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轉(zhuǎn)八方vs逆生三重,全性vs三一門,李慕玄會作何選擇?
嗨嘍,大家好,我是向葉子藍!今天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一人之下》636話。本話主要講的還是李慕玄在左若童安排下,在洞山先生處學(xué)習(xí),但是不小心接觸到了全性的人。涉及到的內(nèi)容其實很多,梳理起來包括以下幾方面:
王老頭想要收李慕玄為傳人
上話中李慕玄勾搭上的江湖賣藝人,在李慕玄眼中看著不像正派人物王老頭,果然是全性之人,在這里他想要李慕玄拜他為師,可以看出,一方面,王老頭對于李慕玄是欣賞的眼光,按他的說法,想要和左若童爭這個傳人,就算李慕玄不愿拜師,也愿意傳他本領(lǐng),這樣的感覺,有點像夏柳青和球兒的既視感了;另一方面,也確實說明了李慕玄天資聰穎,天賦異稟,是個難得的奇才。

本話提到了拜入三一門前,是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功法的,從這方面可以看出,三一門其實算是一個比較開明的門派,并不迂腐,也從側(cè)面說明,左若童不像是心胸狹隘之人。
但是,如果和全性扯到一塊了,那問題的性質(zhì)恐怕就不一樣了。
在《一人之下》里,出現(xiàn)的第一個會倒轉(zhuǎn)八方的異人,不是李慕玄,而是徐翔,所以可以大膽的猜測,徐翔和這個王老頭,大概率是同出一脈的。按照時間線來看的話,徐翔年齡應(yīng)該比李慕玄略小,王老頭會是徐翔他們門派的“叛徒”?這個問題后面有空專門討論一下。
三一門對全性的態(tài)度
在《一人之下》中,全性一直是作為邪惡組織登場的,但是它最初被創(chuàng)立的初衷,是講究“全性保真”,只不過后面被帶偏了而已。不過,在異人的世界里,確實“需要”全性的存在,也離不開它,因為它是名門正派的反襯者,是體現(xiàn)光明的黑暗。

回歸正傳,和王老頭在一起的那個年輕人,姓苑,剛好生了個娃,這就有意思了,很容易讓人想起苑陶。當初全性攻打龍虎山時,苑陶曾和陸瑾說過話,苑陶的爹是死在陸瑾手中的,那么和王老頭一起出現(xiàn)的年輕人,很可能就是苑陶的爹,而剛出生的娃,就是苑陶了。
對待全性,名門正派向來都是誠惶誠恐。三一門作為可以和龍虎山相提并論的門派,也不例外。洞山先生從李慕玄口中聽到“全性”二字時,瞬間失色,惶恐不已,即刻派人通知左若童,這還僅僅是聽到“全性”二字。根據(jù)這個情況,可以看出,全性當時在名門正派的眼中,就是不折不扣的恐怖分子,十惡不赦的壞人,由此名門正派對待全性的態(tài)度,可見一斑。

但是左若童又會是怎么想呢?還真不好說,從目前的表現(xiàn)來看,左若童的思想,有比較包容的一面,很有一代宗師的風(fēng)范,他是否能接納和全性有來往的李慕玄呢?
李慕玄的辯證思維
在李慕玄得知王老頭是全性的人時,他并沒有表現(xiàn)出過激的反應(yīng),一方面他是第一次聽到這個“門派”,對它沒有了解,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他本身是一個思維叛逆的小孩,敢于離經(jīng)叛道而又不墨守成規(guī)。

他提到了,學(xué)藝是學(xué)藝,做人是做人,兩者并存并不完全重疊,這是一種先進的辯證思維。他想象中是可以向王老頭學(xué)倒轉(zhuǎn)八方,向洞山先生學(xué)知識,向左若學(xué)逆生三重+為人,這很像孔夫子所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理念。但是,他沒考慮到的是,在名門正派眼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即便無根生這樣的人來引導(dǎo)全性,也改變不了全性在異人眼中的形象。
最后可以肯定的是,李慕玄是加入了全性,做了王老頭的傳人。但是我覺得李慕玄加入全性,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李慕玄想要改變?nèi)藗儗τ谌缘目捶?,和全性扯上關(guān)系的也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只學(xué)藝不學(xué)做人,也可以保持向善的本性不變。

大家覺得李慕玄的思想是正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