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二年級篇1 所謂的實力
在我們對二十一世紀懷抱親近感過了許久的某年。
日本在世界面臨各種問題的情況下,也同樣迎接了轉(zhuǎn)折期。
少子高齡化、環(huán)境問題、國力低落──逐漸衰退的日本社會。
為了從根本整頓這些問題,政府大力致力于人才培育。
然后,有一間作為政策之一而誕生的高中。
從全國召集各種學生,為了培育通用于國際的年輕人所設的學校。
「高度育成高中」。
這間學校最大的特征,就是不過問學生到國中為止的成績。
以學校獨特的選定標準而被選上的學生,不論男女都擁有各式各樣的特征。
雖然很會讀書,卻不擅長溝通的人;雖然很會運動,卻不擅長念書的人。
或者,就連毫無可取之處的學生,都會被混在一起接受教育。
在一般的高中,這大概是無法想像的制度。
讓這種擁有各式各樣性格的學生們團體生活,以班級為單位競爭。
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在競爭社會里戰(zhàn)斗,以及為了在團體中存活而打好必要的基礎。
然后,被打上不合格者烙印的學生,就會毫不留情地走向被退學的命運。
光會念書、光會運動,也無法在這所學校生存。
一個學年分為四個班級,從A班到D班。
入學時每班都會分配大約四十名學生,共計一百六十名。
在此更進一步詳細介紹這所學校跟其他高中大有不同的地方。
首先,雖然是很基本的部分,但學生直到畢業(yè)的三年期間都無法與外界聯(lián)絡,同時也被禁止離開學校用地,強制要在宿舍生活。話雖如此,學校以廣大用地面積為傲,替學生準備的設施也很充實,生活上不會有所困擾。在稱作櫸樹購物中心,學生以及學校相關(guān)人士專用的大型商業(yè)設施里,幾乎備齊了從咖啡廳到家電量販店、理發(fā)廳、卡拉OK這些必要的店家。假如有沒販售的商品,也可以透過網(wǎng)路購買。
并且,每天生活購物時所需的錢是以稱為「個人點數(shù)」的形式支付,可以取代現(xiàn)金使用,淺顯易懂地為一點一圓。
但是,個人點數(shù)不會無限涌出。
每個月會按照「班級點數(shù)」的數(shù)值乘以一百,再把結(jié)果當作個人點數(shù)支付給學生。
換句話說,要存下生活所需的個人點數(shù),確保班級點數(shù)就會很重要。
要增加班級點數(shù)有好幾種方法,但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通過學校給的一種叫做「特別考試」的課題。
基本上是四個班級互相競爭,前幾名會得到班級點數(shù),后面幾名會漸漸失去班級點數(shù)。如果擁有一千點的話,算成現(xiàn)金,每個月該班學生就會得到十萬圓的零用錢。反之,一直輸?shù)脑?,班級點數(shù)就會毫不留情地變成零,每個月支付的個人點數(shù)也會化為零。
班級點數(shù)與個人點數(shù)一體兩面的關(guān)系,也是一種讓學生借由存下班級點數(shù),使想法不同的學生們團結(jié)在一起的機制吧。擁有充裕的班級點數(shù),也具有保障充實的校園生活的意義。
不過,高度育成高中的魅力不只有這樣。
學校最大的「賣點」,就在于以隸屬A班的狀態(tài)迎接畢業(yè)。最后勝出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實現(xiàn)前往希望的就學、就業(yè)處。說極端點,不論是以綠取難易度最高為傲的大學,還是一流的大型企業(yè),都會保證無條件錄取。話雖如此,但也不能看得太樂觀。因為合格后若沒有伴隨自身實力,最終顯然會遭到淘汰。
即使如此,這應該也無庸置疑是極具魅力的恩惠。
這樣應該有傳達出高度育成高中的概略了。
我──綾小路清隆,就是在這間備受注目的學校上學的學生。
接著,就要迎接高二了。
在四月一日的時間點,我在籍的「D班」,班級點數(shù)是兩百七十五點。是每個月有將近三萬圓的個人點數(shù)匯進來的狀態(tài)。順帶一提,目前的第一名──坂柳率領(lǐng)的A班班級點數(shù),是非常壓倒性高的一千一百一十九點。其次是一之瀨率領(lǐng)的B班的五百四十二點。緊追在后的是龍園率領(lǐng)的C班的五百四十點。
雖然與別班相比是很大的差距,但這也可說是有拉近了吧。
接下來一年能縮短多少差距,將會是勝負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