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脫審判的元兇:日本天皇和皇室在南京大屠殺,扮演什么角色?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吹雪
字數(shù):5178,閱讀時間:約13分鐘
編者按:2022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fā)生的85周年,2022年12月13日也是國家第九個公祭日。眾所周知,當年制造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的元兇之一,就是日本皇室的朝香宮鳩彥親王。而他最后竟還逃脫了法律的審判。其實就如之前文章《皇姑屯炸死張作霖,發(fā)動“9?18”事變,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大黑手是誰?》所介紹的那樣,在整個日本侵華戰(zhàn)爭中,無論是“9·18”還是“南京大屠殺”的背后,其實都有日本天皇以及日本皇室的身影。

裕仁的命令:進攻南京
根據(jù)現(xiàn)在的史料,可以發(fā)現(xiàn)早在1935年,裕仁就下令參謀本部策劃全面侵華戰(zhàn)爭。但是這樣的侵華計劃,哪怕在以裕仁為首的統(tǒng)制派內部也遭到了反對。特別是石原莞爾等人對全面侵華的反對尤為激烈。因此統(tǒng)制派也分為了擴大派和不擴大派。而且基于此時皇道派與統(tǒng)制派的矛盾已經(jīng)激化到了極點,于是在1936年2月日軍內部發(fā)生了狗咬狗的二二六政變。
雖然政變很快就被裕仁平息,此后,大量的皇道派軍官也被清洗。但在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后,裕仁又不得不啟用了部分皇道派軍人。比如說松井石根。
松井石根的父親是有名的“中國通”松井武國,因此八一三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后,松井石根這個“中國通”的兒子,在8月15日就被裕仁重新啟用為華中派遣軍司令,其目的就是想要日軍盡快占領上海后與國民政府談判。
只不過淞滬會戰(zhàn)的戰(zhàn)局并非松井石根的個人能力就可以打破。僅管松井率領的日軍雖然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是在面對在上海集結重兵的中國軍隊,日軍推進的速度依然緩慢。這也使得裕仁非常失望。
所以裕仁在9月就決定在皇宮設立戰(zhàn)時大本營,以便自己親自指揮戰(zhàn)爭。并且發(fā)布了強盜邏輯的敕語:“中華民國全然不解帝國之真意,濫構事端,導致今次之事變,朕感憾之。今朕之軍人正排除萬難盡其忠勇,全為促使中華民國之反省,以迅速確立東亞之和平。”

其實裕仁非要親自指揮的理由還有一個:很多裕仁發(fā)布的命令都被參謀本部作戰(zhàn)部部長石原莞爾等人擱置不辦。因此憤怒的裕仁在大本營成立后,立刻調走了不聽話的石原莞爾,將他調去關東軍參謀部做參謀次長(參謀總長是被他稱之為東條上等兵的東條英機,所以石原其實是被“下放”的),然后換上了下村定。
此后的裕仁終于得以親自發(fā)布作戰(zhàn)命令,而陸軍參謀總長閑院宮親王被啟用監(jiān)管戰(zhàn)略環(huán)節(jié),戰(zhàn)術細則是通過其侍從武官來傳達。所有師團級的命令都必須由裕仁最終簽署。
而新上任的下村定則制定了以谷壽夫的第6、牛島貞雄的第18師團為主力的華中第二派遣軍,在上海金山的杭州灣登陸的計劃。登陸的時間則是在11月4日。

但在事實上,早在10月,裕仁和他的幕僚們就已經(jīng)制定了攻擊南京的計劃。而且為了這個計劃可以實施,裕仁還派遣了他的親信、東久邇宮稔彥王的門生町尻量基前去陸軍省最大的權利機構——軍務局。
盡管裕仁為了能夠盡快攻占南京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淞滬會戰(zhàn)結束后,對于是否對南京繼續(xù)發(fā)動攻擊,日軍內部的意見并不一致。特別是日本參謀本部。此時雖然石原莞爾被調走,但以多田駿和河邊虎四郎等人都是“不擴大派”,因此他們也制定了“制令線”。

