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孫悟空反思出了什么道理?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牛馬
回想你看《西游記》的時候,是不是覺得玉皇大帝每天鶯歌燕舞,悠閑自在,享受天地供奉,有事兒了就去搬救兵,坐在那兒發(fā)號施令就行了?這看著也沒啥本事啊,那就對了,說明你本身就是個美猴王。孫悟空心高氣傲,仰仗著學(xué)藝本領(lǐng),認(rèn)為玉帝老兒頗為無用,憑什么就能高高在上,自古以來勝者為王,于是自稱齊天大圣,大鬧天宮,想想看,這跟你有什么區(qū)別嗎?

別不承認(rèn),你不也是懷揣夢想,心比天高,總這看不上,那也瞧不起,認(rèn)為老子天下第一嗎?以為靠自己的本事,再帶著你的團(tuán)隊(duì),一群小猴子上躥下跳,就必定能折騰出一番千古偉業(yè)來。其結(jié)果呢?團(tuán)隊(duì)灰溜溜地又回到了花果山,接著撿野果子去了,還得挨欺負(fù)。你呢?被生活壓在了五行山下,餐風(fēng)飲露,站都站不起來,更別說想挺直腰桿做人,苦難的日子似乎熬不到頭。五百年了,你悟出什么道理了嗎?還口出狂言嗎?
“齊天大圣”是你自己叫的嗎?還覺得玉帝真的不如你嗎?其實(shí),玉帝做好事的時候,你沒有看到。你想要成為大圣,吃喝不愁,逍遙自在,體驗(yàn)世間諸般美好,這沒有問題,但是你要先利益眾生,如果這點(diǎn)都做不到,你什么都不是,你就是個野猴子,道理其實(shí)很簡單: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通俗地說,想在千人頭上走,先在萬人腳下行。其實(shí),我們自己以及身邊很多人都具有孫悟空的小聰明,也有些本事,但最后都不得不向生活低下了頭,讓人想破腦袋也搞不明白,自己為何就會如此頹敗。是沒錯,想為人上人,必吃苦中苦,可是你自問,你真的是找準(zhǔn)了方向,然后持之以恒地付出耕耘了嗎?還是假裝很努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如果你只是一把破傘,不能為人遮風(fēng)擋雨,別人怎會把你甘愿舉在頭上?

這也我想起了《道德經(jīng)》中的一句話:“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币馑际?,要為人民的領(lǐng)導(dǎo),必須心口一致地對他們謙下;要為人民的表率,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后面。
所以,不要每天只是用手機(jī)去接受別人“用心”炮制的碎片化知識或者雞湯文,真正的智慧其實(shí)就在悠悠中華五千年的經(jīng)典書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