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GTA5》這類充斥著性與暴力的游戲時 你在想什么?

昨天看到一個推送,標題叫《一個女人被凌辱的六個小時》。
內(nèi)容講了前南斯拉夫行為藝術(shù)家瑪麗娜一場驚世駭俗的行為藝術(shù)表演。

瑪麗娜在這場表演中扮演一個“人偶”角色,而觀眾可以用桌上所有道具與她互動,瑪麗娜不會反抗,觀眾也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付任何法律責(zé)任。

最初只是惡作劇,觀眾用唇膏在瑪麗娜臉上涂字,為她點煙等等。幾經(jīng)試探之后發(fā)現(xiàn)瑪麗娜仍沒有任何反應(yīng),現(xiàn)場開始失控。

有人用玫瑰花刺傷她的腹部,有人剪開衣服,有人拍下她的裸照,并逼迫她舉起自己的裸照......

直到有觀眾逼瑪麗娜拿起已經(jīng)上膛的手槍,大家意識到可能會出人命,開始有觀眾表示反對,才使得瑪麗娜脫險。

所以,當(dāng)我給了你絕對的權(quán)利,你會如何待我?
這個“我”如果換成“游戲”呢?
當(dāng)你可以突破倫理
沙盒游戲可能是能提供給玩家最大想象空間的平臺,一般游戲地圖較大,交互性強、自由度高,玩家可以在世界內(nèi)自由奔跑。在一款叫《看門狗2》的沙盒游戲內(nèi),玩家扮演一名黑客,執(zhí)行一系列黑客行動。

你還可以控制NPC的車倒開撞死路人,或者干脆親自殺人越貨全城亂撞。當(dāng)然天道有輪回,在游戲里做了太多惡,還是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不過偶爾做些小偷小摸,警察是抓不到你的。
玩家可以侵入普通人的手機和電腦,通過手機把NPC賬戶的錢轉(zhuǎn)到自己賬戶;也可以偷窺居民的起居生活,給他們造成一點小麻煩,比如給正在《彩虹六號》里噴人的肥宅報個警。

以上在另一款沙盒游戲《俠盜獵車手5》(簡稱GTA5)的世界內(nèi),都是小事。
怕什么警察,警察來了一炮轟死嘛!

酗酒、槍火、招妓等所有你能想到的犯罪事件都可以在這個充斥著性與暴力的主題游戲內(nèi)實現(xiàn),在逼近現(xiàn)實的場景里體驗現(xiàn)實無法接觸到的經(jīng)歷。

當(dāng)然也有玩家別具一格,在這個罪惡都市里選擇自己的玩法,正經(jīng)賺錢并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

當(dāng)你可以掌控生死
如果說GTA系列是男生釋放天性的地帶,那么模擬人生(簡稱:The SIMS)系列可能就是女生展開腦洞的地方。

不同于GTA系列的是,The SIMS系列看上去是一款基調(diào)溫和的游戲,你在接觸它之前能想到的最大的壞事可能只是亂扔垃圾或者和周邊人吵吵架。
可是問一群The SIMS玩家:這游戲最好玩的是什么?
最少有一半會和你說:殺人啊。

模擬人生2代最流行的是游泳池殺人法和密閉空間殺人法。

泳池法就是在家里開派對的時候邀請仇人們過來(事先要先迂回,搞好一下關(guān)系,否則仇人會拒絕你),造好泳池勾引他們進去,轉(zhuǎn)身上岸把梯子抽掉,三天后你家里就會多出幾坨墓碑。

密閉空間則非常老派,就是一個密閉房間四面鑿壁爐,把想殺死的目標騙進去,然后把門鎖死。

到了模擬人生3代,在傳承2代傳統(tǒng)死法的基礎(chǔ)上,玩家開啟腦洞,造出泳池迷宮,開啟無法到達盡頭的死亡之旅。


當(dāng)然你為了省事裝上修改器Mod,想讓誰死就讓誰死。并且可以挑選各種千奇百怪的死法。

不過牽涉到死亡,很少能看到游戲里玩家對孩子下手,特別是一些對孩子有特別保護的游戲,比如《上古卷軸5》(之后簡稱老滾5)。

在老滾5里,有種魔法叫:狂暴術(shù)。被施加魔法的任何人都會變成殺人不眨眼的冷血動物,但只有小孩子們是對此免疫的。
知乎有一位叫Caroline的玩家分享了突破規(guī)則的經(jīng)歷:下載了“kilchildren”的Mod,解除了這道屏障。


