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檢選到土勻錍
太原檢選到土勻錍
《文物》 1981年08期
太原電解銅廠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相配合,從廢銅中檢選到一件鐘。此器形制似壺,敞口,短頸,雙環(huán)耳,鼓腹扁圓,平底,圈足。通高31.5、內(nèi)深29、口徑11.4、底徑15.5厘米,腹徑長26、短18厘米。腹飾夠索紋,底飾十字紋。頸部刻有篆書銘文一行六字:“土勻容四斗錍”(圖一、二)。
銘文中“土勻”二字見于方足布幣,是鑄造布幣的邑名。解放后山西陽高縣天橋村的城邑。在方足布幣中,邑名多書省文,如“銅礎(chǔ)”書作“同是”,“虢”書作“郛”。
土勻的“勻”字是“均”字的省文,“土勻”即“土均”?!熬迸c“軍”音同。“土勻”即“土軍”?!稘h書?地理志》:“土軍縣在西河郡?!北蔽焊闹猛戮┛??!端?jīng)注?河水》.“吐京郡治故城,即土軍縣故城也?!彼鍙U吐京郡,改縣曰石樓。石樓縣在今山西省西部,戰(zhàn)國時屬趙??芍似鞒鲎詰?zhàn)國時期的趙國。
銘文中的?區(qū)”是“四斗”的古寫。甲骨文和商周金文的“四”字,均書作“?”。古“半”字書作“金”,娜方足布背文“半”字書作“食”,下部的“區(qū)”即“斗”字,這同銘文中的“區(qū)”基本相同。我們認為“區(qū)”字即“斗”字。銘文中的“志”字未見著錄,但從其在銘文中的位置和其字形來看,應(yīng)當是“容”字。
經(jīng)以自來水實測,這件四斗量的容量恰為7000毫升,其一斗合今1750毫升,一升合今175毫升。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的兩件戰(zhàn)國量器“右里升",其一升的容量分別為187和184毫升。此量的容量數(shù)與“右里升"的容量數(shù)相近。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