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科普書演義之“吃字姐姐”和“安字哥哥”
少兒科普書演義之“吃字姐姐”和“安字哥哥”
兒童科普讀物讓人憂慮,比如筆者新近收聽的某部有聲書,書名且略過不提,因為我批判的是現(xiàn)象,不是某個公司化的人。
打著科普、學習的名義,
嗯…她(他)們這類科普讀物呢,有著自己夸張的命名方式,一般是這樣的:
《好快!X天就XX》;
《 X死你的XX》;
《大開(漲)XX的XX世界》;
《奇趣(妙)XXX》;
《X學:必讀的XX系列叢書!》;
《不要說你懂XXX》。
筆者針對的態(tài)度是“以獵奇為主,忽略常識對比的科普。”
這樣雖然吸引了少兒的注意力,但是學習之路走偏了,
其實求知的路是筆直而寬闊的。
以獵奇為主旨的科普,讓航行在知識海洋的小船走窄了,
峽灣不是全部大海,前面有太平洋。
拿有聲書來說,
吐字要真,名詞起碼要知道意思,才能念得正確。
對人物名字、對歷史遺跡的名稱不知不曉,
拿起來就念,
導致讀音斷音錯誤,容易出現(xiàn)歧義。
吐字不真,播音中有吃字現(xiàn)象,
讓小朋友們不知道她到底在說什么事物。
對自然現(xiàn)象的描述不切實際,顯得夸張,這就背離了真實;
把外國刊物對航海故事捕風捉影的報道當做事實,講給孩子們聽,這是很不對的。
總之,某姐姐的《XXXX的XXXX》是一種讓人不安的有聲書,
為什么呢?小朋友們對未知世界的認知負擔增加了一分,筆者的憂慮增加了一層。
不過,同樣是她們,以她們的能力,多練習一下,去粗取精,提高業(yè)務水平,還是可以拿出好作品的。成功是急不得的。
備忘錄:
3.
極光。
9.
550bc,阿爾忒彌斯。262bc,哥特。
15.
珍(?)島。球形閃電。(?)
16.
死海。次聲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