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芳,最飄逸唯美的小龍女
在前后十個版本的影視劇《神雕俠侶》中,新加坡女演員范文芳塑造的小龍女,一直被媒體和觀眾稱為“飄逸版”。初次觀看新視版《神雕俠侶》距今已有數(shù)年,今日我站在浪漫主義的崖邊,回望這朵纖塵不染的隱逸之花。筆者認為所謂“飄逸”,即集道教自然主義,道家隱逸思想和西方浪漫主義精神于一身。在此暫略對新視《神雕》整體風格的評述,僅就其中“飄逸版”小龍女做初步探討。
主題詞:飄逸,唯美,自然主義,隱逸思想,浪漫主義

二、小龍女之魂:道家美學觀和隱逸思想在小龍女塑造中的體現(xiàn)

在讀者和觀眾的心目中小龍女是神,是神化的人,也是人化的神。是超脫人世的一種存在形式。小龍女出生和成長的古墓所在地,終南山位于今陜西省。唐代王維有詩《終南山》寫道:“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入處宿,隔水問樵夫?!?小龍女雖終年足不出戶置身古墓,但其外圍環(huán)境同樣遠離塵囂、高聳直入云霧,景觀變化無常的山巒,小龍女隱逸的根源自然可見。小龍女的美,在于暗香。小龍女心中潛在的哲學精神,即像蘇格拉底所說,任何一個有哲學精神的人都不怕死,而是相反地會歡迎死。他對死并不感到憂傷,因為他相信他將到智慧和善良的神那邊去,并且希望還有別的事物在等待著他。甚至用薪與火、刀與刃來比喻形體和靈魂,都只能是一種膚淺的描述?!坝诳占盘幰娏餍?,于流行處見空寂。”唯道集虛,體用不二,正是古代哲學情調。小龍女飄逸,在于她體現(xiàn)了道家的美學觀。道家提倡自然無形,認為自然中美的極至是天地之美,而大地并不四處宣告美,而對美保持沉默,小龍女之美極其契合道家的美學觀。小龍女達到的境界,是“無我”的境界,即“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毙↓埮畬訇幮?,即明暗中之暗,日月中之月,盛衰中之衰,生死中之死。范文芳在塑造小龍女的過程中,遵循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表演原則,賦予小龍女個性化的動作。
三、小龍女之貌:飄逸感造型對古代女性審美取向的印證

誠然,因受化妝和造型制約,飄逸版小龍女的造型具有一定缺陷,這應歸咎于造型師審美眼光的偏差。盡管如此,瑕不掩瑜,小龍女的美感仍然撲面而來。就外形而言,評判范文芳版小龍女和原著中小龍女是否相似,應先追溯古人的審美趣味。顯而易見,從色、態(tài)、衣、神上,范文芳飄逸版小龍女,非常貼近金庸原著中生于宋代中原古墓中的世外女俠,即小龍女。
眾所周知,古人素以白皙為美。色即是艷。莊子曾形容神人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而宋玉則形容神女“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五彩并馳,不可殫形,詳而視之,奪人目睛?!?可見中國古代男性審美以肌膚潔白光滑女人為最美。在原著中,在生長于宋代的十五歲楊過眼里,小龍女“那少女披著一襲輕紗般的白衣,猶似身在煙中霧里,看來約莫十六七歲年紀,除了一頭黑發(fā)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絕俗,”。由此可見,這個虛構的人物小龍女必是冰雪肌膚。而在電視劇中,范文芳扮演的小龍女朦朧夢幻,堪稱“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讓觀眾領略到藏于一襲素衣中的清靈之美。