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夜鹿采訪 滅卻自我,將人生奉獻(xiàn)給藝術(shù)的2人的決斷
在封閉世界中一直創(chuàng)作下去的生涯也很令人向往
但是,僅僅如此人也要先活下去才行
作為Vocaliod P進(jìn)行活動的作曲家的n-buna(ナブナ)與女性歌手suis(スイ)結(jié)成的樂隊「ヨルシカ(夜鹿)」。他們于8月28日推出的「エルマ(艾爾瑪)」是于今年四月份推出的「だから僕は音楽を辭めた(所以我放棄了音樂)」這部概念專輯的續(xù)篇。
首先讓人吃驚的是在大約半年的跨度里推出兩張專輯的活動頻度,進(jìn)一步需要特別提及的是這兩部作品相通的多層面世界觀。這兩部在擁有“相對”的構(gòu)成的同時,兩個登場人物之間的故事被編織而成。這里面所展現(xiàn)的,是強(qiáng)烈的“文學(xué)”香氣。兩部作品的首發(fā)光盤有各種各樣的“書信”和“日記”體裁的小冊子作為贈品,而這些羅列的點綴語言是作為這兩部作品背景中的“故事”而存在的。
「エルマ」中,他們一方面將奧斯卡·王爾德的“人生是對藝術(shù)的模仿”這句名言作為根基放入其中,另一方面以井伏鱒二的《山椒魚》和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等文學(xué)作品作為參照,還有與謝蕪村或者亨利·達(dá)爾格的名字也被提及,背負(fù)著“不在了”活下去的主人公「エルマ」的故事被編織而成。
如今,以飛鳥下落之迅勢擴(kuò)展開來的對ヨルシカ的認(rèn)知,但他們?yōu)楹?,要用到這種程度的語言、故事,這對于音樂來說是必要的嗎?而且現(xiàn)在,他們與聽眾之間緊緊相連的精神鏈接,是憑借著什么來獲得的呢?將在ヨルシカ的活動稱作是“余生”的suis,然后是不想談?wù)摗白约骸钡乃囆g(shù)至上主義者n-buna?,F(xiàn)在,在與他們談話的過程中,嘗試著觸及到了ヨルシカ身上神秘的外衣。
|硬要說的話,我現(xiàn)在是在“模仿”奧斯卡·王爾德。(n-buna)
——「エルマ」是前作《所以我放棄了音樂》的續(xù)篇吧?2張專輯所描繪的一個故事是相通的,是具有濃厚的多重構(gòu)造的作品,但是關(guān)于這兩部作品的構(gòu)想是從哪里產(chǎn)生的呢?
n-buna:首先,基于自己的過去或者經(jīng)驗,我想描繪一個放棄了音樂的青年的故事。在此基礎(chǔ)上,奧斯卡·王爾德(活躍于19世紀(jì)的愛爾蘭詩人,作家)在戲曲中寫下的“人生是對藝術(shù)的模仿”這句話,我有著想要將其進(jìn)行現(xiàn)代化的表達(dá)的心情。然后為了將其表現(xiàn)出來,這兩張概念專輯是必要的。
留下音樂離開的「エイミー(艾米)」這個青年和模仿這個青年而開始音樂創(chuàng)作的「エルマ」這個女子的故事被創(chuàng)作了出來。然后是通過第一張的“被模仿的一側(cè)”、第二張的“模仿的一側(cè)”來描述,我覺得有模仿奧斯卡·王爾德的話來表現(xiàn)的地方,從潛在層面來說。
——奧斯卡·王爾德因“藝術(shù)至上主義”的價值觀而被人熟知,“人生是對藝術(shù)的模仿”這句話是王爾德的思考方式的象征性表達(dá)。這句話對于n-buna先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吧?
n-buna:我之前很喜歡看書,高中時是有一段時期在讀近代文學(xué)的。引起我共鳴的其中之一就是奧斯卡·王爾德了。所以我現(xiàn)在創(chuàng)作了這部作品。硬要說的話,如今我正是在“模仿”奧斯卡·王爾德。
不僅是他,這次的作品中井伏鱒二、與謝蕪村、正岡子規(guī)以及儒勒·凡爾納(活躍于19世紀(jì)末20世紀(jì)初的法國小說家。代表作《海底兩萬里》(1870年))等各種各樣的人的存在并對作品產(chǎn)生影響。所以我覺得也可以說成是我在某種程度上“模仿”他們。
——n-buna先生在ヨルシカ結(jié)成前,也以個人名義展開活動的吧?你覺得在自己的音樂家的歷史中,于2019年發(fā)表兩部作品有必然性嗎?