所謂制令線就是將參與淞滬會戰(zhàn)的日軍的作戰(zhàn)區(qū)域,控制在北至蘇州、南至嘉興一帶,不得再向西進兵。而這條的蘇嘉制令線就是在太湖流域,這里離南京還有相當?shù)木嚯x。
但是到了11月24日,戰(zhàn)時大本營第一次御前會議召開的當天,閑院宮載仁親王建議裕仁:“應當不失時機的果斷進攻南京”,因此裕仁繞過了多田駿直接命令前線日軍繼續(xù)向西進攻。為此,多田駿只得發(fā)布第二條制令線。

而整個御前會議中,裕仁對聽取陸海軍的報告其實根本就是“例行公事”。因為前線的一舉一動都會如實匯報給大本營。但是如何說服多田駿,讓他下達繼續(xù)攻擊的命令,卻成了比御前會議更重要的事情。
為此,裕仁再次找來了已經(jīng)是參謀部作戰(zhàn)部部長的下村定。
而下村定果然沒有辜負裕仁的期望。他先是在11月22日到27日的這幾天中,按照裕仁的命令,完成了所有的軍令手續(xù)。然后在27日晚,再次繞過多田駿,直接向前線發(fā)布了繼續(xù)攻擊的命令。并且還威脅多田駿:“前線軍隊如果在沒有得到命令的情況下擅自行動,將會玷污陸軍的名譽,那么身為參謀次長的多田駿將為此承擔責任”。

聽到這樣的威脅,多田駿還是屈服了。但是多田駿還是堅持,這必須是天皇以敕令的形式向全體國民發(fā)布。因為多田駿明白,天皇如果以這種形式發(fā)布命令,不擴大派的同僚們就不得不遵守天皇的命令。而且敕令最少需要一星期才能完成。
但是令多田駿吃驚的是,11月28日晨,所有的軍令手續(xù)已經(jīng)準備完畢,并且已經(jīng)向前線發(fā)布。他要做的只是在皇宮內,讓裕仁蓋上國璽后,坐飛機去上海向派遣軍遞交書面軍令。
到了12月1日,裕仁親自簽發(fā)的只有天皇才能加蓋國璽的軍令:中國派遣軍第7、8號命令,也就是對南京發(fā)動攻擊的書面軍令,終于送到了上海的中國派遣軍司令部。而南京的浩劫也就此開始了。

“榮耀”、財富都屬于皇族
12月1日裕仁下達了攻擊南京的命令后,很快就來了個“過河拆橋”:12月2號,朝香宮鳩彥親王被裕仁任命為派遣軍司令。負責指揮攻打南京的戰(zhàn)役。此舉無疑就是剝奪了松井石根的指揮權。這樣的任命理由也很簡單:攻克中國首都的必須是皇族中人。從這點上來說,裕仁不僅知道侵華戰(zhàn)爭的嚴重性和責任,他更想讓南京城里,中華民族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積累的文明與財產(chǎn)都成為日本皇族的戰(zhàn)利品。

到了12月5日,朝香宮鳩彥趕到了南京后下了一條命令:全部殺光南京城中的中國軍人。從后來的結果來看,南京城的浩劫就是從這個命令開始的。
當然,裕仁的人事調動遠不是如此簡單。
配合朝香宮鳩彥南京作戰(zhàn)的還有一個師團:正在華北戰(zhàn)場上的第16師團被裕仁調去了參加了南京的戰(zhàn)役。為此裕仁還將鈴木貞一派到了第16師團。
鈴木貞此人曾實際主持過東方會議,因此可說是裕仁的親信。他還有一個特長,就是非常有經(jīng)濟頭腦。因此他去南京的實際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有計劃地對南京城實施搶劫。
具體地執(zhí)行搶劫任務的是兩波人。一是剛打進南京城的侵華日軍。但是這幫人更多的只是針對普通百姓的發(fā)泄。雖然后來難民和外僑、國際安全區(qū)都沒放過,但是他們所搶劫的物品,和第二批人比起來根本“不入流”。
第二波人就是秩父宮雍仁親王的憲兵隊。他們是真正帶著搶劫計劃來南京的。這項計劃也被稱之為“黃金百合”。其實也就是為了滿足裕仁和皇室成員的貪婪,以軍事手段來掠奪文明和財產(chǎn)的侵略行徑。

