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太極拳的“輕”“重”“浮”“沉”?

? ? ? ?正確理解輕、重、浮、沉,是練好太極拳的重要門徑。
? ? ? ?輕,簡單的解釋,就是用力很小,甚至不用力。輕與松是連在一起的,即意味著不能有絲毫緊張。具體來說,,是指在練習太極拳時,包括胯以上的部位,都要充分放松,毫不著力,特別是兩手臂,僅維持其不掉而已。已故太極拳名家徐致一老師曾對筆者講:“我們過去練拳架時,鑒泉老師要求我們閉著眼做摟膝拗步,當一臂往前推出時,鑒泉老師用一手指輕輕往臂上一點,如果這一手臂不能隨下點之力立即掉下而仍在原位時,鑒泉老師即認為沒有放松,沒有達到輕的要求"。"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這就是對輕的要求。
? ? ? ?在太極推手中,同樣要按照這一要求來做。當與對方接觸時,肌肉放松,毫不著力,便會使對方感到深不可測,不知力點在何處。而自身卻能敏銳地感覺到對方力量的大小、方向及力點所在,這樣,對方的動靜虛實全在我掌握之中。所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 ? ? ?輕則靈,靈則變。這樣才有可能做到"人剛我柔"、"隨屈就伸","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而達到懂勁。
? ? ? ?輕,只是太極拳功夫的一個組成部分,要克敵致勝,僅僅具備了輕的功夫,當然是遠遠不夠的。
? ? ? ?重,簡而言之,是用力過大。在太極拳中,主要是指肩、背和手上用力。與人一搭手,就把自己的力量和力點暴露給對方,以致自己的虛實全在對方掌握之中,,自己則處處被動而終被對方擊出。如果雙方均在手上用力,勢成頂牛,術語謂之雙重。"雙重則滯",其中就包含這種頂?,F(xiàn)象。顯然,重是錯誤的,是病,是太極拳家所力求避免的。
? ? ? ?浮,指力的作用點在身體的上部。無論在練拳架或與人推手時,只要肩、臂用力,就必然使胸部以上的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這就是力浮于上,如果手上的力與對方的力接觸,則反作用元必然達于自身肩、背部而向外跌出。這好比無根之木,推之即倒。因此,"浮"是病,是練太極拳的大忌。但這往往不易為初學太極拳者所能理解。沒有相當時日的鍛煉和體會同樣是很難克服的。
? ? ? ?浮與重是互為因果的。重則必浮,而浮必致重。
? ? ? ?沉,是指力的作用點在身體的下部。無論在練拳架或與人推手時,如果是用腳底和兩胯之力,則使腹部的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這樣就可使胸、背部的肌肉處于松弛狀態(tài)。這就是所謂"沉勁于下"或"氣沉丹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受到對方力的攻擊時,由于自身力的作用點在腹部及腳底,因此就比較穩(wěn)固而不易被推動。如果自己推別人時,由于自己的力來自腰腿,就較容易將對方掀起而使其跌出。
? ? ? ?沉,是功夫,沉勁愈下,則功夫愈深。技高者就能將勁沉至腳底。
? ? ? ?沉與輕是互為因果的,只有沉勁于下,才能使上身輕靈。同樣,只有上身的輕靈,才有可能做到沉勁于下。(文:孫南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