竅中之竅,而不使有落于執(zhí)相頑空之小乘也?!救缣峋V所云“二心攪亂大乾坤”者,二心為人心道心,人心道心,真假不分,則陰陽相混,而攪亂乾坤矣?!俊耙惑w難修真寂滅”者,一體為一己之性,難修者,孤陰寡陽,難入正覺。惟有體有用,彼此扶持,本性圓明,方能入于“真寂滅”矣。

“行者與沙僧,縱起兩道樣光”。“大圣本是良心,沙僧卻有疑意。”蓋因真假未分,故不能同心合意,彼此輸誠耳。“到了花果山,二人洞外細看,果見一個行者與大圣模樣無異,種種一般無二?!编?!真假迥別,邪正大異,何以云一般無二?殊不知人心為后天之識神,道心為先天之元神,無神本諸太極,具誠明之德,盜造化,轉(zhuǎn)生殺,超凡入圣,起死回生,為動最大,真人親之,世人遠之。識神出于陰陽,具虛妄之見,順行造化,混亂五行,喜死惡生,恩中帶殺,為害最深,世人賴之,真人滅之?!径闹ο喈敚瑒菹嗟?。道心所到之處,即人心能到之處,其所以有真假之別者,只在先天后天耳。】古今修行人,多不識真假,認人心為道心,修之煉之,到老無成,終歸空亡,不知誤了多少人矣?!?/p>

可見,二心即道心和人心,孫悟空隱喻道心,六耳隱喻人心。并且劉一明也說了,道心和人心實力相當。

但是,朱熹的理學(xué)卻認為,道心和人心的關(guān)系是道心掌控人心。

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說:

【人心如卒徒,道心如將。】

【如何無得!但以道心為主,而人心每聽命焉耳。】

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說:

【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p>

不過,王陽明在他的心學(xué)里直接否定了理學(xué)的觀點。

【愛問:“‘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以先生精一之訓(xùn)推之,此語似有弊?!薄?/p>

【先生曰:“ 然。心一也。未雜于人謂之道心。雜以人偽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謂‘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語若分析,而意實得之。今曰‘道心為主,而人心聽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為主,人欲又從而聽命者?”】

心學(xué)認為,人只有一顆心,心有雜念就是人心,心無雜念就是道心。換句話說,道心和人心在同一個人身上只能互相轉(zhuǎn)換,不可能在同一時刻同時存在。


既然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六耳的實力弱于孫悟空,隱喻上二者的實力也是相當?shù)模俏覀円簿蜎]有任何理由再懷疑諦聽的那句“神通無二”了。

【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圣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薄?/p>

辟謠:六耳獼猴的綜合能力是否與孫悟空平手?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冀州市| 集贤县| 南靖县| 甘谷县| 福鼎市| 库车县| 淮南市| 黄梅县| 府谷县| 延寿县| 文山县| 临漳县| 集贤县| 大埔县| 浑源县| 汉寿县| 钟山县| 玉树县| 特克斯县| 新余市| 正宁县| 广西| 苏尼特左旗| 蓬安县| 来宾市| 阿瓦提县| 宿迁市| 海林市| 丹阳市| 陵川县| 宁武县| 余江县| 浦江县| 呼伦贝尔市| 丘北县| 钟山县| 开远市| 乌恰县| 阿克陶县| 中超|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