當南京城破的時候,憲兵隊先是從政府機構,然后是銀行、富商處搶走了大量的黃金白銀、古董和貨幣。此階段。光被搶走的黃金就高達6000噸。當這些地方搶完后,這些人則開始盜墓。甚至從尸體上搶走金銀飾品,然后則是珍貴文物。為此,秩父宮雍仁親王精心挑選了一批對中國古籍和文物有專門知識的日本人。其中居然包括了日蓮宗(也就是和尚),而且這批日本人很早就在中國,一直針對中國的文物和古籍做研究,為此還專門編制了文物與古籍的目錄。而這樣的日本人在中國居然有幾千人。
因此,盡管南京城區(qū)大部分建筑已經(jīng)毀于戰(zhàn)火,但這些人依然能夠迅速從廢墟中將文物挖掘出來,然后標上編號直接送往東京。
當然這些都只是“黃金百合”計劃的一小部分。日本從侵華戰(zhàn)爭中掠奪的華夏文物,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裕仁和皇室成員的私人腰包。
裕仁的獎勵
當南京城被攻占之后的第二天,裕仁便再次發(fā)布激勵日軍的敕語:“我陸海軍各部隊繼上海附近作戰(zhàn)之后施行勇猛果敢的追擊,迅速攻陷首都南京,朕對此深感滿足,期將此旨傳諭將土。”除此之外,裕仁給前線的士兵每人一杯御酒、10支香煙作為獎賞。
而高級將領和皇室成員的獎勵則是到了1938年2月。此時的南京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長達六星期的搶劫和屠殺。這期間朝香宮鳩彥等皇室成員一直都在南京城,直到2月10號,才和松井石根一起被裕仁調回了東京。因此對于南京城中發(fā)生的一切不僅親眼見、親耳聞,還直接命令了屠殺與搶劫。
正是靠著這些“有功”的行為,使得朝香宮鳩彥在回國后第二天,便得到了裕仁的召見。此后,他不僅經(jīng)常和裕仁一起打高爾夫球,更是每周都會被裕仁召見,甚至還指定朝香宮鳩彥一起參加高級會議。1939 年,朝香宮又晉升到了大將,任職于日軍最高指揮部。后又任貴族院議員。1942年,他還被授一級金鵄勲章。

另一個皇族閑院宮載仁親王也獲得晉升,并參與了日后日軍在華南地區(qū)的作戰(zhàn)。后來他還經(jīng)常以“皇叔”的身份巡視、慰問在華日軍。
而松井石根則是在2月26日,在葉山離宮(今神奈川著名度假地)休養(yǎng)時,裕仁親自前來對其慰問,并且還賞賜了他帶有菊花紋的銀瓶(菊花紋為天皇家族從古代就開始有的家紋)
同樣得到賞賜的還有鈴木貞一,他在日后內閣中,成立了掌管戰(zhàn)爭資源的企劃院時,還當上了企劃院總裁。由此可知,他策劃搶劫的功勞之大。
當然,參與攻占南京的皇族遠不止朝香宮鳩彥、閑院宮載仁、秩父宮雍仁三人。還有很多的皇室成員都是參與其中,并且之后都是“平步青云”。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皇族都是掌握兵權的。
掌握兵權的???/h1>
根據(jù)《明治憲法》的規(guī)定,天皇是日軍軍隊的最高統(tǒng)帥。但是明治、大正兩代天皇并沒有完全掌握實際指揮權。而裕仁和前兩代天皇相比,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他掌握著兵權。而且是陸海空三軍。(哪怕和古代日本的歷代天皇相比,他也是第一個完全掌握兵權的天皇)
他在游歷歐洲的時候,陪在他身邊的就是他的“皇叔”閑院宮載仁親王。此人1877年就讀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參加過甲午戰(zhàn)爭與日俄戰(zhàn)爭;在1919年,就成為了日本最年輕的陸軍元帥,九一八之后就當上了陸軍參謀總長。