n-buna:是的,我從15歲時開始音樂創(chuàng)作,而我覺得我剛開始做音樂時是做不出這樣的作品的。19歲到20歲時,有過一段十分煩惱的時期,那時做出了《所以我放棄了音樂》這部作品的一部分。后來將其擴(kuò)大而創(chuàng)作出了今天這兩部作品。
——這么說,從故事與作者之間的距離感來說的話,可以說這部作品是與n·buna先生自己很接近的呢。實際上這兩部作品的背景故事是以瑞典為舞臺創(chuàng)作的。n-buna先生好像曾經(jīng)在那片土地生活過呢?
n-buna:我認(rèn)為《所以我放棄了音樂》是與我本人相當(dāng)接近的。我的體驗和思想原原本本地放進(jìn)了故事里面。從這一方面來講,我覺得是一個擁有現(xiàn)實的質(zhì)感的故事。也許正因為如此,才會產(chǎn)生與我思想很接近的人們的共鳴。
|我寫歌完全是為了自己。(n-buna)
——ヨルシカ的音樂可以說是“因為誰”而作的呢?
n-buna:不,并不是這樣。我寫歌完全是為了我自己?!坝邢胍獙懙墓适滤跃蛯憽边@種,盡力而為。
雖然這種說法有點不好,因為我寫不出為聽眾考慮,“帶給他們勇氣吧”這種動機(jī)的歌。只能為了自己,寫不出自己的人生以外的歌。
——suis小姐覺得如何?
suis:我在ヨルシカ開始之前就很喜歡n-buna弟的歌詞和曲子,是站在與他寫的歌產(chǎn)生共鳴的立場上的。而現(xiàn)在,成了站在n-buna弟創(chuàng)作的歌曲來演唱的立場上。這該怎么說呢,大概是說出了平常說不出口的帶有強(qiáng)烈感情的話語這種感覺吧……。
n-buna:被壓抑的情感嗎?
suis:對,感到黑暗,或是憤怒,或是悲傷。這些東西在長大后不就說不出口了嗎。特別是我在ヨルシカ時,舍棄了之前的自己而“成為suis”的時候,這種感覺就很強(qiáng)烈。
果然是私生活中壓抑著的感情就這么壓抑著的原因……所以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將這份感情發(fā)泄出來的地方就只有在演唱n-buna弟創(chuàng)作的歌詞了吧?!笆チ俗晕摇睍r,在唱他所作的歌詞的同時,“失去了”前自己心中的真實感情從口中說了出來。以合法的方式吐出帶有強(qiáng)烈感情的話,這種感覺。
n-buna:合法地傷害別人嗎?(笑)
suis:嗯。(笑)“這種話平常絕對說不出口”的某些東西是通過自己唱歌,來有讓自己獲得拯救的感覺。所以我想我也和n-buna弟一樣完全為了自己,為了自己能被拯救而唱n-buna弟寫的歌吧。
——現(xiàn)在suis小姐所說的“被拯救”這種感覺,n-buna先生覺得這句話是不是也適用于您的音樂制作上呢?
n-buna:不,我沒有這種感覺呢。我只有“想寫出更好的歌”這種感覺。如果把“這已經(jīng)被人做了的話,就不做音樂了吧”這種思想的歌寫出來的話,我說不定也會得到拯救吧。
|ヨルシカ開始的契機(jī),是因為我是一個不得不靠音樂吃飯的人,這一部分的原因很重要。(n-buna)
——這次的《所以我放棄了音樂》與《艾爾瑪》如何?完成后再看時,就算沒有被拯救,有像是吐露出了什么東西的感覺嗎?
n-buna:沒有??傊F(xiàn)在想寫新歌。關(guān)于這次的兩部作品,雖然是想“能完成高質(zhì)量的作品就可以了”,但我完全沒有被滿足。有一種想寫出早點拯救自己人生的一首歌的心情。最近這種感情似乎變得越來越強(qiáng)烈了。……只是就算是這么說,但最近在ヨルシカ寫歌本身,變得非常開心了哦。
——最開始不是嗎?
