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韻傅真吾、南懷瑾《秋日四律》:《誡世》(包括說明)
(來源:作家方曉莉)
(一)(平水韻,下平七陽)
傅真吾:
榮富猶如瓦上霜,天災門禍總難長。
可尋閑置休耕地,妄念延年不死鄉(xiāng)。
塊壘消除心自爽,玫瑰送出手余香。
神清斂氣堪彌久,人貴知經(jīng)惜處常。
南懷瑾:
漏夜浸寒不畏霜,臨流看月泛溪長。
迎人處處皆通路,卓杖山山是故鄉(xiāng)。
陶令情囚三徑菊,枯禪念系幾莖香。
分明亙古閑田地,何事敲空問斷常。
方曉莉:
宇宙時時換季霜,冬寒夏熱總嫌長。
舟船飛越千山渡,風華悠藏百姓鄉(xiāng)。
浩渺星河蔥指顯,陰陽日月玉肌香。
心頭不用紛繁念,此地田田謂有常。
(二)(平水韻,下平六麻)
傅真吾:
放眼閑觀塑料花,興邦好似過家家。
梟雄各展垂天翼,貪水難行犯斗槎。
俗氣浮華雙目亂,沉疴宿疾一窠麻。
消愁痛飲陳年酒,懷舊高歌大碗茶。
南懷瑾:
云作錦屏雨作花,天饒豪富到僧家。
住山自有安心藥,問道人無泛海槎。
月下聽經(jīng)來虎豹,庵前伴坐侍桑麻。
渴時或飲人間水,但汲清江不煮茶。
方曉莉:
道業(yè)潛修坐問花,誰知岸上客回家。
如來自愈江山苦,業(yè)障何牽地獄槎。
縱是浮云遮爾目,應將妄念告僧麻。
清心不許貢高慢,句句真言一宿茶。
(其三:平水韻,下平十一尤)
傅真吾:
峨眉峻秀早臨秋,遠眺寒煙蜃母樓。
垂露連珠串玉鏈,飛霜復嶺列冰甌。
斷云天際揮霞袂,穿霧樹梢搖彩旒。
遍覽中華諸勝境,佛光起處在嘉州。
南懷瑾:
崖巉風細草驚秋,洞雅何須百尺樓。
月冷高梧垂玉露,花浮流水泛金甌。
數(shù)聲鐘磬啼猿鶴,一席溪山笑冕旒。
聞道閻浮開木樨,幾回游戲到神州。
方曉莉:
清明歷史寫春秋,遠眺寒山寂寂樓。
苦悶無關栽禍語,輕愁牽自設愚甌。
誰將昊曜蒙民智,更有山霾掩夢旒。
古道隨心憐草意,思鄉(xiāng)一曲告神州。
(四)(平水韻,上平一東)
傅真吾:
放眼丹楓似火紅,回頭事務辨廉空。
察今知古當如是,希圣薄凡難茍同。
問道讀經(jīng)詮蝶夢,修行自度尚顏風。
超塵不在人間外,傲俗仍于世故中。
南懷瑾:
醉染霜林幾樹紅,善來雙鳥解巢空。
分明凡圣無優(yōu)劣,妄指東西有異同。
扶杖人歸天上月,呼群雁叫嶺頭風。
洞門偶一讀黃老,誰在拈花微笑中。
方曉莉:
(一)
孔路儒生萬代紅,莊周曉夢本為空。
尋常道作佛緣昧,叵耐聆為眾孽同。
如果蒼天情作月,總將百姓恨為風。
青松傲立寒崖縫,自古清源正本中。
(二)
問道何曾務盡紅,三分靜業(yè)不辜空。
羅衫幾度春秋怨,過客分明冷熱同。
寄語一番梁上燕,托言兩次意時風。
求知本作心中愿,向祭蒼天浩渺中。
(秋日四律,我的《誡世》。)
后記:
其實第一首我的步韻,提及“心頭不用紛繁念”只能說暫止,需知每個人的念頭,有的即便紛繁,但其實在于事情,只有事情做了,業(yè)力銷盡,才可能真正達到清凈的狀態(tài)。
特別說明。
(最多算是一種權宜之計,所以在佛學上,以儒道之法入世而解決問題,才是凈念的一大本事,枯坐而不理,有事而以為妄心,這只能算自欺欺人。
因此儒釋道之法,在于一致,而不在于說法各異,可相互參考與借鑒,達到統(tǒng)一的目的。
其他法亦是如此,無論東西方,以經(jīng)世致用為主,而通達一切。)
(當然本身佛法之普度眾生,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也是一致的。)

(備注:圖片來源于"@文史隨筆",余大中老師處,感謝分享。)
又記:
每一次悟道之后,都絕非最終境界,仍可持續(xù)感悟。
同時也歡迎各位詩詞大家,進入悟道者行列,而達至彼岸之歸途,尋求心靈的凈化,遠離塵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