海軍方面則是由伏見宮博恭王出任海軍軍令部部長。此人本來是伏見宮貞愛親王的長子,早年去德國弗倫斯堡海軍學院留學。日俄戰(zhàn)爭以后又去了英國留學。1933年出任海軍軍令部長。

而在空軍部長的職位上則是由東久邇宮稔彥王擔任。此人1908年畢業(yè)于陸軍士官學校,后在法國陸軍大學留學,1937年8月13日當上陸軍航空部部長。此后的淞滬會戰(zhàn),轟炸平民的命令就是此人親自下的。此后的南京戰(zhàn)役,武漢戰(zhàn)役的空軍也都是由此人指揮。到了1939年晉升陸軍大將。1945年居然還擔任了內閣總理。

另外還有下面幾個皇族皇妃也參與了南京戰(zhàn)役:
高松宮宣仁親王:1937 11月5日登陸杭州灣時,曾親臨鼓舞士氣。并且在隨后的戰(zhàn)役中,指揮海軍從長江上對南京發(fā)起攻擊。1940獲得隨軍紀念章。
賀陽宮恒憲王:曾到前線指揮。1938年7月任中國派遣軍參謀。
梨本宮守正王:曾到前線指揮。之后任日本皇室協(xié)會總裁。
竹田宮恒德王:曾到前線指揮。之后任職參謀本部。
伏見宮博義王:曾到前線指揮。獲功一級金鵄勲章受章。
梨本宮妃、伏見宮妃、閑院宮妃、伏見若宮妃則贈送大批醫(yī)療物資送往前線。
從以上事件中可以看出,日軍在南京的所作所為,跟裕仁以及日本皇族有著莫大的關系。
但是,在日后的東京審判中,我們卻沒有看到裕仁和日本皇室的身影。
附錄:皇族在九一八之后東北的部分歷史
九一八爆發(fā)后,日本緊急從國內調集大批援軍。裕仁的族弟秩父宮雍仁親王親自送行。隨后便慰問了九一八時配合關東軍作戰(zhàn)的滿鐵。
第二年便緊跟著爆發(fā)了“一二八淞滬會戰(zhàn)”,在此期間裕仁給正在上海前線的日軍第二、第三艦隊發(fā)出了嘉獎的敕語:“上海派遣軍陸海軍將兵協(xié)心戮力,寡以眾破行動機宜,皇軍威信揚名中外。朕深其忠烈,嘉獎”。戰(zhàn)役結束后的4月25日,裕仁天皇和良子皇后到靖國神社參拜“九一八”、“一二八淞滬會戰(zhàn)”的陣亡者。良子皇后姐妹則向陣亡家屬贈送慰問金,以及向前線的上元贈送了大批醫(yī)療物資。

而秩父宮雍仁親王則跑去了長春,“承認”“偽滿洲國”及其傀儡皇帝并向其遞交“國書”。并在偽滿首都長春車站前,檢閱日本關東軍和偽滿軍隊。

到了1933年,石井四郎在東北設立了細菌部隊。一開始只是石原莞爾支持他,但是不久之后,裕仁便發(fā)布了直接命令:正式命令石井四郎擴建細菌部隊,而這支部隊的編號就是731。此后,裕仁更是多次增加軍費、科學家、最新的設備。并派遣皇室中的竹田恒德親王參與了731部隊的建設。

參考文獻:
①戴維·伯格米尼《日本天皇的陰謀》——松井的指揮 在上海陷入泥潭
王樹增《抗日戰(zhàn)爭第一卷》——從滑稽故事迷霧中脫穎而出
②斯特林·西格雷夫 / 佩吉·西格雷夫 《黃金武士:二戰(zhàn)日本掠奪亞洲巨額黃金黑幕》——掠奪中國
高凡夫《日本天皇裕仁與南京大屠殺》
③蔣立峰《日本天皇列傳》——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昭和天皇
戚厚杰《日本皇室——南京大屠殺的元兇》
戴維·伯格米尼《日本天皇的陰謀》——獎賞與報應
④王天平《侵華戰(zhàn)爭中的日本天皇及皇族》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chuàng)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吹雪,任何媒體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