唐代之外古人多以纖細為美。所謂“楚國纖細掌中輕”,縱觀中國歷史,從漢代開始,一直崇尚女性長白豐麗,雖然在盛唐時一度以豐腴為美,但由于儒家思想和封建文化影響,輕柔、纖弱仍然是對女性的普遍審美趨向。以此類推,那個能令已擯棄七情六欲的尹志平叛離禮教而又意亂情迷,又能令艷遇連連的楊過數(shù)十年癡情不改的小龍女,也應是腰若流紈素,指如削蔥根的女人。而范文芳版小龍女之所以得“飄逸”之名,正得益于她“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時似弱柳扶風”的外形和儀態(tài)。唐宋時期以輕柔服飾為美。古人幾乎把服飾放在比形體更重要的審美地位。李煜在《長相思》曾道“淡淡衫兒薄薄羅”,抒發(fā)對薄羅下隱現(xiàn)的女性胴體的贊美。可見對女性的裝飾以清淡為美。原著中小龍女最突出的衣著特征是“素衣”,白色象征著小龍女的無暇和淡泊。而飄逸版小龍女和其他版本不同之處在于,造型師郭淑敏以輕紗取代了其他版本中的白布,制造了一種半透明的輕靈感,在全劇中,小龍女迷朦似林中煙霧,水中蓮花,正是“清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歷代以純潔神采為美。出于古代男性對女性貞操的珍視,“懷貞亮之潔清兮,卒與我兮相難”的女性,歷來被視為美女。正如秀雅合體的儀態(tài)美高于外貌之美,在電視劇中,自身外型具有清純少女氣質的范文芳,用眼神和形體語言雕刻了一個持重而不木訥,清幽而不陰森,嬌羞而不輕浮的小龍女,進而產(chǎn)生了一種飄忽而令人百看不厭的美感。
四、小龍女之情:意與景的完美融合

正所謂“無情不能成意境”,意和境和諧融洽,自成獨立的世界。而藝術欣賞本是情與理相統(tǒng)一的體驗活動,具有強烈的情感性,電視劇中的外景,是根據(jù)小龍女形象塑造的需要,經(jīng)過藝術加工再現(xiàn)的場景。
觀眾所看到的新視《神雕俠侶》,伴隨小龍女出現(xiàn)的景物或斂約嫻靜,或蕭散出塵,正是她淡泊簡遠的個性素描,畫面線條是輕柔、朦朧而光潤的,一個和現(xiàn)實生活相去甚遠的幻想世界,那登高臨四野,北望青山阿的胸襟,那古道西風瘦馬的情懷,還有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衿的情境,體現(xiàn)小龍女柔美、焦灼、慘淡的心境,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使觀眾的身心沉浸到藝術境界中,隨著她的命運而激動、共鳴、同生共死。“色彩不僅在表達情緒,并且在表達外界環(huán)境的情緒方面,都和外在有聯(lián)系。藍色是純凈和永恒的,意味著周圍的平靜。而黃色是女性原則,文雅、安詳、肉感”(康丁斯基)。在《神雕俠侶》中,小龍女出現(xiàn)的畫面中,大多數(shù)畫面構圖做橫向線式構成,即表現(xiàn)平和、淡定的主觀感情色彩。只有兩處,出現(xiàn)過斜線構圖。第一次是第6集,小龍女在古墓中回憶和楊過從前的生活,內心矛盾。第二次是第20集,小龍女聽到楊過說要和郭芙成婚后痛苦焦慮一幕。兩次出現(xiàn)斜線構圖,都表現(xiàn)了她痛苦不安的心情。
新視《神雕俠侶》小龍女單獨出場外景
出現(xiàn)劇集 外景 小龍女內心獨白 :
第6集 古墓、寒玉床,寒氣天頂上有陽光射下(斜線構圖,綠色調) 過兒隨我在古墓中那么多年,難道我還不了解她?當年師姐闖入古墓,過兒甘愿與我生死與共……我一定要找到他。
第7集 平原,山巒,枯樹,煙塵,夕陽,瘦馬,荒棄酒肆,風聲呼嘯(黃色調) 你們在華山上,可曾看到這樣高的少年?
