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
《人、獸、神》
——君子玉
關(guān)于人、獸、神三位一體的闡釋:在此時代,人正處于向思想道德之懸崖崖頂攀爬的過程中,稍一松懈就墜入崖底淪為野獸;百般堅持能崖峰得救飛升神明。
——君子玉
人—獸
???先來闡釋人與獸的關(guān)系;人與獸的區(qū)別在思想,或者其實顯而易見,人與周圍所有事物的區(qū)別就是具有主觀能動性,而如何能動則是歸于思想;而人如今貌似顯而易見的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人。而我要提出一個“愚蠢”問題:你如何區(qū)別與其他客觀物體而展現(xiàn)出自己一個人應(yīng)有的本質(zhì)?就是你如何證明自己是人。
??經(jīng)過我上面的有意引導(dǎo),你貌似已經(jīng)知道了,要展現(xiàn)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展現(xiàn)自己具有思想來證明自己是一個人。那么你是如何看待野獸呢?
??人自稱高級動物,而除人類外的動物都屬于低級動物;而高級動物一詞雖然帶有動物一詞,但已經(jīng)讓人不愿意以動物自稱,而以專門的“人”來稱呼自己同一類的物種。人貌似天生有給自然界其他客觀存在下定義的需求以滿足自己好奇的欲望。人如同管理自然的“神”,擁有“神之能”,掌管生殺予奪,去留毀存,掌握稱呼名字、物種分類、分列物種等級之“天命”。(稱呼你為神的時候,是否感受到尊貴、霸道、高傲?)
相比之下,自然界客觀存在之一“獸”就是人類建造的自然圖書館里待分類歸位的書籍,只需要“不能動”“無主動思想”任人擺布即可。 ?
?從道德品質(zhì)上來講,稱呼你為人的時候比稱呼你為“獸”(例如豬、狗、狼、雞、鴨等)的時候的道德品質(zhì)有了一個質(zhì)的飛升。人一般是比動物高尚的,思想是比動物高深的。
兩者也都有相同的地方,最為突出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欲望——吃、喝、拉、撒,住,征服,交配生育,社會關(guān)系,等等。而由于缺乏與動物的感同身受,我們沿襲傳統(tǒng)一致的 觀點:人是具有思想的。
人的思想高于獸,對獸形成了思想壓制;所謂人稱自己為高級動物,可能就是在此;所以人可以管理獸,壓迫獸,剝削獸也可以愛護獸,救護獸,與傷害獸的人形成對立。當然從人來講,前者是卑劣低下的人,后者是高尚光輝的人。以上闡述是為了體現(xiàn)人可以對其存在思想壓制的物種進行任意擺布的“天命”,仿佛是自然而然的。
人與獸的關(guān)系,擴展來想也是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這是自然客觀的兩個客觀存在的大類物種的比較。 ?(肯定獸——惡 )
人——神
神,或許應(yīng)該是宗教里的神,世界上所有的神都有一個共同點,人無法達成的極高的愛。神自帶有人的期盼,一是人希望神完成自己無法完成之事;二是渴望有神一樣的能力與權(quán)柄。
神自帶有一種尊貴霸道,一切高尚之詞都可以用在其身上。但其實人所給神下的定義,是虛偽的,表面的。人類忌憚于來自不同民族的鄙視,不希望自己的神站在能力的谷底,權(quán)柄的谷底,以及道德思想的谷底。于是一定要讓自己的神強大,甚至要能完成其他神不能完成之事,用于其他神不有之品質(zhì),擁有極高極高的能力。
??人總是希望所有自己的能被展現(xiàn)在眾人眼前的一切實際的存在和一切不切實際的存在都是美好高尚的。這關(guān)系到人的本性,這是正常自然的,無法改變的,就像狼生來要吃羊一般的自然。但人又具有思想,人會批判這種虛偽而擺脫不掉虛偽,或許人的個體是可以擺脫掉自然稟賦的,可是大體上來講人總是擺脫不掉的。
則神明總是孤獨的,擁有人不有之能力?;蛟S人是不可能見過神的,其實確實是這樣的,認識沒有見過神的。倘若一個人見過神,他同你講,你會信嗎;或許處于善意,你會信,但這就是我說的人想展現(xiàn)給他人的一切實際的不切實際的都要是美好高尚的,所以其實你也不信他見過神。于是沒有人見過神。
神是人的臆想,神或許是不存在的。
回到前面的人——獸,這里的神其實也淪為了與獸一樣的地位,“無主動思想,不能動、任人擺布”。
所以人給“神”下了定義這一行為就注定了神不是神,而是人的神,人滿足自己意淫的神,滿足自己虛偽攀比的神。神不具有人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人一般的這樣的行為,而是“土偶”,是人不切實際的幻想。具有極高品德,人無法企及的極高的愛的神,具有無比大的能力的和無比大權(quán)柄的神是不存在的,或者講人的神是虛偽的。但講神不存在則更令人死心。
(否定神 善)
??綜上:人仿佛只能在自然的地心引力下往下墜落成獸,而無法飛升神明,或許是因為人本身的力氣是無法拗過地心引力的。那個峰頂好像是不存在的,古往今來的神在哪虛無縹緲的山崖之上好像是什么東西設(shè)立的一個虛妄的浮云做成的靶子。
要我來說那懸崖之底的獸是欲望,懸崖之上的神也是欲望。
?
而欲望總是歸于人的,這就是人 、獸、神三位一體的引出。
人是獸,人是人,人是神。
三者可以說是思想道德之晉升就是 全惡 、時惡時善、全善三個過程。
一切由欲望支配,(欲望也可以做思想,這里貶義的意思,主要是體現(xiàn)一種強烈的主觀能動,主觀意愿)成為獸,成為神。而心即理,人是可以定義一切客觀存在的,包括人本身
。
所以講到這里,對于人、獸、神三個的概念賦予僅為作者本人主觀定義,或許與他人不同;而花開不同、各花各美,美美與共。在作者這里用獸代表我定義的人的全惡,人代表一個基本人的時善時惡,神則代表人的的全善。這樣就可以看出人是欲望的載體,也是獸、人、神的載體。把人分為思想和軀體,思想之兩級為獸和神,中和則為人。人是獸和神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但正如開篇之言講:成為獸是要比成為神艱難的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