n-buna:最初是,因為商業(yè)活動才創(chuàng)立的ヨルシカ(笑)。
suis:像是商業(yè)合作這種感覺呢(笑)。
n-buna:嗯。ヨルシカ開始的契機(jī)是,我在使用Vocaliod時有了“想要以人類的聲音來表現(xiàn)”這種需求。當(dāng)然在此之上,我是不得不靠音樂吃飯的這種人,這一部分的原因更重要。……目的稍微不夠純粹呢。
——不。我認(rèn)為并沒有不純粹這種東西。我覺得您認(rèn)真在作品中放進(jìn)了自己最為真實的部分。
n-buna:這就是我憧憬的,在本次的故事中出現(xiàn)名字的亨利·達(dá)爾格(由15000頁以上的文字和300多枚插畫所構(gòu)成的《于非現(xiàn)實王國中》的故事,被在大約60年的時間里,誰也沒有見過地一直創(chuàng)作的美國作家)一樣,被關(guān)在自己的世界中一直創(chuàng)作,就這樣結(jié)束了自己一生的這種生存方式。但僅僅是在屋子里做自己喜歡的事,人也得先謀生才行。
因此我在“使用人聲來表現(xiàn)”之后,也成為了用作品來吃飯的音樂家,而且在20歲左右的時候察覺到了自己要向著這個方向前行。有那么一個瞬間察覺到了為了“生活”而創(chuàng)作音樂這件事。正因為那時候的自我矛盾與沖突,《だから僕は音楽を辭めた(所以我放棄了音樂)》這部專輯,也可以說成是從這里發(fā)展出來的。
——原來如此。
n-buna:但現(xiàn)在這種意識有了相當(dāng)大的改變?,F(xiàn)在開始有了一種執(zhí)著于從ヨルシカ中誕生出的“人類形式的表達(dá)”的這種感覺。變成這樣也跟suis姐將我創(chuàng)作的歌曲移入真情來演唱有關(guān)。也就是說suis姐已經(jīng)不是商業(yè)合作,而是成為了我的同伴。
suis:最近有了同伴的感覺呢(笑)。我也是在最初的兩張迷你專輯(『夏草が邪魔をする』(2017年)、『負(fù)け犬にアンコールはいらない』(2018年))的時候個人第一次出歌,因此有“必須要表現(xiàn)得很專業(yè)”或者“必須讓聽眾聽起來感覺不錯”這樣,一邊保持自我與羞恥心一邊迎合作品的感覺。但是漸漸地,比起“自我”,心境轉(zhuǎn)向了「ヨルシカ」作品本身所擁有的東西。
今年的兩部專輯中,將自己歌聲之中擁有的奇怪“自信”的部分去掉,發(fā)出來的聲音中不自然或者哭泣的部分也不再覺得羞恥??梢哉f成是有一種解放感。我覺得這就是我終于“成為了ヨルシカ”吧。
——n-buna先生在ヨルシカ開始之前有過一段以個人名義活動的經(jīng)歷吧。從這一點上來說,您覺得「だから僕は音楽を辭めた」和「エルマ」這兩部作品正是因為和suis小姐一起創(chuàng)立了ヨルシカ的組合,才能夠表現(xiàn)出來的故事嗎?
n-buna:是的。如果不是有人來參與的組合的話我覺得是做不到的。
艾米這個青年留下來的書信、詩和音樂,這些對艾爾瑪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才作為女性開始模仿艾米旅行、寫歌。并且艾爾瑪?shù)谝淮我宰约旱囊庵尽毕胱鲆魳贰暗臅r候,產(chǎn)生了”用艾米留下的東西來寫歌吧“這樣的想法。
然而「だから僕は音楽を辭めた」這部專輯并不是艾米寫的,而是艾爾瑪創(chuàng)作的這部專輯。因此收錄的是艾爾瑪這個”女性“的聲音。如果和男性的聲音建立組合的話,我覺得應(yīng)該又要寫別的故事了。不僅如此,我覺得這個故事是因為有suis姐才創(chuàng)作出來的。
|我想在連想象都追趕不上的難度中誕生出的果實才是n-buna弟所期望的美麗的歌。(suis)
——關(guān)于兩張專輯的構(gòu)想,n-buna先生對suis小姐進(jìn)行了大約多少的事先說明?