第7集 華山絕頂,積雪,陽光(藍色調) 過兒果然來過這里……
第9集 茫茫草原,夕陽西下,馬匹(黃色調) 我們永遠永遠在一起,絕不分開,再也不要見到那些憎厭的人了
第10集 蕭瑟平原,枯樹,風煙,歸來的馬匹(藍色調) 過兒已經(jīng)不在我身邊,我回去古墓還有什么意思?天地之大,你叫我何去何從……馬兒,如果你知道我心中苦楚,你就會到過兒身邊吧。
第15集 絕情谷外山崖,白煙(黃色調) 我看往后你還是別叫我姑姑了,你愛叫什么,就叫什么,我一切由你
第20集 草叢,綠樹(斜線構圖,黃色調) 過兒既與郭姑娘訂親……過兒他從來都不跟我說,一定是怕我傷心難過……
第22集 山崖,峽谷,白云(黃色調) 過兒,你現(xiàn)在在哪兒?姑姑好想你……
第30集 夕陽、水、山崖、蘆葦(黃色調) 我會永遠記住你對我的恩情……謝謝過兒為我采了一多好花。
第30集 斷腸崖,狂風,落葉,石壁(灰黃色調) 小龍女書囑夫君,珍重萬千,毋求相聚。
五、小龍女之舞:以虛馭實的武打設計富于輕靈感

柏拉圖說spirit是神賜的。小龍女是世外高人,她的武打是有“神”,有“靈”的,無論是在原著、在筆者想象中,或者是在電視劇里,小龍女的武打都是另一種形式的舞蹈,無論是和對手較量中優(yōu)雅致勝,甚或凄美落敗,她的武打都擁有以虛馭實,以柔克剛的優(yōu)雅。
蘇珊郎格認為“姿勢是生命的運動?!?舞蹈是動態(tài)造型,具有節(jié)奏和韻律,在這部“無替身”電視劇中,范文芳用舞蹈般的表演詮釋了這飄逸版的武打。小龍女輕柔的衣紋勾出軀體曲線,而出掌拔劍,柔和中藏著凌厲,形成起伏的波浪型曲線。騰飛時飄然的衣襟,讓人想起唐代的飛天舞伎,曳長帶翩翩起舞,在風中飄逸漫卷的衣帶,是小龍女飛往自由純凈和極樂的幻象,是她用寒冷的兵器傾訴的無聲的歌唱。而小龍女婀娜的身形和輕靈身手,仿佛再現(xiàn)了《舞賦》中描寫漢朝舞者超邁、曠遠的絕倫之態(tài):“羅衣從風,長袖交橫,駱驛飛散,颯葛合并。翩縹燕居,拉沓鵠驚。綽約閑靡,機迅體驗,姿絕倫之妙態(tài),懷殼素之清潔,修儀操以顯志兮,獨馳思乎沓冥。在山峨峨,在水湯湯。與志遷化,容不虛生。氣若浮云,志若秋霜?!?/p>
小龍女的生命,她的精神世界,驅使她寄住的肉體去表現(xiàn)怎樣一種極富美感的暴力呢?她是“靜”的,靜如止水,而那靜中亦有微瀾,輕薄的純白衣衫,斜貫胸前的披巾,下垂的纖細發(fā)帶,晶瑩的頸項隨呼吸微微起伏,這靜本身已帶有輕柔的女性體態(tài)美。而她的“動”也并非只是簡單的“形變”,而是更高層次的“神變”,這種由靜而動,絕非天甭地裂,而是凌波微步。小龍女的武打是種自衛(wèi)而沒有攻擊性,如果說在電視劇第一部中,她的武打中還含有冷漠和孤傲,是對外界侵擾的抗拒,而到第二部,已經(jīng)嬗變?yōu)橐环N舞蹈和歌唱,只有對貞潔的誓死捍衛(wèi)和對純潔愛情的深情贊頌。而跟隨小龍女由無情到深情,武打中每一招的殺氣銳減,轉變?yōu)橐环N唯美而蒼白無力的舞蹈,仿佛僅是愛情的哀歌。曾有觀眾質疑,在后半部《神雕俠侶》中,演員范文芳經(jīng)常淚流滿面,有失小龍女應有的冷漠,而筆者恰恰認為這是飄逸版小龍女動人之處,那淚光里的刀光劍影,折射了楊過小龍女的苦難——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飄逸版小龍女,打出了小龍女與生俱來的飛仙氣質,打出了閉月羞花的飄逸,也打出了凄婉愛情和時代悲愴。
