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10萬現(xiàn)金,買儲蓄國債和存銀行存款,哪個比較劃算?答案來了
如今想要保本,儲戶多會選擇儲蓄國債或者銀行存款。不過,二者也是有一定的差異的,那么,若手握10萬現(xiàn)金,該買儲蓄國債還是存銀行存款,哪個比較劃算?答案來了。

?
信用度和本金安全性
從信用度來看,儲蓄國債是以國家信用為保證發(fā)行的,哪怕認購金額超過50萬元,也基本不用擔(dān)心國家破產(chǎn),安全等級極高。
而銀行存款雖然有《存款保險條例》保障,可若是該銀行沒有倒閉,只是鬧出一些幺蛾子,讓儲戶身心俱疲呢?
我國有著四千多家銀行,這里面國有六大行背靠國家,其存款安全性可以和儲蓄國債有的一拼。其余銀行,哪怕存大型股份行也不是絕對保險的,畢竟此前還出過渤海銀行28億存款被質(zhì)押的事情。因而,論及信用度,儲蓄國債信用度高于國有六大行的存款,高于其余銀行的存款。
而若是在儲蓄國債和國有六大行存款中二選一,且要保證本金絕對安全,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損失的話,建議存國有銀行存款,因為它可以做到保本。而儲蓄國債類似靠檔計息的規(guī)則對于短期資金不友好,就如不滿6個月便提前兌取時不計息,還要倒扣手續(xù)費。
流動性
二者都是允許提前兌取或支取的。不同的是,如果同時買了5年期的儲蓄國債和銀行定存,不管持有多久,只要提前支取了,銀行定期存都將按照活期存款的利率計息。而儲蓄國債則按實際持有天數(shù)的不同,有不同的計息規(guī)則。當實際持有時間小于1年時,可以去存銀行定存。若持有時間高出1年,可以去存儲蓄國債,降低流動性風(fēng)險。
便利性
我國有著4000多家銀行,在其中均可以存款。而這里面只有40家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有資格代銷儲蓄國債。儲蓄國債是十分搶手的,且很難搶到手。
在取錢時,如果儲戶是通過手機銀行辦理的定期存款,急用錢時一個“定期轉(zhuǎn)活期”操作即可,無需出門。而儲蓄國債想要兌取時,需要找到承銷團成員銀行,在其中辦理。綜合來看,當遇到封控或者管控時,儲蓄國債存取的便利性是不及銀行存款的。

?
收益性
從收益性來看,儲蓄國債的利率水平處于中間水平。就如近期兩期儲蓄國債的利率分別為3年期3.05%,5年期3.22%,而當下在國有銀行中,即使是3年期專享定存,利率至多3%。而一些中小銀行可以給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分別開出3.5%、3.7%的利率,就比如錦州銀行。
同樣是10萬元,分別存入這三者的3年期中,儲蓄國債對應(yīng)年利息為3050元,國有銀行對應(yīng)3000元,錦州銀行對應(yīng)3500元。再經(jīng)由3年的放大,總利息差距甚至能達到1500元左右。
不過,這三者的信用度和安全性差距還是比較大的。若儲戶看重安全性,買儲蓄國債或存國有銀行定期存款劃算。若儲戶看重收益性,那么存中小銀行的定期存款劃算。
不過在選擇中小銀行定存時要注意,當下一些中小銀行已經(jīng)加入存款調(diào)降陣營,3年期、5年期利率下調(diào)幅度普遍在20個基點以上,有的銀行下降幅度甚至高達50個基點。儲戶存錢時,可以盡量找那些還沒有跟進調(diào)降存款利率的銀行。
另外,以當下利率水平,哪怕全存中小銀行也是很難保住存款購買力的。因而在將大多數(shù)資金存入銀行或者儲蓄國債保本后,對少數(shù)資金也該適當引入一些方式增值。
就比如余額寶、R1~R2級別銀行理財產(chǎn)品或純債基金等均是比較穩(wěn)健的方式。若想穩(wěn)穩(wěn)增值,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貿(mào)經(jīng)濟平臺的代銷,10萬元每月可得1000元商品利潤,也頗為安全穩(wěn)妥。

?
綜上所述,劃算的意思更偏向于合適。就如儲戶手握10萬元,若這筆錢閑置期限比較短,適合銀行存款。閑置時間比較長且有可能提前支取的話,適合儲蓄國債。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具體判斷,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