n-buna:雖然不限于這一次,基本上是不做說明的。大綱會進(jìn)行說明,具體歌詞的背景都不進(jìn)行說明。想要suis姐自己以嶄新的狀態(tài)來唱。這樣做能夠獲得意料之外的表現(xiàn),所以令人高興。我想以她自己的理解來讀歌詞,我想看到從中所誕生出的東西。
——suis小姐是怎么看待的呢?
suis:確實沒有詳細(xì)的方向的話表達(dá)上會更自由,我也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就像剛剛n-buna弟所說的那樣,「だから僕は音楽を辭めた」中是以艾米這個男性的心情來演唱的,但唱歌的卻是艾爾瑪這個女性……像這樣的感覺,在這次的兩部作品中不是擁有著復(fù)雜的關(guān)系么。
我覺得這里雖然擁有各種各樣的重要設(shè)定,可是這些東西我基本上沒有被告知……
——誒?是這樣嗎(笑)?
suis:所以在n-buna弟不知道的地方,變得相當(dāng)難產(chǎn)(笑)。
n-buna:還有這回事?。ㄐΓ?/span>
suis:我覺得這種難產(chǎn)是件好事吧,一邊考慮一邊想象,從這種程度都追趕不上的難度中誕生出的果實才是n-buna弟所期望的美麗的歌。所以我覺得這種做法很好。
|現(xiàn)在在ヨルシカ的工作,看起來像是意料之外地獲得了有趣的余生這種感覺呢。(suis)
——剛剛suis說的“成為ヨルシカ的suis”還有“殺死了過去的自己”等這樣的說法也有點讓人在意。
suis:那是什么呢?(笑)……肯定對于我來說只有“0或者100”這兩樣吧。如果抱有自己的思想是成不了“ヨルシカ的suis”的,要成為suis的話就只能殺死自己的人格,從而展現(xiàn)出新的人生。我加入ヨルシカ是在20歲左右的時候。雖說如此,但那時候我覺得人生就這樣結(jié)束也不錯吧。十幾歲的時候總是活得很匆忙,所以才覺得就這樣慢慢地迎接死亡才是最好的。
就是這樣原原本本地生活在幸福中一直到死也不錯,這種感覺……因為有過一段非常平坦的像是在幸福的花田中嘻嘻哈哈笑著一樣的時期。
這期間收到了ヨルシカ的消息,是在花田中慢慢等待死亡呢,還是在人生結(jié)束前做點新的東西,感覺是在這種選擇之中,選擇了ヨルシカ。
——我感覺,是很厲害的話題呢……ヨルシカ開始前,十幾歲時的suis小姐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suis:十幾歲時,比起讓自己樂在其中的瞬間,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中回憶起來的那個瞬間,是“回憶”中才會美麗的東西。
所以年輕時不得不盡我所能做一些能夠成為“回憶”的事,所以活得很匆忙。在這之后20歲左右,沒有了想做的事情,“人生結(jié)束了呀”這么覺得。
所以,現(xiàn)在,在ヨルシカ就成了意料之外獲得了有趣的余生這種感覺呢。看來比起玩老齡足球還是ヨルシカ更好(笑)。
n-buna:原來如此。我也在差不多同樣的時期一直有”想隱居“的想法。在湖邊建一個家,在這里一邊在這隱居一邊等死(笑)。
suis:好漂亮的地方呢(笑)。但是這樣做從經(jīng)濟(jì)層面來講不太可能,而且會給人一種這輩子是在坐吃等死的感覺……我覺得在廉租房里死掉也很不錯。這也是一種幸福吧。
——我有點在意跟現(xiàn)在的話題相關(guān)的另一件事,從這兩部作品的故事里展現(xiàn)出的“不在”與“喪失”感。這種感覺對自己來說是比起作品創(chuàng)作或者活著來說更為重要的東西嗎?
n-buna:我過去經(jīng)常寫這種東西。是一邊挖掘過去與回憶,一邊進(jìn)行創(chuàng)作的這種感覺。自己比起別人來有說“缺失的部分”,我覺得這樣的人有很多。這份缺失的部分需要被深埋進(jìn)過去和回憶之中。正因如此,我覺得他們對人類的“死”非常敏感。
|如果得到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人的死訊,我覺得我在三秒之后就會產(chǎn)生“因為死是必然要經(jīng)歷的”不是應(yīng)該笑著接受嗎?這樣的想法。(suis)
——“不在”與“喪失”感這一點,suis小姐是怎么看待的?
