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孩子總是自言自語,在武漢應該怎么解決?
在家長看來孤獨癥孩子的自言自語是最頭疼的問題,一旦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就馬上給予充分的關注和制止,有些家長會因為孩子的自言自語而終止教學,甚至警告、打罵等用盡所有能用的辦法,但孩子的自言自語還是沒有得到任何的改善。

那該如何解決孩子自言自語的問題呢?下面給大家提供一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到各位。
01
首先要明確孩子自言自語的行為,是不是屬于自我刺激的行為;如果不是,就可以用其它的干預方法。
02
確定了自言自語是屬于自我刺激的行為后,我們需要嘗試去找出刺激源。
孩子每一種自言自語的行為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可能是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或許是重復詞語或句子,可能是唱歌或哼音樂,還有一些是重述書或電影。每一種表現形式背后的滿足都不一定相同。
例如,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有可能是感覺口腔或喉嚨的震動感;也可能是感受某種頻率的聲音;唱歌,刺激有可能來自于某種節(jié)奏或類型的音樂等等。這些區(qū)別對于干預方法的選擇以及效果都是很重要的。
03
干預的基本原則還是切斷行為和刺激之間的關系,所以盡可能地往這個方向去想辦法。
提供外在的類似刺激是一種方法,比如喜歡音樂的孩子,如果在聽音樂的時候可以安靜,可以用這個方法。(但注意,干預不是說讓孩子長時間地聽音樂,而是通過音樂讓孩子做到安靜,漸漸地要減少音樂而孩子仍然可以保持不自言自語)另外一種常用的辦法就是打斷和引開注意力,在孩子自言自語的時候用有意義的活動進行代替,減少他們的獨處時間。
另外干預的頻率太低可能是影響到效果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干預的方法要不斷地更新,方法與方法之間類似,但不完全一樣,以避免孩子產生新的刻板語言或者對于家長提供的活動失去興趣,從而更愿意花時間在自言自語上。

04
干預一定是要有計劃的。如果自閉癥孩子在某種環(huán)境下,一下子就沒有自言自語的行為了,說明這里面的某種元素是我們可以用在干預方法里的,而不是說把孩子一直扔在那種環(huán)境下,就解決問題了。
比如孩子在聽某些音樂的時候不說話了,我們也不能讓孩子永遠地聽音樂下去。當然,在家長忙的時候,可以通過這些無害的方法,減少孩子自言自語的行為。
05
關于自閉癥兒童的刻板語言我們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不要因為孩子重復講一些話就覺得刻板語言、是沒功能的、是自言自語。
剛開始有語言的孩子,會不斷地重復他剛學會的詞或句子;剛開始對書或電影感興趣的孩子,會不斷地重復他喜歡的橋段;剛開始對童謠感興趣的孩子,會不斷重復地唱某個他喜歡的片段。這些情況在發(fā)生的初期,要多觀察,但不要過度緊張。
如果孩子的重復隨著他學習的內容的改變而改變的話,那就不需要過多的干預;但如果孩子過多地(例如整個小時或幾小時)重復同樣的內容,那早期的適當干預(例如引開注意力)就會比較好,以免自言自語的行為在不知覺中會漸漸被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