《神雕俠侶》中小龍女重要武打片斷:
出現(xiàn)劇集 武打情景 兵器
第3集 終南山大戰(zhàn)全真七子 手套
第9集 比武大會大戰(zhàn)金輪法王 手套
第10集 望鄉(xiāng)亭和楊過雙劍合壁大戰(zhàn)金輪法王 淑女劍
第15集 絕情谷和楊過大戰(zhàn)公孫止 刀
第19集 襄陽城和楊過大戰(zhàn)金輪法王 無
第21集 追殺尹志平、趙志敬 劍
第22集 山洞戰(zhàn)金輪法王 劍
第23集 重陽宮大戰(zhàn)全真七子、金輪法王 劍
第29集 斷腸崖大戰(zhàn)公孫止 劍
第39集 和楊過雙劍合壁大戰(zhàn)金輪法王 劍
六、小龍女之淚:表演帶給觀眾的流動深化性體驗

觀眾的審美體驗,短僅需一瞬則可體味人生執(zhí)著追求和自然的終古之美,長則終身喚起靈肉俱釋的陶醉和一念常惺的徹悟。在40集《神雕俠侶》中,小龍女哭戲眾多,而后半部出現(xiàn)頻率明顯多于前半部。演員范文芳在特寫鏡頭中,基本借助臉部表情,創(chuàng)造了整體效果完全不同的各種類型的哭,如含淚、流淚、啜泣、哭訴、淚流滿面等,更有前后交替變化的哭戲,無一雷同。在范文芳表情變化的曲線中,始終可以見到兩種思想和兩種感情的沖突,也就是克制和宣泄,理智和感情,堅強和柔弱、深愛和仇恨的矛盾交織。造成這種尖銳矛盾的,正是小龍女與生俱來的天性和后天情感經(jīng)歷。在此要特別指出的是范文芳演繹小龍女流淚的幾種類型,體現(xiàn)了她在表演中著意加強的深度和節(jié)奏變化。
(一)冷酷之淚。
《神雕俠侶》第6集,小龍女誤以為在情花叢中和楊過有男女之歡,惱羞之余在山坡上沉思。
人物 臺詞 表情
小龍女 過兒,我的誓言已破。已經(jīng)不能再回古墓了。以后你到哪兒,我就跟你到哪兒。 深情
楊過 這一生一世,我都會照顧姑姑的。
小龍女 那你為什么還叫我姑姑呢?難道在你心目中,你不當我是你妻子嗎? 生氣
楊過 妻子?你在說什么呀,姑姑?
小龍女 從昨晚開始,我已經(jīng)是你妻子。 嬌羞
楊過 你不能做我妻子,我永遠是我姑姑,你永遠是我?guī)煾浮?br>小龍女氣憤而出掌打楊過。 含淚轉身離去
在原著中,小龍女是一個隱修,即使和楊過一同身處中原鬧市,古墓派的教規(guī)是她終其一身的信仰,清心寡欲的天性,使她始終采用自我孤獨的方式去肯定和開拓人生,但是這種孤獨并非疏離和無為,因為即使在無人古墓,小龍女仍堅持修習武功,追求功力上的造詣,這是一種自我約束的獨修,類似于亞里山大利亞的克萊門神修中的“內心獨省”,即一種跋登,它的每個階段,靈魂通過靈邸階段中的各居室,經(jīng)過“畏、信、望、愛”最終接近“完人”之境,因此在因楊過而情竇初開之前,小龍女應該喜怒不形于色,冷酷之淚在電視劇的前半部出現(xiàn),后半部小龍女的流淚則轉為深情滿腹。
(二)轉瞬即逝之淚。
全劇中最常見的流淚,是小龍女三兩秒轉瞬即逝的含淚。小龍女的瞬間之淚,具有典型的唯美特質。如第10集,講述夜深人靜時,黃蓉和大小武兄弟在窗外議論小龍女和楊過的不倫之戀,正被小龍女聽到一場戲,特寫清晰表現(xiàn)了小龍女眼淚奪眶而出的情景。
人物 臺詞
大武 他們兩個是師徒身份,卻同睡一房,簡直是畜生、狗男女嘛。
小武 就算我們不說,別人也會這樣說。
黃蓉 那個時候人人都瞧不起他,他怎么還能在這世間立足呢?