suis:雖然我沒有像作品故事中的艾爾瑪失去艾米這樣的體驗,但是就跟剛剛我所說的那樣,我在剛剛加入ヨルシカ時殺死了自己過去的人生,用這種手段成為了新的自己。所以這也可以說成是接近于殺死了一個人的感覺吧,跟過去的自己說“再見”,有自己殺了自己的感覺。
成為“ヨルシカ的suis”之后,感覺失去了之前的自己。我想這里的喪失感說的是人生中第一次失去了重要的某些東西的體驗。但是那是為了ヨルシカ而失去的,如今反而靠這份喪失感活著了呢。
——怎么回事……suis小姐非常冷靜自然地說著不得了的事呢。(笑)
suis:真的怎么變成這樣了呢?(笑)……但是,我也有悲傷或軟弱的時候。跟n-buna弟的對人的“死”很敏感完全相反,如果得知重要的人的死訊,我覺得三秒之后我就會“因為死是必然的”而笑著接受吧。我也覺得自己很過分呢。(苦笑)
但是,過于不擅長悲傷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能這么想……我覺得自己就是這種性格。
|我希望各位聽眾不要在意我的背景,只享受作品帶來的樂趣。(n-buna)
——n-buna先生“不想談?wù)撟约旱氖隆?,對王爾德的“人生是對藝術(shù)的模仿”這句話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意志呢,是這樣嗎?
n-buna:“不得不為了作品而創(chuàng)作作品??!”,有時候是這么想的。
——這個“有時候”是指的什么時候?
n-buna:這也是“任憑想象”。我一直覺得各位聽眾不要在意我的背景,只享受作品帶來的樂趣就好。
——但是往往聽眾都想窺視在作品另一側(cè)的作者的表情呢。這方面,本次的兩張專輯中所描繪的故事,小說的濃度增加了的前提,我覺得是n-buna先生的實感和實際體驗。
n-buna:是啊。這才是,我非常喜歡的詩人種田山頭火,因為他的詩句就是他將自身的生活原原本本地進(jìn)行了藝術(shù)升華。或者是太宰治寫的《奔跑吧美樂斯》,肯定是他自身本來就有的經(jīng)驗。從作家自身的人生中才能誕生出名作,在我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這種精神也是我一以貫之并不斷追求的。
所以,我的作品中不管反映了多少自己的人生,我也想見到“我”在不被干涉的情況下的作品的形態(tài),在只看作品的基礎(chǔ)上獲得評價。知道作者的背景的話,受眾將自己投影到這里而感動就……比如在直播中突然被插入進(jìn)來的背景音樂心動,或者在美術(shù)館偶然看到的連名字都不知道的人的畫作而被感動的瞬間,不是嗎?
——的確是呢。
n-buna:我想變成這樣哦。所以現(xiàn)在的ヨルシカ才會是這種形式。為了不讓我們擋在作品之前,我們的臉與情報也基本不會出現(xiàn)。
——原來如此。最后,現(xiàn)在的ヨルシカ也越來越廣為人知。特別是在ヨルシカ的作品中感受到自己內(nèi)心的年輕人非常多。對于這種情況,你們想到過嗎?
n-buna:suis姐是怎么想的?我只是創(chuàng)作自己的作品,所以對于這些完全不清楚。
suis:僅僅是年輕,就已經(jīng)很辛苦了吧。我是在演唱n-buna弟寫的歌時,因歌詞中強(qiáng)硬的語氣得以解放,自己所懷抱的感情也得到了諒解……我覺得這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可以獲得拯救的體驗吧。這里我雖然不太清楚聽眾對作者有多大的興趣,但像我這樣空洞的聲線與n-buna弟這種無法將自己表達(dá)的音樂家的ヨルシカ能夠做到這些。正因為如此,聽歌的人有可能會很容易有“這是我自己的歌啊”這種想法吧。
n-buna:原來如此啊……現(xiàn)在聽了suis姐的話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了。(笑)
再加上一點我的想法的話,如果聽了我們的音樂后感受到了什么的人,從現(xiàn)在開始創(chuàng)作音樂的話我會很高興。不僅僅是音樂,如果能開始表達(dá)些什么的話就好了。如果跟我模仿奧斯卡·王爾德一樣開始模仿ヨルシカ的話,我所懷抱的信念也能實現(xiàn)了。我覺得這是非常令人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