同時下載了“強制定居”Mod,使得天際省的孩子們匯聚到他的城堡內(nèi),并當(dāng)著所有孩子的面釋放了狂暴術(shù)。

結(jié)局可想而知,就是一場狂暴的屠殺。
當(dāng)你可以選擇善惡
早在1996年,《金庸群俠傳》就一改傳統(tǒng)武俠設(shè)定,明確給出了善惡雙線。你可以在游戲中行善積德做個人人敬仰的大俠,也可以與反派組隊抵抗武林正派。

2014年主機端推出的《聲名狼藉:次子》也加強了主角雙向人設(shè)的選擇,每到一個劇情節(jié)點系統(tǒng)會給你善、惡兩條路線。

而對敵人是制伏還是殺害,也會對應(yīng)增加你的善、惡值。你一路累積的善、惡值會決定主角最后的結(jié)局。

算是意料之中,惡人線的打斗和抉擇都給人爽快淋漓的感覺,結(jié)局也更受玩家歡迎。
為什么作惡能讓我們收獲快感?人性的本質(zhì)究竟是善還是惡?游戲里的我們?nèi)绱酸尫艕阂猓烤故菍κ清e?

承認吧!渴望混亂就是我們的本能之一。
但你能說這是人性的全部么?絕對不是!
畢竟在那次行為藝術(shù)展中,當(dāng)瑪麗娜留下眼淚的時候,是有人去替她擦拭眼淚的。

不僅在游戲里,甚至電影、小說也一直能反映出善與惡的復(fù)雜性。
在小說《三體》中,作者對宇宙黑暗森林法則的一條重要推論就是對善、惡科學(xué)含義的探討:
“文明間的善意和惡意。善和惡這類字眼放到科學(xué)中是不嚴謹?shù)?,所以需要對它們的含義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動攻擊和消滅其他文明,惡意則相反。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nbsp;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善、惡是相對的。

在我最喜歡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有一幕經(jīng)典劇情是:小丑在好人船和押送罪犯船上都裝了炸藥,并把引爆炸彈好人船的按鈕給了罪犯,把引爆罪犯船的按鈕給了好人。

結(jié)果就是,好人們通過公投同意按下按鈕,但最后沒有按下去。而罪犯直接將按鈕丟出船窗外,準備聽天由命。

但是電影到了這還是被蝙蝠俠終結(jié)了,他打倒了小丑。
很多人都想知道最后到底誰會按下那個鈕,是那些自詡善良的市民?還是臭名昭著的罪犯們?

然而這個問題誰都不會知道,所以精明如諾蘭,他選擇了在這個高潮停止,留給影迷對這一幕無限的討論。
善、惡絕對不是單純的對與錯,人性太復(fù)雜了。

當(dāng)這種破壞欲望在游戲中得到一定的釋放,好的一面是有助于在生活中對自我的約束。
但在另一面,還仍有人會深陷其中,無法分清虛擬與現(xiàn)實的區(qū)別。

游戲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任由我們決定主人公的命運。
玩家不用被道德捆綁,不會被世俗約束,用盡自己的想象,來探索游戲的極限。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yīng)該珍惜,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遺忘現(xiàn)實中的原則和底線。
不要無腦跟從“惡既是自由”的思想。
因為自由真正的含義永遠不會是放任自己成為欲望的奴隸,只有自律才能自由。

那么就這一次,原諒我活得太累,在游戲里不想再做個大英雄,
我想做個徹頭徹尾的大混蛋。
微博:BB姬Studio
微信公眾號:BB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