小龍女 小龍女眼中淚光一閃,滑下一行眼淚,閉上眼。
在這個沒有超過十秒鐘的表演中,演員表情異常冷靜,只憑借眼睛轉動,表現(xiàn)了小龍女內心世界的復雜矛盾。在范文芳對小龍女之淚的詮釋中,除了斷腸崖的縱身一跳,小龍女從不輕易痛哭流涕,也不會為命運不濟顧影自憐,因為小龍女不是郭芙,感情體現(xiàn)在言語行動中,她是矜持、收斂、內傾的,她的全部表情只表現(xiàn)在轉動的眼睛里,流露于變化的神色中,是種微變而不是巨變,但微妙的變化卻讓觀眾看到氣象萬千。演員以含淚代替流淚,這是一個以修行為使命的女人,所能顯露的最大限度的感情,尺度把握得恰到好處,不偏不倚。
(三)悲憤交加之淚。
小龍女長篇累牘的流淚渲染,在全劇中只出現(xiàn)過三次,作為一個命運坎坷,經(jīng)歷傳奇的人物,小龍女的悲憤交加之淚也很常見。如第20集結束至第21集,小龍女得知被尹志平玷污的真相一節(jié)。講述尹志平和趙志敬在郭靖夫婦客棧中爭論,泄露尹在終南山玷污小龍女的秘密,被經(jīng)過客房的小龍女聽到,萬念俱灰,遂追殺趙、尹兩人。十分鐘劇情中小龍女有兩次流淚,前4分鐘沒有對白,只有一連串特寫,后6分鐘加入更多肢體語言,其中可見小龍女從驚訝到悲傷又轉為憤怒的情感變化。
人物 臺詞 表情
趙志敬 那晚在終南山,銷魂的滋味。
小龍女 終南山?難道那晚過兒和我,被他看見? 緊張,疑惑
尹志平 你以為我不知道嗎,你是在妒忌我。
小龍女 皺眉
尹志平 妒忌我那一刻做神仙的時光。
小龍女 轉過臉,眼神逐漸變化,疑惑,緊張
尹志平 自從那一天我跟你說了之后,你便不停羞辱我,折磨我??墒俏乙稽c也不后悔。
小龍女 不,不會的,他說謊。 恍然大悟,悲傷,眼中含淚
尹志平 好啊,你都說出去啊,哪怕天下人都說出去,我也不怕。
小龍女 鎮(zhèn)定,悲傷,絕望
趙志敬 這完全是我?guī)湍阈逕挼囊环酪獍 ?br>尹志平 你想把這件事揭穿,好讓他們倆遺恨終身。
小龍女 過兒…… 含淚
門外動靜,趙志敬打開門,看到小龍女站在門外。
小龍女 抬起頭看尹志平,目光犀利,仇恨
尹志平 低頭
小龍女 你們剛才說的,句句都是真的? 憤怒轉為憂傷,含淚
尹志平 是,句句都是真的。
小龍女 我就是殺一千個,一萬個也不是個清白姑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愛過兒。 絕望,含淚
趙志敬 快走啊。
小龍女 過兒…… 呆滯,絕望,自語
趙尹兩人逃離,小龍女深夜追殺至屋頂,持劍對準尹志平喉頭。
尹志平 龍姑娘,你還是追來了。
小龍女 冷眼怒視
尹志平 那就動手殺了我吧。
小龍女 不會是你,絕對不會是你。 動手一轉劍鋒,眼神憤怒
小龍女 我殺了你又有何用。 恍惚,悲戚
小龍女 過兒,過兒他….. 低頭,含淚,啜泣
小龍女 松手,長劍落地
趙尹兩人逃離。
小龍女 過兒…… 絕望,悲痛,落淚
小龍女是被感化的隱修,她不慎愛上楊過并愿意為他背叛教規(guī),所以當她得知,使她打破修行中的scetic禁令的,并非楊過而是尹志平,這時她作為修士要追求的道德完善和美的圓全,在頃刻間徹底覆滅,她理想中的和諧和獨立被侵犯了,因為尹志平不僅破壞了她和楊過完美的感情,同時也玷污了她的終極信仰。這種覆滅感因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的突然泄露,在一個武藝高超的女修士心中激起的波瀾,類似于最后審判中提及的那幾行字:Dies iras ,dies illa . Solvet saeclum in favilla .她把所有過錯歸咎于尹志平,而尹志平的以死謝罪仍無法彌縫已經(jīng)存在的不完美。小龍女把劍指向尹志平,把內疚和愛留給楊過,又把自己置于無助和不可挽回的境地,最終進退兩難。于是疑惑——皺眉——疑惑——緊張——恍然大悟——悲傷——含淚——鎮(zhèn)定——悲傷——絕望——含淚——仇恨——憂傷——含淚——呆滯——憤怒——恍惚——悲戚——含淚——啜泣——絕望——悲痛——落淚。在這里范文芳剛柔并濟,外弛內緊,以眼神為語言,直視尹志平的決絕,念及楊過時的茫然惆悵,愛和恨的情感交替著,將小龍女的滿腔深情和幻滅感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七、小龍女之音:以中西合璧的浪漫主義音樂作為主題

