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甲骨文(一)| 走、家

之所以選擇從這兩個字開始,因為這是女兒最早有意識發(fā)音的兩個字。要出門玩了她會拉著奶奶的手說“走”,玩累了回來指著門說“家”。


【倏言忽語】
甲骨文的“走”屬于象形字,像是人擺臂奔跑狀,其本意為奔跑。東漢劉熙在《釋名·釋姿容》一書中寫道:“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也可以看出古文中“走”是跑的意思。引申為逃離之意。
這個字還是“夭”字的原型,所以夭的本意也是跑??磥怼疤又藏病辈⒎恰疤抑藏病钡闹噦?,逃之原形即如此。西周的金文在甲骨文的下面加上表示腳的“止”字,強(qiáng)調(diào)奔跑的動作與腳有關(guān)。到了隸書,上面的“夭”訛變?yōu)椤巴痢?,最后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走”字?/p>
【舉例】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詩經(jīng)·大雅·綿》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薄陷V《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杜甫《石壕吏》
【常見字形】

資料來源:《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


【倏言忽語】
“家”字由“宀”和“豕”組成,“宀”象征屋宇,“豕”是豬的意思。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認(rèn)為“豕”是“豭”(讀作ji?。┑氖÷裕柏j”是公豬的意思。在某些甲骨文字形中,我們可以看到公豬明顯的雄性特征。
為什么是豬?簡單的說法是借豬舍引申為人的居所。但有學(xué)者認(rèn)為,“家”字源于先民用豬對祖先的祭祀,借用作宗廟,而表示公豬的“豭”字寓意為子孫后代興旺,兼作聲符。略寫后的“豕”字則不再強(qiáng)調(diào)性別。而“豕”字經(jīng)過了金文、篆文、隸書的變形后,你還能看出最后的那一捺代表豬尾巴嗎?
【舉例】
“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对娊?jīng)·小雅·采薇》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薄抖Y記·大學(xué)》
【常見字形】

資料來源:《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
注:本人非專家學(xué)者,僅以此為樂。且甲骨文字解說爭議頗多,各執(zhí)己見。所述者在我,所思者在諸君。若能引得兩三人投身甲骨學(xué)說,我之幸矣。