新視《神雕俠侶》電視原聲帶,收集了電視劇中出現(xiàn)的四首歌曲和若干主題配樂。除主題歌《預言》有片頭版和抒情版外,其他音樂都在電視劇中反復出現(xiàn)。整張專輯從旋律譜寫和配器,都體現(xiàn)了中西合璧的特點,二胡、笛子、古琴和電子合成器的大膽組合,體現(xiàn)了作曲者對浪漫主義的情有獨鐘,而極富奇幻色彩的歌曲,正契合了此版小龍女天馬行空的飄逸特征。
在此以小龍女主題,即電視劇片尾插曲《示情》為例,簡略分析歌曲特點。和港臺版《神雕俠侶》的旋律不同,這是一首典型的流行歌曲,只在配器上加入民族樂器,加強了歌曲的古典感,這首歌曲仿佛小龍女站在空闊懸崖上,嘹望群山峻嶺,直白了對情人的思念,滿腔深情溢于言表。
歌曲《示情》作詞歷曼婷,作曲柯貴民,編曲吳慶隆,因由小龍女扮演者范文芳演唱,故給觀眾帶來更強的真實感,中速,二段式,由古琴和笛子奏出前奏,聽者仿佛回到浮云千里古代畫卷,緊接著是電子合成器奏出一段更加寬廣如歌Largo的旋律,仿佛出現(xiàn)天高地闊的情景。
前奏結束,主旋律展開:
pensieroso
伴奏配器 變化 歌詞
古琴,笛子 稍弱 前奏
電子合成器 漸強 前奏
合成器、古琴打擊樂 稍強 心有所系,魂也有所牽,寂寞染不上我心田?;貞浰f語千言,未來原是碧海藍天
合成器、古琴打擊樂 伴奏漸強,弦樂奏二部和弦 苦澀酸甜都化作纏綿,悠悠盤旋著預言,你的呼吸,你的眉眼,裹住我的冰心一片
合成器、古琴打擊樂 強 我的祝福,你會了解,你是我最想還的愿,月有盈缺,而愛自長圓,總有一天再相見。
我的預言,你該了解,靈犀相通心相連,千山萬水,千絲萬線,一張相思網(wǎng)織得好密嚴。
笛子 稍強 間奏
弦樂,合成器 漸強,模進 間奏
合成器、古琴打擊樂 反復
笛子,古琴 漸弱 后奏
關于新加坡演員范文芳塑造的“飄逸版”小龍女,評論至此。筆者最后想特別強調的是,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神雕俠侶》中創(chuàng)造的小龍女,因其純潔無暇和美麗,成為華人讀者心目中完美女性。自1988年經(jīng)典版問世,這部誕生在上世紀中葉的武俠小說引發(fā)的翻拍熱潮此起彼伏,于是便有了今日我們看到的十個版本的《神雕俠侶》。作為感性個體的審美主體,在藝術再創(chuàng)造活動中,必然會因審美體驗的差異性及審美心境的不同,而對同一審美客體產(chǎn)生不同體悟,觀眾因觀念、閱歷、性格、文化不同而對小龍女審美心理存在差異,對此現(xiàn)象大可抱寬容心態(tài)對待。毋庸質疑,對數(shù)版小龍女的品評仍將爭論不休,但《神雕俠侶》必將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載入華語電視劇的史冊。
小龍女雖然只是虛構的人物,但忠貞的愛情仍值得所有世人向往和歌頌。也因貌美若雨中梨花的小龍女,宋代元好問的一句詞得已家喻戶曉,那便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轉帖】超級大神點評范文芳版小龍女【98神雕吧】_百度貼吧 (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